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2018年上半年,全国共有39个地级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滞后,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难度较大。为此,今天,这39个城市的政府负责人被生态环境部邀请参加会议,其中,10个城市因为严重滞后,其政府负责人被要求表态。
2018年上半年水环境质量达标滞后地区工作调度会今天召开。据生态环境部介绍,参会者是上述39个水环境质量达标滞后地级以上城市政府负责人。其中,鞍山、四平、盘锦、保定、长春、沈阳、大同、哈尔滨、昆明、齐齐哈尔等10城市因达标滞后最突出,其政府负责人被生态环境部要求表态。
5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了第一季度调度,73个地市因水环境质量达标滞后,其政府负责人被邀请参会。生态环境部透露,那次会议后,73个城市中有42个地市退出了水质达标滞后名单,但仍有31个地市水环境质量达标滞后,这也是这31个城市的政府负责人再次被请来开会的原因。今天参会的,除了这31个城市外,齐齐哈尔、唐山、沧州、七台河、通辽、德阳、黔东南、玉溪8个地市因第二季度水质变差首次参加会议,因此,参会的共有39个城市。
生态环境部指出,31个城市中,鞍山、四平、哈尔滨、昆明4个地市第一季度和上半年均为全国水质达标滞后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市。第二季度水质变差的8个地市中,齐齐哈尔市水环境质量恶化严重,初次进入名单就位于滞后名单第十名。
“在当前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大形势下,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情况下,部分地市水环境质量依然没有明显好转、甚至持续恶化。”生态环境部要求,有关地市要认真总结原因,采取有力措施,真抓实干,争取下半年坚决扭转这种局面。
生态环境部透露,下一步,将继续开展滚动调度管理、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按季度发布达标滞后城市名单,引导社会舆论聚焦水环境保护,发动公众力量督促水环境质量达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