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一向以高税收、高福利著称于世,高福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体现在公费医疗服务上。然而,这个制度在实行了几十年后逐渐显现出弊端,医疗服务的效率下降,庞大的医疗开支成为瑞典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
引进私立医院
1991年,温和联合党执政的瑞典政府历史性地改变了瑞典自二战以来完全由政府经营的医疗卫生体系,第一次在瑞典引进了私立医院和诊所。医疗企业和个人获准以股份制或集体所有制的形式承包医院和提供初级医疗服务的地方卫生诊所——采取企业化管理模式,有赢利目标,收入与接待病人的数量挂钩。
政府对公立医疗单位的拨款根据该医疗单位所在地区的人口数额而定,对私立医疗单位的拨款额占该医疗单位所需经营费用的一半,另一半要靠它自己挣。
私立医院每接待一个病人,就可以获得160瑞典克朗(1克朗约合0.13美元)的政府补贴。此外,私立医院还可以通过接纳国家福利制度之外的患者,从患者的保险公司得到补偿。私立医院为公民提供特殊疫苗服务时也可以获得一些收入。例如冬季到来之前的防感冒疫苗,夏季一种特殊的防飞虫叮咬的疫苗,以及去热带或落后的国家地区之前要注射的预防传染病疫苗,这些都要公民自费接种。
尽管自1994年大选后至今,温和联合党再也没有执政过,但是,取得执政权的社会民主党没有中止资产阶级温和党推出的医疗制度改革,而是继续推行和完善改革措施。
患者选择更多
医疗改革为患者增加了自由选择的机会。改革前,公民的保健医生都是由卫生当局指定的,改革后,公民可以自由选择家庭保健医生,如果在就诊中对医生不满意还可以更换。如果搬家到了一个新社区,很快就会收到当地卫生诊所的信,从中可以了解自己能享受什么医疗服务并选择家庭保健医生。
医生得到实惠
对于医生来说,改革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可以选择在私立医院工作。一般来说,私立医院的收入要比公立医院稍高一些,而且私立医院中少一些官僚气息,医生自由度大,容易谈工资谈条件。
实行医药分家
瑞典的医疗改革也触动了瑞典的公费药品制度。瑞典的社会福利制度保障国民一年中自己出的医药费不超过1800克朗,超过部分的药品可免费领取。
从前,医生总爱给病人开大厂生产的价格昂贵的药品。医疗制度改革后,政府卫生部门在公费医疗药典中不断增加替代药物的数量和品种,鼓励医生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给病人开价格低的药。
瑞典实行医药分家的制度。医院里不设药房,病人持医生处方到外面的药店购药。医生开什么药,用哪个药厂的药与医院的经营和医生的收入没有任何关系。
瑞典医生的高收入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医疗腐败的滋生。在瑞典,一个相当于中国医院副主任医师的医生的月工资可以达到六七万瑞典克朗,远高于瑞典人2.5万克朗的平均工资水平。当然与欧洲和美国的同行相比,瑞典医生的工资水平并不算高。
有着45万平方公里土地,900万人口的瑞典现有跨地区的大型医院9所、省级医院70所、近1000所提供初级医疗服务的地方卫生诊所。
医院和地方卫生诊所分工不同。医院为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提供专科领域的住院或门诊医疗服务。除一般的专科医疗服务项目,还提供包括精神病治疗,以及神经外科、胸外科、整形手术和专业实验室等专业领域的服务。
地方卫生诊所的目标则是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并向不需要住院的公民提供医疗服务。地方卫生诊所的另一项工作是向病人提供护理住房或在病人家中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方便了老年人和残疾人接受全天候的护理服务。
瑞典 鼓励赚钱保平等 服务效率大提高
根据2002年的统计,瑞典人花在医疗健康上的费用为1968亿瑞典克朗,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9.1%。医卫方面的花销约占瑞典家庭消费的15%。不过,这其中大部分用于健身和购买营养品等。改革后,瑞典人看病仍然花不了多少钱。瑞典人无论在公立医院或私立医院看病,每次的挂号费都是140克朗,急诊挂号费2 40克朗,专家门诊260克朗。另外,一年内累计挂号费达900克朗后,再就诊可免交挂号费;19岁以下青少年在瑞典可免费就医;老年患者和需经常就诊的慢性病患者不用交挂号费。病人的手术费、检查费、住院费一概不用交。
政府投入未减
总体而言,瑞典的医疗制度改革后,政府在医疗保健上的预算投入并没有减少。但与改革前相比,医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大大提高,可以说纳税人的钱越来越花在刀刃上了。
在私立医院中,医生必须以良好的态度对待病人,提高看病质量,才能吸引人到自己这里看病,从而挣到国家拨给的补贴。
瑞典议会每年的预算讨论中,医疗保健都是辩论最激烈的话题。社会民主党政府仍然把医疗保健看作一个代表理想和信念的问题,在谈到医疗制度改革时,卫生大臣于尔娃·约翰松说:“社会民主党欢迎以企业形式经营医疗保健系统,但是医疗企业的赢利不应该只是给大老板们年终发红包,而应该再投入到医疗系统的发展上。医疗保健不应该受钱包薄厚的影响,医疗保健应该是所有人的平等权利。”
每年9月瑞典将举行新的大选,社会民主党是否能继续赢得选民的拥戴,瑞典医疗制度的改革怎样走下去,还是要由瑞典人民说了算。
数字人民币“双中心”战略:构建全球数字贸易金融强国新征程的核心引擎
在“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蓝图正寻求突破性的战略支点。数字人民币作为金融科技革命的集大成者,其发展已超越支付工具升级的范畴,正通过一场深刻的体系化创新,构建起服务于国家战略的新质金融基础设施。以“双中心”架构为引擎,以“货币桥”为枢纽,数字人民币正在实践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创新发展模式与价值体系。2025年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
2025年11月14日
104308 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