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9月10日北京讯(靳向有 庄秋风 林建辉)在9月9日于福建厦门举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跨国投资趋势发布会上,商务部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联合发布《中国外资统计公报2025》(以下简称《公报》),揭示2024年中国吸引外资成绩单: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62.4亿美元,连续15年稳居发展中经济体首位,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9万家,同比增长9.9%,展现全球投资下行背景下中国市场的强劲韧性。
高技术产业成引资核心引擎
《公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达34.6%,较上年显著提升。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引资分别增长93.7%、38.4%和21.1%,成为跨国公司布局中国市场的重点领域。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二级巡视员赵阳指出,多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例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外资项目数量显著增加。
区域布局更趋均衡,开放平台作用凸显
从地域分布看,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山东、北京六省市合计贡献73.4%的实际使用外资,中西部引资规模基本平衡,形成“东部引领、中西部协同”的新格局。国家级经开区和自贸试验区成为引资高地,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占全国的23.4%和24.3%,开放平台示范效应持续释放。
外资来源地稳定,东盟投资增长显著
主要投资来源地保持稳定,对华投资前15位的国家和地区实际投资金额合计1122.8亿美元,占全国总额的96.6%。其中,东盟对华实际投资达815.9亿美元,同比增长10.9%,新加坡、瑞士、日本、英国等国对华投资增幅明显。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庄志嘉表示,中新两国在AI测试、绿色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形成“技术+市场”的强强联合,新加坡企业将中国视为全球化布局的关键节点。
外资企业贡献突出,稳链强链作用增强
2024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商品总值约1.8万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9.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占全国五分之一左右,成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支撑。华南美国商会调查显示,58%的外资企业将中国列为全球三大投资优先地之一,76%的受访企业计划2025年再投资,松下等日资企业也明确表示将扩大在华业务。
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

商务部副部长凌激在发布会上强调,中国将稳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以下举措进一步增强外资吸引力:
扩大市场准入:推动电信、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清理负面清单外隐性壁垒;
支持功能性机构:便利外资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支持并购投资;
优化政策服务:落实“外资24条”及稳外资行动方案,完善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2023年以来已解决企业诉求1500余件。
联合国贸发会议投资与企业司司长李楠解读《世界投资报告2025》时指出,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连续三年下降的背景下,中国以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成为跨国公司规避风险、实现增长的核心选择。
展望未来,随着“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启动,中国将深化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为全球投资者创造更多机遇。正如凌激所言:“中国愿与世界共享经济红利,营商环境的改善永远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