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连阳”就此打住!昨日受权重股尾盘突然杀跌影响,A股再度跳水,上证指数收盘下跌了2.02%。市场下跌中,成交量大幅萎缩,沪指当天成交不足1420亿元。分析人士表示,昨日之前的7个交易日,上证指数K线都是阳线,其中不少是指数实际下跌的假阳线,且有不少是银行、两桶油等尾盘拉升,导致在个股面前,上证指数再次失真。各家机构如何看待当前行情呢,凤凰证券综合券商研报如下:
本周六12日证监会将举行发布会,据传会有重大消息出台
周四两市开盘不一,随后震荡走低,沪指再度失守20日线,量能大幅萎缩,市场人气不佳,赚钱效应不足。尾盘展开跳水且量能有所放大。盘面上看,白酒、钛白粉、黄金迪士尼等板块涨幅居前。铁矿石、电子发票、网络安全、基因测序、草甘膦等板块跌幅居前。沪股通净流入近5亿。
热点方面,受“谷歌人工智能软件阿尔法狗中盘战胜世界冠军、围棋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消息影响,早盘人工智能概念股涨幅靠前,科大智能[1.64% 资金 研报]、远大智能等涨停;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中国2月CPI同比上涨2.3%,创下19个月新高,这一数据显示通胀回升势头未消,滞胀风险升温。受此影响,大盘出现调整。同时受益通胀的消费类个股表现出色:深深宝A[-4.28% 资金 研报]、金种子酒[-2.02% 资金 研报]、沱牌舍得[0.42% 资金 研报]、泸州老窖[1.76% 资金 研报]、古井贡酒[-0.61% 资金 研报]、五粮液[2.11% 资金 研报]、洋河股份[-1.69% 资金 研报]等盘中均有3%的涨幅。
近日,两市走势一直延续弱势震荡走势。盘面上,创业板10日相对强势,盘中多次拉升已经表明其受到资金的追逐,但上攻乏力也暴露出追高的风险。主板方面,权重股展开分化,金融股稳定而地产股连续回调。本周六12日证监会将举行发布会,据传会有重大消息出台,对短期市场或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两日两市的成交量骤然萎缩,以及两会即将进入尾声,预示短期变盘时期或将来临。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盘面及成交量变化情况,短期市场仍会延续弱势震荡走势,投资者需控制好仓位,不可追涨。
市场风格出现摇摆机构调仓明显
海通证券认为,2月以来市场风格出现一些摇摆,尤其是2月底3月初,周期涨、成长跌的跷跷板效应明显,基金出现了明显的调仓。此次周期股上涨的逻辑主要是1月的供给侧改革,到2月来的稳增长政策刺激需求,以及价格上涨补库存。从盘面看,这些因素已经在股价中充分反映,必须出现新的刺激因素,才会有周期股新的购买动力,即政策发力,基建投资加码,周期股真出现需求改善,不过需注意的是,如此的话,下半年通胀可能就会起来,最终政策收紧。长期看,风格变化源于产业周期和经济基本面的变化。
相对估值仍偏高
创业板综指[-0.05%]自去年高点3375点调整至今,回调幅度已逾30%。不过相对于主板市场13倍左右的动态市盈率而言,创业板平均60倍以上的市盈率明显仍处于偏高水平。高估值溢价的存在,使得场内外资金始终存在成长股估值风险释放的预期,避险情绪下资金长期投资意愿不足,短炒后快速兑现筹码也在所难免。
诚然,自2014年起,创业板整体净利润增速有所加快,从最新公布的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数据来看,其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27.8%。不过一方面创业板业绩增速显然还不足以匹配60倍以上的估值水平;另一方面,数据显示有近四成公司净利润增速放缓,和2014年相比持平,可见目前创业板内部个股业绩已存在较大分化。虽然不排除部分高增速品种走出独立上涨行情的可能,但在估值压力下成长股从分化走向普遍调整只是早晚问题。
政策推动下的风格转换
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向的代名词,围绕着以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所展开的减税、调整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分配等举措,对周期性产业构成了明显利好。加之今年恰逢“十三五”计划开启,各项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的加大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将有助于强周期性产业去库存的推进和业绩的提升。就A股市场而言,年初以来市场波动剧烈,增量资金入场意愿并不强烈,仅靠存量资金的运作显然无法推动市场普涨的持续。
与此同时,场内资金情绪则较为敏感,低估值、防御型较强的权重蓝筹一方面是场内资金避险的港湾,另一方面受益需求端回升和政策红利释放的“十三五”、“供给侧改革”等相关品种存在较强的上升预期,也为主流资金调仓换股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投资标的。这对于经过近3年炒作的成长股来说,资金的分流使得其难以有更大表现,特别是缺乏业绩支撑,仅仅以概念炒作实现上涨的高估值个股,更面临着较强的筹码兑现压力。
权重回落引发沪指再破关键位
研究发现两个因素较为关键,一是今日沪综指再破2850线,显示回抽式反弹的可能终结;二是创业板无论如何盘中异动,买盘却大幅度减少,带动作用开始大阶段内减弱。这两点前者说明沪综指有可能形成双头轨迹演变调整;后者说明创业板估值过高,加之深港通预期,对比成长股的未来,国际化进程有可能带来创业板股票的巨大回落风险。今日《中国证券报》数据所显示的港股通加速流入香港市场,表明未来国际化进程中,股票选择性增强,而A股创业板及新股高估值炒作的累积风险,已迫使内地部分投资者加大海外市场投资或另选投资。
从市场轨迹来看,近日每到尾盘市场就拉抬银行、保险等指标股的情况今日终结,而从这些被拉高的指标股情况来看,不少品种如工商银行[-0.69% 资金 研报]、中国平安[0.39% 资金 研报]等日线快速指标在高位纯化多日明显,而由于市场总体量能有限,对其支撑作用减弱,其高位向下回落将对市场形成不利影响。周三盘面语言所显示的权重拉抬却难掩个股风险今日验证。如果从市场总体来看,近日在指标股拉指数的情况下,个股的技术轨迹开始向下发散,即品种回落的幅度与技术向下轨迹显现本身就预示着市场风险加大。
能否反弹需看两因素
沪深两市10日大幅下跌,市场受到经济数据不佳带来的影响大跌,经济数据的忧虑通过资源股的走势和金融股的走势给市场带来利空。从成交量水平来看,也是创下了今年以来的地量,市场预计还将盘整一段时间。消息面看,市场对于周六央行和证监会的“两会”新闻发布会普遍有积极的预期,因此11日尾盘走势会是短线的一个变数。
沪深两市10日走出地量水平,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经济数据不佳。在PPI数据不好的前提下,CPI又大幅反弹到2.3%,CPI数据大幅升高实际上会影响后期央行的货币政策。而且除了节日期间的菜价上涨之外,房屋价格以及租房价格的上涨同样会影响CPI。现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货币上需要宽松,但是CPI的反弹基本上会使得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之时更为谨慎,这就是目前市场担忧的一个主要因素。经济数据不佳实际上会直接影响银行等周期性行业的盈利能力,这会对股价有直接的影响。另外预计短期内除了黄金以外的大宗商品价格会受到中国经济数据不佳的影响而回落,这也会影响A股的资源板块。
10日市场在大跌当中缩量,不过指数在尾盘低点之时有放量的趋势。上证综指全天成交量创下了近期的地量,没有成交量的情况下大盘蓝筹很难反弹。现在市场主要还是缺乏热点,后期市场反弹的主要动力还看两个方面。一是券商股能否有所表现。券商股是两市的先锋,一旦反弹必然会带动市场的活跃度提升,资金进场的积极性会提升。二是周末的消息面。市场纷纷期待周末的“两会”新闻发布会能出利好,因此周五下午市场出现翘尾搏利好的行情的可能性比较大,短线操作上可关注。
高现金流板块渐受资金关注
周期股成为套现盘抛售的核心品种,主要因为有色金属股、工程机械股的市场需求仍然难以释放,投资者认为其仅仅是个反弹行情,而非市场需求端真正回暖而产生的基本面变化,一旦涨高了就纷纷加入套现抛售行列。
不过,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且现金流相对充沛的品种得到了资金认可。比如造纸印刷、保险等板块。其中,造纸印刷板块居资金净流入首位,净流入4.15亿元,净流入最大个股为鸿博股份[6.37% 资金 研报](00222、石岘股份、合兴包装[-1.10% 资金 研报](002228,股吧),分别净流入0.98亿元、0.06亿元、0.05亿元。保险板块净流入3.06亿元,净流入最大个股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0.37% 资金 研报]、中国太保[0.12% 资金 研报](601601,股吧),分别净流入1.38亿元、1.04亿元、0.37亿元。
不过,最让市场参与者感兴趣的是保险股,近几个交易日,保险股持续得到资金青睐,这一方面固然因为它们是指标股,护盘资金愿意加仓。另一方面,则因为保险股不仅估值便宜,而且拥有强大的净现金流,能够获得持续加仓、补仓的后续资金。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保费收入持续获得庞大的现金流,而保险支付与获得保费之间存在较大的时间差,所以,保险公司的现金流较为充沛,因此,保险股成为各路资金竞相认可的品种。
类似个股尚有天然气产业股、水电产业股、高速公路股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