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多城联动,河北再“发大招”。日前公布的《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努力实现100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与京津共同构成层级结构合理的城市群。预计到2030年,河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70%。
河北省有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全省城镇常住人口3811.2万,城镇化率为51.33%,全省有两个300万以上人口城市。预计到2020年,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将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城镇化率力争达到全国水平。
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河北计划全面放开城区人口100万以下的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努力实现100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河北省还将打造京石邯城镇发展带、京唐秦城镇发展带、沿海城镇发展带、石衡沧城镇发展带、京衡城镇发展带。同时,发挥保定、邯郸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强化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沧州、邢台、衡水、定州、辛集等重要节点城市的支撑作用。
河北省会石家庄将率先发展、跨越赶超。按照“一河两岸三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推动滹沱河南岸主城区功能重构,实施一般性制造业和传统商贸市场退城外迁。
在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中,河北省的中小城市将加快发展。到2020年,定州、辛集、三河、霸州、迁安、任丘等发展成为5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主动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特色产业。固安、永清、涿州、高碑店、滦平、怀来等一批县城将建设成设施完善、生态宜居、服务首都的功能性小城市,打造环首都卫星城。
沿京广、京九、京沪、京哈、京沈、京张等铁路和高速公路通道,布局建设一批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集中、规模适度、专业化发展的“微中心”,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合理有序地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以及聚集发展要求较高的产业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