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 北京讯】6月3日,央视财经《对话》栏目播出“把脉区块链”,再现贵阳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举行的以“区块链——价值互联新秩序”为主题的区块链高端对话:“区块链是互联网的第二个时代”、“区块链的价值是互联网的十倍”、“区块链是制造信任的机器”。

《对话》节目现场请到了“数字经济之父”《区块链革命》作者唐.塔斯考特、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理事长元道、迅雷集团首席执行官 网心科技首席执行官陈磊、浪潮集团副总裁肖雪、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刘晓蕾、中国通信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贵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昊等共同解读区块链。在观点碰撞中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区块链是什么、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如何落地、应用。
以下为嘉宾观点:
张首晟:互联网交换的是信息,区块链交换的是价值。比如,我们要写一本书,全世界网民一起写一本书,已经写N页之后怎么做N+1页,这是区块链所达到的机制,就是我们要解一个数学难题,这个数学难题是很难解,但是一旦解出来是很容易被验证的,所以谁能先把这个难题解出来,谁就有权把下一页加进去,这就是区块链的核心思想。
Don Tapscott:我在《区块链革命》书中提及:以前是信息互联网,现在是价值互联网。在发明了区块链技术之后,密码学的专家们能解决双花的问题。现在,人们可以和各种组织做交易,可以进行价值管理,可以与信用公司、社交公司达成合作,这些都可以通过智能编码进行,我们将之称为可信协议。
元道:区块链翻译得特别好,与其对应的互联网也是三个字,区块链就是互联网的平行世界,互联网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互联网基础设施,是全世界共建共享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参与的;互联网之上是互联网平台,平台已经经过20多年的发展,是独享的。什么是区块链呢?区块链就是把伟大互联网公司平台的核心能力下沉,把它变成共享的基础设施,所有的这些能力下沉以后,包括中心化的身份,包括支付等等核心能力,都变成大家共建共享的共有一个能力,有了这样的新基础以后,所有人都可以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线上,因此区块链可以创造出一个比互联网规模还要做大十倍甚至再大一百倍的新蓝海。
徐昊:第一,区块链是信息革命的拐点;第二,区块链是数字经济的基石;第三,区块链是新一代互联网的战略支撑型技术;第四,区块链是用一种自证清白的方式建立一种去中介化的信任机制。
徐昊: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最成功的应用,这是大家的共识,区块链不等于比特币。我认为区块链本质是去中介化,中心是不可能去掉的,无论在现实当中还是在虚拟世界当中都不可能去掉,如果真的把全世界的节点全部消灭掉,那我认为一定会产生一个超级节点。这在现实当中是不可能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区块链因为去中介、建立自证清白的信任机制,所以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才能水到渠成,因为金融对信任的需求是最高的。
刘晓蕾:目前是不允许做加密数字货币的交易平台,只是不可以做中心化的交易,但是没有禁止普通老百姓买卖比特币。比特币的区块链上交易是点对点的转换,首先目前从技术层面也不太好禁止,另外目前监管层面也并没有这样的一个姿态或者是态度说是不允许,所以应该说是没有。但是我觉得可以提醒大家,对区块链、比特币还不了解的普通老百姓不要跟风炒作,因为它的投资风险还是很大的。
赵何娟:区块链发展到现在,我也认为没有泡沫。我们看待泡沫和区块链技术有没有用,这两件事要分两个层面来看,一个层面是供需泡沫另一个是资本泡沫。就是当这个行业里面根本没有任何有价值值得投资的东西,但还是有大量的资本涌进。我们看到在区块链行业里面,现在根本还没有到供大于求的程度,而是很多需求还没有被挖掘,整个生态都还没有成熟。
元道:今天讨论全球范围内区块链不会有中国区块链和美国区块链,就跟互联网一样,一旦产生就是全球化产物,如果今天全球有ICO,中国迟早有一天面临ICO开境的问题。我很同意张教授的说法,遵循基本的规律,成熟到有足够多共识时就应该ICO。这几条里面,今天对于区块链初期阶段,最可爱最伟大的地方就是不确定,所以任何打着确定名义说的都是应该红色警报,比如说承诺半个月内翻番,类似于这样确定性,它的可以在于不确定,如果很确定,那么这就是红色警报的一个基本标志。
刘晓蕾:做坏事要付出代价,我觉得这是一个警醒,对想要不做项目,只是刷ICO想圈老百姓钱的,我们国家的监管态度是比较严格,也是警醒的作用,希望大家不要短期看泡沫,追寻这个泡沫。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现在的币市,或者是大家炒作,加密货币的交易所非常像29年之前没有SEC之前的股票市场,那个时候股票市场跟今天的币市感觉非常像,内幕交易频繁,操纵市场,有很多假公司,就像今天的空气币一样,没有任何市值内容,就在发股票就让大家交易,所以跟今天的币市乱象非常像。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所以后来美国痛下决心进行监管,成立了SEC。对于我们现在的币圈或者是链圈是期待监管,我们希望能够有一个,就像刚刚唐说的,一方面保护老百姓,保护这些“韭菜”不受到伤害,另外一方面又可以不伤害这些创新,让这些新技术有机会发展,我觉得这样的监管出台是非常有必要,可以说是势在必行的。
张首晟:人类历史和互联网历史可以用八个字理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了分久必合的时代,网络信息全部散在互联网上面,大家要挖掘信息非常不容易,这时会出现像谷歌和脸书等的平台,它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把我们所有的信息重新组合了一下。互联网时代垄断巨头们重组的就是信息,并不是产生自己的信息,产生的信息完全是我们个人。一旦信息重组,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垄断巨人,所以就到了合久必分的时代。
现在由于区块链技术产生又到了合久必分时代,又是新的多中心化,新的多中心化之后赋能产生新的价值,这些数据会在我们自己的手上,个人数据产生价值是归自己所有,这是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

徐昊:我自己认为区块链最大的价值是确立数权,解决数据的产权。现实世界当中我们接触互联网,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产生各种大量的行为数据被运营商,被互联网的服务商所采集,而这些采集的数据产权是没有归属的,这是一个很大的灰色地带,所以为什么最近贵阳市在制定《大数据安全条例》时,我们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问题,就是如何确定数据的边界,如何保护真正属于公民,或者是企业的隐私和机密,这个边界很能确定,区块链最大的价值就是确立数据的产权,如果物质社会时代《物权法》构成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运行规则的基础,那么在数据经济时代,《数权法》我们认为数字经济运行的整个一套经济规则,这是我想谈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区块链应用过程中它其实是一个投射器,我们讲线上的世界和线下的世界,现在进入数字社会的时代的时候,我们从过去互联网1.0版进入到互联网2.0版。无论说区块链怎么样应用,最基础的一条是因为运用区块链技术把数据进行了确权,所以产生了所有流转交易基础,这是区块链最大的价值。
Don Tapscott:我们在写了《区块链革命》之后,我们就创立了区块链的研究机构,我们做了80个项目关于使用案例,关于应用场景的。这四个只是80个项目当中的一部分,就像我们有80个孩子,有人会问你到底谁是你最喜欢的孩子,对我来说很难选谁才是我最喜欢的孩子。我就讲一个,1994年,我就会说,可能我们的数据会被一小部分公司所掌握,比如说脸书、谷歌等。我们的财富在不断增长,但是中等阶层在不断缩减,我觉得互联网是其中很大一部分。互联网会把我们团结在一起,但是也会走向另外一个方向,我们可能就会陷入到自己的小圈子里面,就会形成分崩离析的局面。
对于我来说,如果要我来总结的话,其实区块链最大的一个机遇就是我们可以解决很多之前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之前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的。比如说我们想一想繁荣。我们可以让20亿人进入到全球经济,这些人是没有身份的,他们可能没有银行账户,但有计算机,我们就可以给他们提供金融服务了。
区块链也可以让我们创建很多初创公司,因为这些小型的公司可以享受与大公司一样的资源,因为他们可以获得外部的资产,获得外部的价值。同时我们也可以解决我们很多身份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能够打造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里面会有一个政府,对于我们实现繁荣来说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所以技术不能解决问题,人才能真正去解决问题。
中本聪为普通人带来了另外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去打造更加正义,更加繁荣的世界,而且可以使用数字的信用实现代币,实现更加可持续的世界。
刘晓蕾:我觉得监管也是摸索的过程,不仅中国,包括美国等很多其他西方国家,这是一个新兴事物,如何监管也是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是我觉得总要开始,不是管死不让它搞就好,我们要在开放监管过程中寻求最优的方法。我个人观点,监管完全应该考虑我们自己搞一个数字资产的交易所,因为如果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资产作为核心资产,数字经济大家都认同,数字资产作为核心资产,我们作为一个大国,无论是争夺资产定价权还是有话语权也好,我觉得去开发一个,或者是我们自己去搞一个自己的数字资产交易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搞的过程中我们就会摸索出来比较好的监管经验。
王志勤:对区块链这样的新生事物,从政府的角度,在监管层面应该给予适度谨慎,一方面是谨慎,另外也是宽松的发展环境。从区块链发展开始,1.0时代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现在我们觉得进入到区块链的2.0,也就是说币和链同步发展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积极鼓励区块链产业的发展,当然了从监管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对币的发放还是起到非常谨慎的态度。在具体的监管方面,也是要针对目前区块链难于监管的复杂情况,确实要实现以币治币,以链治链的方式,我们构建这样的监管链,刚才徐市长提到对区块链实施有效的监管,同时积极促进它的发展,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
元道:三句话,第一句话:人类生存有三个基本方式,生活、生产和生命,互联网已经把生活完全数字化了,今天区块链与生产,从数字生活走向数字生产,从数字生产走向数字生命,意味着区块链和实体经济的结合,区块链和生命科学的结合是真正的蓝海,这是第一句话。
第二句话:区块链的基石是公链,只有纵横交错多姿多彩的公链才能建立新一代的数字经济,主题是更加自由,更加繁荣,更加强大。
第三句话:自由是有前提的,这种更高程度的自由不能都依赖于传统的政府监管,除了监管之外,还会增加很多的自律,社群的自理,信仰,这些内容都不是中心化可以解决,更高程度的自由绝对不是无政府主义。

张首晟:放大价值我已经提过,区块链是互联网的十倍或者一百倍,监管上能不能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我们所谓的监管就是一个法规,在区块链时代有一个新的概念,就是智能合约,法规就是法规,智能合约本身就是法规,或者程序就是法规。能不能在区块链时代,监管区块链的法规本身就是一个智能合约。智能合约里面包括哪些呢?本来就是数学程序,比如包含人工智能的功能,就能读你的白皮书,看你白皮书是不是抄来了,如果发现全是抄来的白皮书通过人工智能马上就能发现。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奇妙的数学形式,在座各位真正听说过的非常少,我认为这将会成为整个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叫形式证明,区块链上都是一个个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和白皮书是不是一样,一般人也不一定看得懂,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看是不是跟白皮书一样。就是看你每一步的逻辑是不是跟白皮书讲的一样。白皮书用人工智能来读也变成数学形式,把每个智能合约也变成数学形式,两个比较当中真正做到自动化的监管,这是区块链时代全新的一个想法。
陈伟鸿:今天这个时代来说毫无疑问是新生事物,其实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当中很多新生事物,无论是新技术,新应用,或者是新产品,在它诞生的初期总会迎接来自人们完全不一样的目光,比如说欣喜或者是抱怨,相信或者是质疑,也许今天区块链也正在经历着这样的一切,历史告诉我们未来总会给今天一个更好的答案。比如说当机器刚刚发明出来的时候,工人们失业,他们满腹牢骚,但是最后人们发现日渐现代化的机器和设备,其实已经把人类生产效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今天中国看到随着VC、PE大举进入,或者看到BAT大力布局,你会发现区块链成为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宠儿,这种热度在我们心中,这样的热并不陌生,回想P2P、O2O、共享经济等等,也依然可以触摸当年他们的火热,如果说区块链技术的火热不会让我们惧怕,那是因为我们心中有更多的理性更多的冷静,我们呼唤区块链越来越成熟的未来,我们有更多的理性和冷静面对它,期待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