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4日彭博称,中国央行避免采取广泛刺激措施已有近6个月时间,为2015年初重启宽松周期以来的最长停顿。虽然欧盟、英国和亚洲的央行已经大幅降息,但中国央行却按住作为其最大政策工具之一的存款准备金率不动。与此同时,国内的宽松呼声也碰了壁。如下三张图表说明了个中原因,以及中国决策者继续降准的可能前提条件。
外汇储备正在企稳
中国央行外汇储备自3月份开始稳定在3.2万亿美元左右,停止了两年来的下跌。在过去十年中,外汇储备紧密追随存准率而变。如果外汇储备保持稳定、资本流出力度依然温和,那么中国央行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出于流动性原因必须下调存准率的感觉。

PPI通胀率打破四年来的下降趋势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央行下调了三轮存准率,每轮都是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的时候。在2016年,PPI已回升至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表明通货紧缩放缓。只要物价压力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中国央行就少了一个放松政策的理由。

货币市场利率接近5年低点
3个月期Shibor这个关键货币市场利率目前在2.8%,大约只有2011年底和2015年初中国央行积极启动宽松周期时的一半。鉴于今年流动性增强,央行放松政策的紧迫性可能没那么强。法国外贸银行高级大中华区经济学家Iris Pang称,经济现在不需要更多长期流动性,因为其可能被用于高风险贷款;再加上PPI回升,这就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中国央行维持政策大致不变。

【责任编辑:张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