
中经联播讯(顾国红 王研 杨惠)面对净息差持续收窄的压力,中小银行纷纷加入存款降息行列,三年期定存利率普遍跌破2%,居民理财格局悄然生变。
近日,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降幅在10到20个基点之间。 这是自今年5月六大国有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后,中小银行采取的跟进措施。
目前,南京银行三年期存款利率已从1.85%下调至1.75%,江苏银行也进行了同样幅度的调整。 部分村镇银行的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降幅达到20个基点。
此轮存款利率下调涉及多家中小银行。吉林龙潭华益村镇银行自8月20日起调整存款利率,活期存款年利率由0.2%调整至0.15%。
该行个人储蓄定期存款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的年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3年期、5年期则下调20个基点。
山东高密惠民村镇银行也在8月20日发布公告,个人定期存款6个月、1年期、2年期的年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3年期、5年期则下调20个基点。
浙江嵊州瑞丰村镇银行、吉林白山浑江恒泰村镇银行等多家机构也纷纷跟进,调整幅度多集中在10到20个基点。
此次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是对前期大型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利率的跟进。
今年5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均发布消息,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最大降幅达25个基点。
目前,六大行的活期存款利率为0.05%,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则分别仅为1.25%和1.3%。
这种“大型银行先行、中小银行跟进”的调整模式,避免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恶性竞争,维护了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
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承压是此次存款利率下调的主要原因。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较一季度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分银行类型看,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息差分别为1.31%、1.55%、1.37%、1.58%。
国有大行、股份行较一季度分别收窄2bp、1bp,城商行、农商行较一季度持平。
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42%的历史低位,负债端成本管控成为维持经营稳健的关键。
居民理财转向。存款利率下调直接影响居民储蓄收益。以当前1.75%的三年期定存利率计算,10万元存款年利息较调整前减少100元。
这种微观损失可能转化为消费增量,或将产生数倍的乘数效应。同时,资金可能向权益市场、实体经济等领域转移,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央行数据印证了“存款搬家”现象正在发生。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0.77万亿元。
而前7个月,住户存款增加9.66万亿元,即7月单月住户存款净减少约1.11万亿元。
银行差异化策略。在存款利率普遍下行的背景下,部分民营银行仍推出年化利率超过2%的大额存单产品。
苏商银行近期推出了2年期和3年期的大额存单,年化利率分别达2.1%、2.3%,认购起点为20万元。
上海华瑞银行2年期、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定存利率分别为2.1%、2.35%、2.3%。
不过这些高利率产品通常有限制条件,如上海华瑞银行注明“仅限上海地区购买”。
专家认为,部分民营银行推出较高利率存款产品,主要是由于负债稳定性需求、客群与品牌补偿以及资产负债匹配等因素。
未来趋势展望。专家表示,未来存款利率仍然面临下行压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指出,对居民来说,需要根据自己的投资经验、投资能力、风险偏好,实现更好的平衡收益和风险。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认为,中小银行应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回归本源,扬长避短,真正迈上“小而美”“小而精”发展之路。
随着存款利率走低,以及居民预期改善,资本市场、理财市场的吸引力或将进一步增强。
业内人士预计,下半年降准概率高于降息,可能以一次普惠或定向降准为主,降息则更具条件性与边际性。
---
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
但“存款搬家”现象正在发生:前7个月住户存款增加9.66万亿元,意味着7月单月净减少约1.11万亿元。
资金正逐步转向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和债券市场。随着中长期存款利率普遍进入“1时代”,居民理财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