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跌跌不休的主因仍是强势美元,美元指数目前已经升至101以上。美联储主席耶伦最新表态称,如果未来数据进一步表明更加靠近美联储的目标,相对较快的加息可能是适宜之举,维持利率不变可能刺激过度的风险偏好。美国联邦基金期货交易数据显示,市场预计下月美联储会议加息的概率超过90%。
日媒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跌。截至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设定的中间价已经连续下跌10天,接近雷曼危机前1美元兑7元人民币的水平。美国下任总统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仍不明朗,以及中国企业积极开展海外并购等促使人民币被抛售。而中国政府希望提振出口,采取容许人民币贬值的态度。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1月18日报道,央行17日早间设定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6.8692元,达到2008年6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最低水平。在2005年引进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之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维持在8.2元左右,但2014年上升至超过6元的水平。经过2015年8月的人民币贬值,跌破7元大关已并非不可能。加上美国的压力,持续上涨的人民币汇率行情走向了中期性的贬值局面。市场认为眼下的人民币贬值有三个原因:
首先,为防备“特朗普风险”。特朗普在总统竞选期间声称“中国是汇率操纵国”,主张向中国征收45%的关税。是否会付诸行动尚不清楚,但有中国大型银行认为,特朗普的言论“正在导致尽量减少人民币持有量的动向”。特朗普胜选后,美国的长期利率上升,中美利率差缩小也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
其次,各方普遍认为外汇需求持续旺盛。根据调查公司汤森路透的统计,2016年上半年中国企业进行的海外并购超过1225亿美元。例如,10月海航集团宣布以65亿美元收购希尔顿酒店集团约25%的股权,大型并购案不断出现。
第三,个人将资金分散到海外的动向也很活跃。9月底,一位40多岁的重庆男性透露了国庆期间全家赴香港旅游的理由:去香港买保险。有人指出,中国的个人换汇额度限定为每年5万美元,但年后用新额度进行的购汇数量将会膨胀。
而中国政府方面也有容许人民币贬值的理由。在外需长期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非常希望通过人民币贬值来支撑出口。
人民币汇率走势成为岁末热门话题。11月20日下午,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在2016凤凰财经峰会上表示,自己两年前就精准预言人民币贬值,那时没人敢这样判断。“这里我再大胆做一个预测,未来1到3年的短周期中,人民币汇率仍将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于学军说。
“但愿在明年3月份之前,不要跌破7。”于学军说,近一年的时间,许多人甚至一些银行的高管,也搞不明白一个问题,就是人民币曾经是何等的强势,长期保持升值压力,并持续不断的升值,现在为什么又开始贬值?并不断地出现贬值压力?其实讲人民币的焦虑,实际上也就是谈这些问题。
他分析,中国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年均增长率应该在6.5%以上,这比美国经济的增长率只高不低。表面看中国的经济表现强劲,人民币汇率应该走强,但问题是中国今年前三季度虽然GDP均增长6.7%,但外贸进出口却是下降的。
于学军认为,衡量人民币汇率的强弱,现阶段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正是外贸进出口。他认为,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之所以还能维持符合预期的较高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的拉动。这类投资很难带动外资进入中国,所以对人民币的汇率的支撑作用实际上并不是很大。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丘晓华也表示,未来两年,人民币依然存在贬值的压力,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他分析,应该要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双重角度去看,内部因素来看,一个国家经济基本面是否强劲,决定这个国家的货币是否能够强势; 第二就是先要看美国的政策走向和经济走向,美元是否强势,对人民币也会有直接的影响。
丘晓华表示,目前从内部来看,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没有消除,因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还没有恢复到常态,我们可预期这种经济下行的周期还会持续;从短周期来看,已经看到了经济筑底起稳的现象,如果经过明年、后年两年时间,我想这一轮经济的下行会逐步的告一段落,从2018年开始之后,估计中国经济会走上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周期,因此这个时候给人民币带来的影响,应当说就是稳定的影响。
市场贬值预期不断升温。彭博近期进行了一项调查,在16位受访的分析师和交易者中,有14位认为明年上半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将会升高至7。有外资机构分析师表示,“7是一个重要的心理点位,如果今年汇率水平超过这个点位,将会产生自行增强的下行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学术委员孙鲁军则撰文指出,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仍将处于贬值的区间内,贬值压力依然较大。“当然,经过多年的实践,央行对外汇市场和汇率的宏观调控,以及引导市场预期的水平和艺术也逐渐得到锻炼和提升,不会放任人民币汇率出现急剧、大幅贬值,贬值的幅度将是可控和有序的。”他称。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黄晓龙日前在《财经》年会上表示,2002年以来,人民银行通过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等政策,抓住机会对汇率进行改革,提高了汇率的弹性和灵活性。这些政策储备,使得中国在未来的调整当中将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也为将来的经济发展,包括资本项目可兑换、便利投资等领域的改革,提供稳定的宏观环境和高效率的支持和服务。
如果你站在央行的角度想问题,可能得到结论完全不一样,短期急促的贬值,对于央行来说似乎没什么不好。
首先,这波贬值我们已经强调过很多次了,是美元走强引起的,美元冲破了101,这在15年里是没有出现过的,所以美元走强带动人民币被动贬值,我们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方,而没有任何主动贬值的意图。所以,任何以央行印钱,干预汇率,让人民币大幅贬值刺激出口的言论,在这里不攻自破。我们可以把锅全部推倒美元身上,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第二,贬值确实对出口有利,这个毋庸置疑,人民币贬值一些,出口企业的利润就会增加一些,全年人民币贬值了6%,而出口企业今年的日子应该过得不错。年初签的美元订单,用美元结算,年底一算账多出了6%的利润,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制造多出了6%的议价空间。可以进一步降价打击对手。
第三,你觉得人民币贬值了,海外购物受损,而这正是人家需要的,你们总是在海外买买买,国内的消费怎么办,所以人民币贬值,正赶上美国的圣诞购物季,年底贬值一下也打击一下你们国外血拼的念头。
第四,为明年川普上台后,积累一定的政治筹码,川普一直觉得人民币低估,应该升值,还拿汇率操纵国来吓唬我们,而他真正坐进白宫,基本上明年1月底了,所以这段时间我们争取把明年的贬值额度用了,万一明年川普真的跟我们过不去,也好有个准备。今年多贬一些,明年大不了不贬了,或者小升一点也是可以的。
第五,人民币表现并不是最遭的,我们不做贬值出头鸟,美元走强,欧元、英镑、日元都在贬,美元兑日元,两个月就升了9%,美元对欧元和英镑,两个月升幅也有6%,相比之下人民币2个月才升3.2%,全年贬值6-7%真心不算多。我们已经很坚挺了。
第六,央行最担心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事,不会发生了。什么事呢?就是资金外流,一旦强烈的贬值预期发生之后,央行最担心的就是大量资金换汇外流,这样外汇压力就会增加。但好就好在我们10月份进行了即使的楼市调控,基本上把资金链切断了。让炒楼的钱,基本上都踏踏实实的在里面呆着了,而他们想出来,想跑,已经跑不了了。根据wind数据显示,10月份,也就是贬值最快的这个月,资本外流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收窄了一半,9月份是785亿,而10月份只有400亿,估计随着调控的继续深入,未来资本外流还将进一步收窄,不是都想跑吗?不让你套现,看你怎么跑。所以,现在央行完全没有担心。

所以综合来看,人民币贬值对于央行来说,明显好处多坏处少,唯一担心的问题还被楼市调控解决了,下一步央行肯定的还是会用加强监管的办法来进一步压缩资本外流。打击非法途径的换汇离场。楼市调控设一道防火墙,换汇渠道再加一道防火墙,基本上可以解决问题了。所以,事情都向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压根不用出手干预外汇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