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的纳税人之家
——解读青岛首家纳税人协会
中国税务报 2003年10月20日
——解读青岛首家纳税人协会
中国税务报 2003年10月20日
金秋时节,青岛市迎来了第一家纳税人协会——青岛市李沧区纳税人协会成立两周年的日子。自从有了这个纳税人之家,征纳之间的矛盾日趋缓和,呈现出和谐互动的可喜局面。日前,记者来到李沧区纳税人协会,了解到许多发生在这个“家”里的新鲜事。
由博弈转向和谐
在不少人眼里,征税与纳税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李沧区纳税人协会这个温馨的“家”,却让征纳之间由博弈转向和谐。
在这个“家”里,不仅没有单纯说教,而且让人大开眼界。协会摈弃了单纯学法规、读文件的做法,围绕税源经济发展这条主线,邀请专家、学者定期举办研讨会。2002年7月18日,在协会举办的李沧区税源经济建设研讨会上,青岛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典平向纳税人阐明了新时期税收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并针对李沧区经济发展特点和所拥有的钢铁、汽车、纺织、橡胶、化工等产业分布状况,分析了全区发展税源经济的优势,尤其指出了国家对上述产业发展在税收上的一些政策规定,并详细讲解了这些政策的实际操作技能。像这样的研讨会,李沧区纳税人协会每年至少举办两次,每次研讨会都是座无虚席,甚至连会场走道上都站满了人。
在这个“家”里,遇到困难有人帮。李沧区作为青岛市的重工业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难如人意。纳税人协会成立后,把这一问题视为第一要务加以解决。比如,针对青钢集团、青岛碱业等5家大中型国有企业的11个国产设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帮助企业协调办理了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1923万元。还有,在对青钢集团调研中,发现该集团以往年度亏损和财产损失达5000余万元,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发展包袱,协会通过调研及时形成专题报告呈报到税务机关,积极协调税务部门弥补亏损和处理财产损失5000万元,为青钢集团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目前,该集团生产经营高速增长,税收年均递增两位数。再比如,青岛一汽是该区税源大户,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其中轮胎用量不断增多,常年有外地厂家供应。协会得知这一信息后,通过调研认为,青岛的轮胎制造业较为发达,特别是青岛橡六集团,技术优势明显,产品质量较高,但是定单少,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能否由橡六集团与外地厂家共同注资,生产青岛一汽所需的轮胎?协会把这一想法与李沧区国税局沟通,结果不谋而合,经过共同协商,反复与汽车厂、橡六集团和外地轮胎供应商协调,终于成立了青岛玲珑轮胎有限公司,共同生产玲珑牌载重轮胎为汽车厂配套,收到了企业、政府、税收多赢的效果。此举受到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的高度称赞,他说:“纳税人协会和国税部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纳税人办好事、做实事的思路和做法很可贵,值得全市各经济管理部门认真学习、借鉴。”
纳税人的“娘家”
2003年4月30日,在李沧区诚信纳税人单位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的青岛一汽财务部经理王佳慧女士代表受表彰的35家诚信纳税企业发言,她激动地说:“纳税人协会创办以来,及维护了我们的权益,又积极为我们争取荣誉,我们都把纳税人协会当成自己的‘娘家’。”
据了解,李沧区纳税人协会是纳税人自发组织、在当地民政部门注册、由税务机关协助管理的一个民间组织。协会由该区纳税人代表和区政府、国税、地税、财政、工商和公、检、法等部门的代表联合组成,协会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场所。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总经理高巨谦当选为首任会长,青岛人民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义君当选为副会长。据王义君介绍,协会的主要使命包括,倡导纳税人依法纳税,守法经营;监督税务机关公平、公证、公开执法,维护纳税人合法权利;加强经济税收信息交流和协税护税网络建设,沟通发展经济和诚信纳税经验,推动对外开放和税源经济发展。
统计显示,纳税人协会成立以来,共为纳税人解决实际困难33件,举办法定代表人、财会人员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830余人,向税务部门提出改进工作质量等意见和建议13条,举报查实涉税案件10个,案值达660余万元。
紧绷诚信纳税这根弦
在这个大家庭中,会长高巨谦总是苦口婆心地让大家紧绷诚信纳税这根弦。
高巨谦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如果税收上出现问题,不仅要如数补缴,还要缴纳滞纳金,特别是数倍于税款的罚款,更严重的是,企业形象扫地,没人愿意与有偷税史的企业打交道;而如实纳税不仅可以免除税收处罚,更重要的是,可以赢得好的纳税信用等级,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这笔账,高巨谦给协会会员算了两年,协会中的每一名企业法定代表人早已牢记在心,并时常给企业财务人员算这笔账,要求他们把好诚信缴纳税关。去年在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该协会100家企业向全国纳税人发出了《诚信纳税、利国利民》的倡议,得到了不少地区纳税人的积极响应,许多省市税务部门还专程前来取经。
据了解,两年来李沧区国税局所管辖的纳税户实现税收翻了近一番,偷逃税户大幅下降。
【责任编辑:赵鹏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