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 见习记者郝翊唯】 记者今日获悉,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因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拒绝或者妨碍依法监督检查的行为被国家银保监会予以行政处罚。
148个明细科目不真实
处罚决定书载,2017年1至9月,总部位于西安的永安财险总公司、其省公司及所有开展车险业务的地市级分支机构的车损险、车损险附加险、商业三责险和商业三责险附加险相关的“原保险保费收入”“赔付支出”等14个财务类指标不真实。
经查,其中的148个明细科目未按照监管要求据实统计,设定取数规则不当,导致公司向监管部门报送的明细数据不真实,形成编制虚假报告的事实。

对此,保监会对永安财险副总裁、财务负责人顾勇处以警告并罚款2万元,对永安财险战略规划部执行总经理上官宗科处以警告并罚款2万元。
高层调整妨碍了监管调查
《处罚决定书》载,永安财险在已知保监会检查组进场情况下,仍决定在2017年12月6日上午9时召开解聘蒋明公司总裁职务的董事会临时会议。导致确认会和董事会临时会议同时召开,永安财险董事长和总裁均缺席确认会,影响了检查组检查工作的正常进行。
而此前,检查组已经向董事会秘书及其董事长,要求适当延后董事会临时会议。
经查属实,对永安财险予以罚款30万元;对永安财险董事长陶光强处以警告并罚款5万元。
数目造假问题已久
此前,《中国经营报》曾报道,永安保险在2017年年报中称,过去的财务数据错误、核算不准确。如其自曝2016年虚增净利润0.39亿元、虚增净资产1.01亿元,并调减2016年度保费收入0.33亿元等等,而这些关键信息,其2017年年报居然没有第三方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意见。
当时就有人认为,永安保险的这种做法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也不符合银保监会的监管规定。
过分涉足高风险业务
对于永安保险来说,过去的一年经历了罢免总裁、高管内斗、做假账、人员大量流失,多次收到监管谈话、监管函、罚单,是历年以来,遭受监管处罚最多的一年,但2018年永安保险却提出“实现百亿保费”的目标。
而据市场人士透露,永安保险的业务,多是高费用从中介手中买的。

某保险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举例称,比如大货车保险,一些高风险企业的承保业务,别人不敢做的永安也敢做。“为上百亿而上百亿,业务含金量不高,其有些业务还可能触及违规的地方。”
内部缺乏凝聚力
据悉,虽然此前也有保险机构被曝出妨碍监管检查,但作为保险公司总部机构被曝出妨碍监管检查还是第一次。
一位保险业高层人士告诉记者,永安保险要求省级机构负责人“你完不成任务我就免你”。去年永安公司的高层经历了一次“大换血”,近8成省级分公司重新任命新高管。直到此次罚单之前的前两周,人事换血仍在继续。直到顾勇也离开权力核心,自此,复星系在永安保险失去人事权和财务权这两大最核心的权利。分析认为,大规模的公司管理高层变更,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管理混乱、弄虚作假,内斗严重等等。这也给消费者、股民们带来巨大的风险。
据永安保险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其2018年一季度、二季度风险评级均为C级。
网友吐槽永安车险
有消费者称:“在4S店买车时,被强买了永安车险。出险后,定损员一开口就说只赔70%,并在和4S店交涉中嫌我告知4S店车的警示灯一直亮的事实。并让我承担了我不该承担的修车费用。在电话咨询永安公司后得知理应全赔。本人通过电话进行了投诉,但时至今日保险期限已过,也无任何人过问。”

类似地,还有理赔难、故意拖、售后服务态度差等问题。
据相关法律人士提醒,保险消费者在遇到车险索赔不顺利的情况,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是最便捷的维权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