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宝来与蔚领疑无隔热板致阻尼片频烧焦 厂商:放心开

1.jpg

新车刚开没两天,后备厢阻尼片就“烧焦”了,这类出现在一汽-大众蔚领身上的问题,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正在不断增加,更有甚者,后座底部的海绵也连带“烧焦”。

厂家给出的解释是,这是由于阻尼垫片受热导致的沥青析出,未来将在此处涂一层防护膜,避免情况恶化。但在车主看来,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原因为目前这一状况仅集中出现在同属一个平台的蔚领和宝来身上,而这两款车也是一汽-大众所有车型中唯独没有在排气管上装隔热板的,事实上,在2016年3月宝来换代前,这款车装有隔热板,而且也未出现过阻尼片“烧焦”的情况。这也难免让人怀疑,上述问题全是宝来减配惹的祸。

唐先生新买的蔚领,才行驶了140公里,后背厢阻尼片便出现“糊状”,沥青析出位置与排气管仅有一“底”之隔唐先生新买的蔚领,才行驶了140公里,后背厢阻尼片便出现“糊状”,沥青析出位置与排气管仅有一“底”之隔

2.jpg

车主诉苦

刚开104公里的新车  后备厢阻尼片“糊”了

“提车的时候销售跟我说那只是块污渍,擦掉即可。没想到车买回来才开了104公里,那块污渍非但没擦掉,反而面积越来越大,像‘烧焦’了一样,还透着股刺鼻气味。”8月5日,原本还沉浸在第一次购车喜悦中的唐先生怎么也没想到,新车开回家仅一周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同时也为自己购车之初的侥幸心理后悔万分。

唐先生告诉记者,其实,早在提车前他已经知道网上有传蔚领后备厢阻尼片“烧焦”的帖子,而他所在的蔚领车主群也有很多车主表示中招,这也让他在验车环节看到后备厢阻尼片有一小块深色裂痕时打过退堂鼓,可转念一想,毕竟贷款、上牌等手续都完成了,再加上4S店一再保证这只是块污渍不是“烧焦”,请他尽管放心,并且这辆车当时的行驶里程不过才20公里,思来想去,他觉得“烧焦”的可能性或许不大,这才签了验车单把车提走。

虽然车提走了,可唐先生悬着的心始终没有着地。在综合了网上其他相似情况车主的信息后,唐先生也认为,造成后备厢阻尼片“烧焦”的原因是排气管上方未安装隔热板所致。为此,他也找一汽-大众厂家客服了解过情况,但对方只称,这是阻尼片受热导致的沥青熔化而已,不是“烧焦”,后期他们会通知4S店在阻尼片上加一层防护膜,防止沥青继续析出,并帮车主做好污渍清理工作,只字不提隔热板一事。为图心安,唐先生只好自己去汽修汽配城寻找隔热板,试图加装一个,没成想合适的隔热板还没找到,自己已经中招。

记者探访

高温下“中招”车辆增多  或因排气管上没装隔热板  

在蔚领车主群里,人们将后备厢阻尼片熔化称为“中招”。根据车主提供的聊天记录可以看出来,自7月以来,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这个问题正在快速蔓延。除了上述群里的数十位车主遇到同类问题外,中招的车辆远不止这些。

记者调查了解到,遇到问题的车主多集中在江西、江苏、安徽、云南等南方地区,车辆购买时间集中在2016年11月—2017年3月之间,当时并没有暴露相关问题,更没人留意排气管上是否未安装隔热板。用安徽合肥车主杨先生的话来说:“我又不是从事汽修行业的,哪里知道买车还要趴到底下看看有没有隔热板,就算看了,也看不出个所以然。”而他选择蔚领的原因和多数消费者一样,主要是被这款车的空间、外形所吸引,以及对其品牌的高度信任。

于2016年11月上市的蔚领,被一汽-大众称为“第七个车型”,定位为国产旅行车市场的开拓者,至今市场上都难觅相应的竞品。正因如此,这款车上市短短9个月就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关注。

“新车怎么会出现这种问题?”杨先生百思不得其解,加上担心车辆有自燃风险,他屡次找4S店查询原因,几次三番下来,对方才告诉他:出现这一问题的不止蔚领,还有宝来,而这两款车出现同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排气管上方没有隔热板导致的。“要不是4S店这么说,我压根不知道排气管上没有隔热板,更不知道市面上绝大部分车型的排气管上都有隔热板!”杨先生苦笑道。

厂家召开紧急会议  统一口径称可放心开

7月底,随着相关投诉量的增加,一汽-大众特意组织全国经销商召开紧急电话会议,其主要目的在于统一口径。

对于消费者最关心的核心问题,“阻尼片的熔化是否与缺少排气管隔热板有直接关联”,厂家与4S店的答复均为:车辆都是经过了严苛的设计,排气管传导到车内阻尼垫片表面的最高温度为90℃左右,而阻尼垫片和毛毡垫本身具有阻燃性,在400℃下不会自燃的,请车主放心使用,不影响行驶安全。

然而,这一回应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除车主的疑虑。在他们看来,这是新宝来减配带来的后果。的确,在2016年3月宝来进行最近一次的全新换代之前,其老款车型的排气管上是装有隔热板的,并且鲜有后备厢阻尼片受热熔化的消息。关于这一点,记者也从一汽-大众某经销商店售后主管邵先生(化名)那里得到了证实。他表示,在他从业十余年的记忆里,老宝来车主几乎没有反映过这类问题,而上文提到的围绕阻尼片问题的电话会议也是头一次。同时他也表示,除宝来和蔚领外,一汽大众旗下其它车型均装有隔热板,并且没有出现过类似情况。

以他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蔚领、宝来之所以存在这一共性问题,与排气管未装隔热板多少有些关系,但这应该不会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

专家说法

市面上绝大部分车型都有隔热板       

为什么一汽-大众品牌的所有车型中只有宝来、蔚领中招?对此,一汽-大众解释称,每个车型不尽相同,但所有车辆在设计中都经过了严苛的测试。

既然如此,为什么老宝来从未出现过这类问题,而一汽-大众旗下其它装有隔热板的车型也没出现过这一问题呢?厂家对隔热板发挥的作用避而不谈。

在知名车企从事产品设计的专家告诉记者:“由于排气管本身温度很高,并且很容易透过地板传到乘客舱,影响车内温度,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市面上绝大部分车型的排气管与车底之间都装有隔热板。隔热板可以避免排气管高温对阻尼片性能造成影响,以及由此带来污染物的挥发。”

至于阻尼片上有沥青析出的现象,是不是因其排气管上未装隔热板所致,上述专家表示,这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测试才能确定,仅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不会给安全带来影响。另外,他补充道,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对车辆是否安装隔热板作出硬性要求,但如果证实是因为设计缺陷导致车辆的安全性能受到影响,消费者则有权提起诉讼。

新闻延伸

蔚领、宝来出现同一问题或非偶然

让消费者难以心安的是,就在厂家给出明确回复,声称让“消费者放心使用”不足一周后,杭州的陈先生发现他车辆的后排左边座椅下面的海绵也被烧焦了一块,并且车子底部存积了一层黑颜色的液体。目前,他和其他问题车主一样,都在等待厂家最终的解决方案。即便他们当中不乏想自掏腰包安装隔热板的车主,但均被4S店以“厂家没配件”回绝了。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隔热板的成本并不算高,也就几十块钱,连市面上的低端车型都会必配。为什么售价12.59万—16.29万元的中级跨界车蔚领,和常年销量排名前十的畅销车型宝来却偏偏把隔热板省掉了呢?上述人士饶有兴趣地表示,如果这两款车年产销量够大呢?

3.jpg

8月5日,陈先生发现购买5个月的蔚领后排座椅下面的海绵被烧焦了一块8月5日,陈先生发现购买5个月的蔚领后排座椅下面的海绵被烧焦了一块

数据显示,上半年,一汽-大众销量同比增长3.5%。其中,捷达、速腾、高尔夫同比均出现下滑,总体表现主要靠迈腾、宝来、蔚领拉动。具体来看,宝来上半年累计销量103117辆,同比增长35.5%,而蔚领自去年11月上市以来,也创下了中国旅行车8个月累计销售3.2万辆的最高纪录。

至于为什么宝来和蔚领同时暴露出这一问题,或许跟一汽-大众的“心急”有关。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在近两年最火的SUV市场,一汽-大众的产品一直缺位,风传已久的小型SUV迟迟未能上线。为了填补这一市场空白,一汽-大众才采用折中的方法,快速推出了蔚领这款跨界车。此前,蔚领是基于宝来车型衍生而来的话题也被业界所讨论,加上两者的通用件较多,同时暴露这个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责任编辑:雨蝶】

数字人民币“双中心”战略:构建全球数字贸易金融强国新征程的核心引擎

在“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蓝图正寻求突破性的战略支点。数字人民币作为金融科技革命的集大成者,其发展已超越支付工具升级的范畴,正通过一场深刻的体系化创新,构建起服务于国家战略的新质金融基础设施。以“双中心”架构为引擎,以“货币桥”为枢纽,数字人民币正在实践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创新发展模式与价值体系。2025年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

场景革命与金融突围:构建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新范式的战略价值

基于国务院场景战略与宁波保税区创新模式的融合价值分析。在国务院“场景战略”的宏大叙事下,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已超越支付工具本身,正演变为重构全球贸易结算体系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本文以宁波保税区跨境供应链管理与结算科技有限公司的创新实践为蓝本,剖析其如何通过“港口场景+数字人民币+新型易货”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一个规避美元依赖、提升供应链效率的“数字银联”式结算新范式,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数

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加速,外资增配A股趋势明朗

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数量增至913家、外资持仓市值超1500亿元、跨境ETF规模达9160亿元……一系列数据背后,是全球资本对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成效的认可。从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到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中国资本市场正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吸引更多长期资本来华展

央行三季度绿色信贷增速17.5% 金融活水精准浇灌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绿色贷款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截至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43.5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5%,前三季度新增6.47万亿元,成为支撑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金融引擎”。数据跃升:绿色信贷投向精准覆盖关键领域报告显示,绿色贷款增量主要聚焦三大方向: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余额19.29万亿元,前三季度新

迈向“货币星系时代”:地缘变局、数字人民币与制度创新的历史性汇合

我们正站在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的一个历史性拐点。旧秩序的单极格局正在松动,新秩序的多极轮廓尚未完全定型。在这一宏大叙事中,地缘经济风险的激增是催化剂,数字金融技术的突破是赋能器,而像中国宁波保税区+宁波舟山港口所探索的微观制度创新,则是通往未来的实践先声。这三者的深度交织,共同将人民币国际化推向一个以“多元共存、生态构建与底层革命”为特征的新征程,其价值与意义远超简单的货币份额之争,

资本市场开放再提速!证监会副主席李明:深化制度型开放 筑牢安全发展双防线

将锚定深化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目标,系统推出三大维度开放举措,构建“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的协同新格局。此次峰会以“驾驭变局 砥砺前行”为主题,吸引全球顶级金融机构共议开放合作新路径。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再突破李明强调,证监会已正式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从准入管理、投

中国宣布调整对美关税:暂停24%加征,保留10%!

今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正式发布公告,宣布自2025年11月10日13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作出重大调整,标志着中美经贸磋商取得突破性进展。此次调整既体现了中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决心,也为全球产业链稳定注入关键动能。核心调整内容直击根据财政部官网发布的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10号,此次调整聚焦两大核心举措:暂停24%加征关税:在原税委会公告2

中美吉隆坡磋商达成三重突破:关税与出口管制双松绑 商务部详解五大共识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30日就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联合安排答记者问时披露,中美两国元首近期在韩国釜山会晤后,经贸团队于10月25-26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展开第五轮磋商,就海事物流、造船业301措施、关税暂停期等核心议题达成突破性共识。核心成果三大突破美方承诺取消对中国商品(含港澳)加征的10%"芬太尼关税",并将原定11月1日加征的100%关税计划无限期搁置。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

科创成长层首航!三家硬科技新锐今日登陆科创板,未盈利企业融资通道再拓宽

10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迎来历史性时刻——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三家未盈利科技企业正式挂牌科创板,成为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上市公司。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科创板“1+6”改革成果正式落地,资本市场支持硬科技创新的制度包容性实现重大突破。制度革新破冰,未盈利企业上市路径畅通此次上市是今年6月证监会发布“科创板1+6”政策后,科创成长层迎来的首批新注册企业。根据《

4.36万亿增量“输血”基建!前9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创历史新高,专项债占比超8成

财政部24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3615亿元,同比激增35%,创同期历史新高。其中,专项债券占比达84.5%,达36857亿元,成为稳投资、扩内需的核心引擎。这一规模相当于2024年全年GDP的3.5%,凸显财政政策“前置发力”的决心。专项债扛鼎,期限利率双优化从结构看,一般债券6758亿元(占15.5%),专项债券36857亿元

9000亿MLF“巨量补水”!央行创新操作模式释放三大信号,市场直呼“超预期”

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于10月27日开展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新机制。此次操作规模创年内新高,较本月到期7000亿元MLF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叠加10月已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投放的1.7万亿元中长期资金,央行本月已向市场注入超2.6万亿元流动性,稳增长政策力度显著加码。从“政策利率工具

人民币国际化再突破!全球交易量飙升至每日8170亿美元,占比达8.5%

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发布的三年一度调查报告显示,人民币全球交易量已飙升至每日8170亿美元,在全球外汇市场交易中占比升至8.5%,较2022年7%的占比大幅提升1.5个百分点,成为全球增幅最大的货币。这一数据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再迈关键一步,其作为全球第五大交易货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与第四位英镑(占比10.2%)的差距正快速缩小。交易量跃升背后的驱动力本次

数字货币桥:构建跨境支付新纪元的技术架构与标准化创新

分布式账本技术正重塑跨境支付生态,一场从架构到制度的深层变革悄然开启。通过区块链与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项目实现了央行数字货币间的直接交互,将传统跨境支付从数天压缩至秒级,成本降低超50%。

北交所首单中长期科创债落地!5亿资金助力硬科技,利率创年内新低

标志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迈入新阶段。本期债券由银河证券牵头主承销,国泰海通联席承销,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5年,发行利率仅2.29%,创下今年9月以来全国同期限、同评级债券利率最低纪录。利率创新低:市场资金踊跃认购据北交所披露,本期债券吸引浦发银行、华

货币体系的十字路口:中国路径与数字金融新范式

变革时代的双重可能性当前全球货币体系正面临代币化技术与稳定币浪潮的冲击,这一变革既可能巩固现有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也可能催生全新的金融范式。中国的实践表明,技术本身并非决定性力量,制度设计与国家战略才是塑造未来格局的关键。在两级货币体系与代币化的碰撞中,中国正通过数字人民币与自主金融基础设施的构建,探索一条平衡创新与稳定的独特路径。全球数字金融竞争格局正在重塑,中国选

国开行19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撬动2.8万亿元总投资

一项旨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的金融举措正在迅速落地,国家开发银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在不到20天时间里已投放近1900亿元。国开行9月29日全额出资成立国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并实现首批投放271.1亿元。截至10月17日,国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1893.5亿元,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2.8万亿元。这一工具的设立源于2025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

上市公司治理新规落地,紧盯“关键少数”明年初实施

上市公司治理制度迎来重要升级,新规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旨在通过对董事、高管和控股股东的全链条监管,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中国证监会于10月17日修订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针对上市公司“关键少数”——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实施全链条监管,致力于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这是证监会贯彻落实《国务

财政部再出重磅!2026年新增地方债限额提前下达,万亿化债新政加速落地

财政部10月17日最新宣布,将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释放万亿级化债资源精准支持重大项目与隐性债务化解,此举被视为“在发展中化债”的里程碑动作。据财政部新闻发布会披露,此轮提前下达的债务限额将重点投向三大领域:重大战略项目:优先保障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保2026年一季度开工资金需求;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延续“

政策协同发力,四季度经济冲刺收官

经济收官之战全面打响,宏观政策多箭齐发,旨在拉动有效投资、激活大宗消费、推进高水平开放。四季度是全年经济收官的冲刺阶段,更是政策发力的重要窗口期。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宏观政策持续落地,效能不断显现。受访专家认为,全年经济实现平稳运行,预计四季度需要15万亿元左右的投资总量和13万亿元至14万亿元的消费总量。在稳投资、稳消费、稳外贸等领域,增量政策有望密集推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