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晋城市城乡居民收入及就业情况,国家统计局晋城调查队对全市城镇点和农村点的记账户开展了一次网上调查,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02份。调查结果显示:晋城市城乡居民收入和就业情况总体平稳,但经营户受挫较重,务工人员重视疫情防控和防疫用品供给情况,希望政府在严格防控疫情的情况下,能够对经营户给予优惠政策,加强就业指导及培训。
一、调查样本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共选取晋城市城乡居民收支调查点202人,其中,城镇调查点128人,农村调查点74人,分别隶属晋城城区、泽州县以及沁水县。其中男性118人,占比58.4%,女性84人,占比41.6%;18-39岁的36人,占比17.8%,40-59岁的129人,占比63.9%,60岁以上的37人,占比18.3%。拥有稳定收入的有132人,收入来源涵盖一二三产业,涉及农业生产经营、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业以及企事业单位等多个行业。
二、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受到影响
(一)工资性收入影响面较广
工资性收入受影响人数较多。在受访的128位城镇调查点人员中,有68位收入来源为工资性收入,32人收入水平出现下降,占务工者比例为47.1%,其中下降2000元以内的、下降2000-5000元的和下降5000元以上的分别占比23.53%、16.18%和7.35%。在受访的74位农村点人员中,有18人主要收入靠务工所得,9人选择收入出现下降,占比50%。
(二)非农自营受疫情影响最深,农业自营受影响不大
非农经营性收入减少幅度最大。受访的128位城镇调查点中,有4位主要收入来源为非农自营收入,4个人全部选择受疫情影响,经营净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0%以上。受访的74位农村调查点中,有15位受访者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自营收入,由于疫情发生在冬春交替季,对于“对您家农产品销售的影响是?”这个题,选择农产品销量不变和不是销售季节的占比为73.33%。“能否顺利购买到化肥、农膜、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等农牧物资”这个题对于正处于春耕时节的农业自营者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有26.67%的农业自营者选择非常顺利可以购买的,66.67%的农业自营者选择“不是太顺利,但是也可以买到”,从而可以看出,由于当下未到农忙时,农业自营者未受到太大影响。
(三)退休人员和公职及事业单位人员受影响小
在受调查的202人中,退休职工共有24人,其中只有3人养老金略迟发放,占比为12.5%,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从问卷中也可以看出,未受疫情影响人群主要集中在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任村社干部和公益性岗位人员。
三、疫情导致劳动者就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一)复工时间延迟
对于要外出打工的劳动者来说,复工时间影响着全年的收入。从问卷中可以看出,今年的复工时间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迟,选择2月10日之前(正月十七之前)复工和春节至今未停工停产,城镇点比例为29.43%,农村点比例为55.56%,主要集中在社区工作者,城镇点和农村点选择至今尚未复工的比例为27.94%和11.11%,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由此可以看出,建筑制造和服务行业受挫严重。


(二)部分打工者因疫情影响失业
在调查的202人中,城镇点有33人未工作,农村点有37人未工作。具体来看,城镇点的33人中因疫情失业的有8人,占比24.24%;农村点的37人中因疫情失业的有7人占比18.92%。从比例上看,因疫情失业的人数占比均没超过失业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但影响还是不容忽视的。
(三)疫情下,想要工作困难重重
从问卷中可以看出,调查户受到疫情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工作顾虑多,困难重重。其中“疫情不除无法复工”、“防护用品缺乏”、“交通不便影响”等成为受访者能否复工的重点考虑因素,而加强口罩等防护用品的供给,保障后期就业防护安全成为受访者复工的重要条件。
四、相关建议及对策
(一)多方位保障工资性收入水平
一是保证机关事业单位基础性工资应发尽发;二是通过对企业的有效监控,减少拖欠工资现象发生,保证劳动者收入应收尽收;三是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并通过降费减税等政策,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四是指导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为企业和各类求职者提供线上招聘服务,让就业人员有岗可寻,有班可上;五是加强符合当下形势的就业指导培训,通过线上授课,让就业人员能够在找工作时依然具备竞争力;六是鼓励复工复产企业和项目积极吸纳本地农民务工就业,“点对点”保障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复工。
(二)严格登记,逐步恢复三产经营
一是有步骤、分批次的逐步开放餐饮、美容、洗浴、交通,娱乐等行业,企业和个体要向行业主管部门申报复工,经现场核查后才可复工,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承诺书;二是要求经营场所环境卫生整洁,实行每日早、中、晚3次清洁消毒并做好记录,加强经营场所通风换气,每日至少开窗自然通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要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并处理好一次性用品用具废弃物;三是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必须按防疫有关规定严格操作,将健康码作为重要电子凭证,顾客需“凭码+测体温”有序出入。
(三)多举措保证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
一是春耕、备耕生产已经陆续展开,要加快推进农资企业的复工复产,保障化肥、种子、农药等春耕物资的正常供应,帮助群众解决春耕春种难题;二是开展良种良法结合、农机农艺配套、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做好小麦条锈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及防治,对春播春灌用水减免水费,提升粮食产能,保障粮食丰收;三是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支持力度,紧贴龙头企业融资需求,降低门槛、简化程序,带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升值;四是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带动农民融入产业链、价值链,同步增加农民收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企业开工复工推迟,农民外出务工受阻、时间减少,家庭经营困难、经营时间缩短,但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争,确保决胜小康之年城乡居民增收目标不减。(供稿:国家统计局晋城调查队 郑颖 王强 侯海霞)
山西投促动态:
【最新信息】
晋中市市长常书铭在伊甸创新创业基地调研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工作
【特别专题】
【往期回顾】
不负春光与时行!山西省投促局举行“线上银企对接会”支持企业复产复工
山西省投资促进局线上走访山西异地商协会近距离聆听复工复产需求
投资山西 服务全程——山西省投资促进局与省科协对接双招双引工作
【@按下招商引资“快进键”】山西省投促局组织召开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
“春潮澎湃再扬帆”——晋中市开展工业项目百日会战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综述
右玉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打出“组合拳” 念好“招商经”勇当招商引资“急先锋”
共促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长治市市长杨勤荣与海门慧聚药业董事长杨登贵一行座谈
“共办一桌席”——离石区和中阳县“飞地经济”合作模式点燃县域发展新引擎
朔州市副市长刘亮与新大洲控股总裁许树茂座谈:全力助推项目落地见效
总投资513.7亿元!长治市65个招商项目云端签约,1400多人跨区域、跨城市隔空“相聚”
晋城市市长刘锋深入城建重点工程现场调研:上下同心通力协作 确保项目如期完成
太原市市长李晓波: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坚决打好经济发展主动仗 奋力夺取“双胜利”
阳泉市委书记关建勋: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奋力走出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子
长治市市长杨勤荣深入潞安集团现场办公:面对面了解复工复产和项目建设情况
吕梁市市长王立伟深入经开区调研:规划引领 产城融合 打造高品位的现代化园区
以结果论英雄 以签约验招商——忻州市网上集中签约项目56个总投资471亿元
长治市:加快推进服务业企业全面复工营业 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右玉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积极创新六大“旅游+”模式 努力探索践行“两山”理论新路径
阳泉市:争取到省首批专项债资金 9.95亿元支持十二个项目建设
视频专访-朔州市促进外来投资局:共抗疫情,招商引资不按“暂停键”!
山西大同:围绕“城、人、治、转、融”高点谋划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
长治市:沁州黄小米、上党党参上榜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 品牌价值双双超14亿元
忻州市:坚持两统筹 决战三月份 部署“六以六保”重点目标任务
右玉县委书记吴秀玲: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青少年足球夏季训练基地项目建设
山西综改示范区:举行项目集中投产、开工、签约“三个一批”活动
大同市:招商引资跑出“加速度” 网上集中签约5个项目 总投资 35.62亿元
右玉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发挥“区政合一”体制优势 实现两合一、两融合、两互补
长治市:转型项目建设年第一批项目集中开工 69个项目 228亿元
晋中市:“工业项目百日会战”硕果累累,65个项目总投资超300亿
阳泉市开发区:采取“不见面”模式推动招商引资,已签约7个项目
忻州经济开发区:积极推行线上招商 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发展不断链
山西右玉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城市会客厅建设项目入列2020年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名单
(欢迎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