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今日财经TOP10|美国拟定新制裁20家中企 涉中国航天科工等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6月29日北京电(记者朱砂砂)今日财经TOP10|美国拟定新制裁20家中企 涉中国航天科工等

【宏观要闻】

NO.1  美国防部拟定新制裁20家中企名单 外交部:坚决反对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9日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在答复卫星通讯社关于美国防部拟定可施加制裁中企名单的问题时表示,美方一再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打压特定中国企业违背了美方一贯标榜的市场经济原则,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记者提问称,据报道,美国国防部已拟定可以施加新制裁的中国大公司名单。这份名单包含20家中国公司,指认其“属于或处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控制之下”。

此前,《环球时报》援引美国媒体报道说,五角大楼24日在一封写给国会议员的信中提交了上述“在美国开展业务的中国军事公司”清单,其中包括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南方工业集团、中船重工、中船工业、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华为、海康威视、浪潮集团、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铁建、中国中车、熊猫电子、曙光信息产业公司、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广核和中国核工业集团。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回应称,关于美方无端打压中国企业的问题,中方已多次表明立场。愿再次强调,美方一再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打压特定中国企业违背了美方一贯标榜的市场经济原则,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NO.2  财政部:国有企业主要指标降幅收窄 经济运行显著回升

中国财政部29日公布,5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环比增长,已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1-5月,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同比降幅收窄,经济运行显著回升。

不含国有一级金融企业在内,5月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环比增长4%,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98.6%。1-5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218388.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7.7%;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216126.2亿元,同比下降4.9%。

5月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环比增长251.1%,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94.5%。1-5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6630.9亿元,同比下降52.7%。

NO.3  吴尊友:估计北京在一周左右就可能看到报告病例会清零

5.jpg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从北京最近一段时间报告的病例来源来看,多数是在集中隔离观察的人群当中,只有少数是在筛查当中发现的,乐观地估计,在一周左右就可能看到报告病例会清零。

NO.4  中消协点名罗永浩:带货商品称全网最低价涉虚假宣传

中消协发布报告称,来自天猫和京东各自发布的销售数据显示,大促期间两家电商平台累计下单金额分别达到6982亿元和2692亿元,双双创下新纪录。

然而,在这场承载了更多期望,也展现出更多希望的的18天“年中大促”活动中,也不乏消费者的“吐槽”。

典型案例1:直播翻车双倍赔偿,“低过老罗”成热词。6月14日,网友@心赠于你丶Albee发布微博称:最近罗永浩的直播又一次翻车了。有客户反馈,他带货的鲜花收到之后并不新鲜,花瓣都枯萎了。对此罗永浩给出补偿措施:所有单子统统免单,并且还双倍赔偿!

此前,多位网友称,罗永浩直播间相同产品价格比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贵出不少,不符合直播间宣传的“全网最低价”。经过比价发现,罗永浩团队在直播中售价2448元的录音笔,其他电商平台只要2398元。一款台灯,罗永浩直播间售价279元,而其他平台上售价为269元。在直播中,老罗刚喊完“上链接”,多个平台立刻给出了“低过老罗”的价格。“低过老罗”一时成为网络热词。

NO.5  黄奇帆详解“为什么20多年来房价大涨”?

6.jpg

只要房子供不应求,货币又在超发,房价的确会涨。

本文为6月24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先生受中宏国研研究院的邀请,进行的疫情下国际经济走势专题报告。

黄奇帆的专场报告共分五个部分来展开,本文仅选取关于地产的部分,来自问答环节。

问:城市大开发这20多年来,现在来讲大家都在讲价格是价值的一种表现,那么10年、20年前的房子价格到现在为止是涨了好几倍,但是建筑材料实际上没涨,除了土地涨了,人工稍微涨了,其余都没有涨,房价大涨是什么原因?

黄奇帆:你这个是带有一个哲学的问题,简单的问题被你弄复杂了。

其实有这么几段,1990年的时候中国还没有房地产,都是单位造点房子分配,机关事业单位造房子分配,当时整个中国城市居民的人均住房,是八个平方米,包括上海在内都是人均八平方,三口之家能够住3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使用面积20来平方,也算是蛮好的一个像样的家庭,但实际上这20几平方就是一大一小的两个居室,实际上也是很困难的,这是当时。

一个人到了50平方米,三口之家150,讲全国平均,这就过剩了。当然还有住的很困难,没有房子住。但是从人均角度讲,这个到了50平方米,是平衡了达到峰值了。

到了人均50平方米,年建设量17亿平方米,实际上是中国的天花板,哪怕我们中央政府不说,房子是用来住的,禁止房地产再用他来炒作,我跟你说识时务的房产商市场规则也会推动房产的产量从高一年生产17亿,过个3、5年降到15亿、14亿,而不是每年总是35%、50%往上增长。

NO.6  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遭遇恐怖袭击,至少11人死亡!

当地时间6月29日,在卡拉奇市的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遭遇武装分子使用手榴弹袭击。

据最新消息,本次袭击中共有11人丧生,其中包括2名平民、4名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保安人员和1名警察死亡,而4名恐怖分子也在开火和手榴弹袭击中丧生。

据《黎明报》援引初步报告称,4名武装袭击者上午9点后进入证券交易所并开火,在入口处进行了手榴弹袭击。警察和安全部队抵达袭击现场并封锁了该地区。

7.jpg

△图为安全部队

在此事件发生之后,巴基斯坦股市并未发生太大波动。截至发稿时间,巴基斯坦卡拉奇100指数小幅上涨0.06%。

【公司要闻】

NO.7  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劲的哈药 因为一家美国公司费了劲

8.jpg

1993年,哈药集团在上交所上市,是全国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曾被誉为时代的骄子。旗下产品“新盖中盖”、“蓝瓶盖”等电视广告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也是一年超过30亿元广告费的“哈药模式”的代表。

新盖中盖牌乳酸钙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图片来源:哈药集团官网

大手笔的广告投入让哈药集团一时间风光无两,净利润从2005年的4.56亿元开始增长,2010年达到了11.3亿元的巅峰,而这一年哈药的营收高达125.35亿元。

但用烧钱营销的“哈药模式”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忽视研发和产品差异化的隐雷,且面临着一旦降低营销费用,公司业绩就会立刻下降的窘境。

近年来,随着广告营销模式效果越来越差,哈药集团开始尝到苦果。自2015年6月底年旗下的哈药股份(3.070, -0.26, -7.81%)股价到达17.2元/股的高位后,整体上已经连续下跌了近5年。

对GNC的收购,无疑体现了想要重整雄风的哈药集团对扩充大健康产品线的野心,但此举在当时就并未被看好。收购之初,上交所就向哈药集团发出过问询函,要求其说明花费巨资收购一家亏损海外企业的原因。

NO.8  恺英网络40多名股东及员工举报董事长吃人不吐骨头 回应:无端指控

曾因《贪玩蓝月》而名噪一时的恺英网络(维权)近年来麻烦缠身。多位高管涉嫌犯罪被调查,公司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叠加业绩爆雷,内忧外患之下,公司控制权也可能生变。原实控人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罪”身陷囹圄。

6月28日,有自媒体发爆出《恺英网络40多名股东及员工实名举报》一文。

2019年5月恺英前董事长王悦(现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罪被刑事拘留)被刑拘后公司失控,几名高管接连涉嫌刑事犯罪,恺英股价暴跌。

根据《举报》一文中表述,王悦作为圣杯、骐飞的实际控制人,签署不对等协议为他人输送利益,并私自将两家平台的股票质押,导致圣杯和骐飞欠下巨额债务且无法清偿,被质押的股票已经或正在被海通证券拍卖,其中圣杯的股票几乎已经被私下处置完毕。

目前,恺英网络(3.500, -0.39, -10.03%)(维权)股价已从高点近40元/股跌至不足4元/股。

9.jpg

举报信中指出,恺英现任董事长金锋(涉嫌内幕交易罪,目前取保候审)不断动用不明来源资金,使用非法手段背后推动恺英网络对外质押的股票,不断以低价接票。据知情人士透露,现董事长金锋通过各种手段积极推动圣杯和骐飞股票的拍卖,不断从二级市场、大宗交易接票。金锋的目的是成为恺英网络的第一大股东、实控人,取代前任董事长王悦。在此过程中,圣杯和骐飞的所有股东都成了牺牲品。此次集团内部推动拍票,董事长金峰积极接票以获得股权的操作可谓是吃人不吐骨头。

恺英网络火速回应:这是无端指控!

NO.9  传前淘宝直播运营负责人赵圆圆因贪污被阿里通报

网传原淘宝直播UGC&频道资深运营专家赵圆圆因贪污被阿里巴巴通报,新浪科技就此向阿里巴巴方面求证,后者未予回应。赵圆圆团队相关人员向新浪科技表示,暂不回应。

赵圆圆本名赵阳,公开资料显示,赵圆圆于2017年8月加入阿里巴巴,此前已从事市场营销相关工作15年。当年年底赵圆圆开始负责淘宝直播相关业务。作为淘宝直播加速发展的关键人物,赵圆圆也是李佳琦等头部主播的幕后推手。2018年,淘宝直播首破千亿交易额。赵圆圆于今年离职,有消息称其下一步是创业做一家MCN机构,阿里巴巴为投资方之一。

NO.10  奔驰中国、北京奔驰等召回C级E级等多款车型 共计668954辆

日前,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将自2020年12月18日起召回以下车辆,共计668954辆,具体如下:

1.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共计35900辆):

2014年11月5日至2017年5月31日生产的进口C级汽车,共9606辆;

2015年3月4日至2017年5月30日生产的进口SLC级汽车,共577辆;

2014年5月23日至2017年5月31日生产的进口CLS级汽车,共4717辆;

2013年2月7日至2017年5月31日生产的进口E级汽车,共14257辆;

2016年4月14日至2017年5月31日生产的进口GLC SUV汽车,共6743辆。

2.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共计620369辆):

2014年4月22日至2017年5月31日生产的C级汽车,共236518辆;

2014年2月24日至2017年5月31日生产的E级汽车,共173818辆;

2013年6月21日至2015年12月13日生产的GLK级汽车,共70979辆;

2015年6月15日至2017年5月31日生产的GLC SUV汽车,共139054辆。

3.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共计12685辆):

2016年3月5日至2017年6月5日生产的国产V级车辆,共9032辆;

2016年8月18日至2017年4月28日生产的国产VS20 VITO车辆,共3653辆;


【责任编辑:李文文】

数字人民币“双中心”战略:构建全球数字贸易金融强国新征程的核心引擎

在“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蓝图正寻求突破性的战略支点。数字人民币作为金融科技革命的集大成者,其发展已超越支付工具升级的范畴,正通过一场深刻的体系化创新,构建起服务于国家战略的新质金融基础设施。以“双中心”架构为引擎,以“货币桥”为枢纽,数字人民币正在实践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创新发展模式与价值体系。2025年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

场景革命与金融突围:构建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新范式的战略价值

基于国务院场景战略与宁波保税区创新模式的融合价值分析。在国务院“场景战略”的宏大叙事下,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已超越支付工具本身,正演变为重构全球贸易结算体系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本文以宁波保税区跨境供应链管理与结算科技有限公司的创新实践为蓝本,剖析其如何通过“港口场景+数字人民币+新型易货”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一个规避美元依赖、提升供应链效率的“数字银联”式结算新范式,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数

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加速,外资增配A股趋势明朗

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数量增至913家、外资持仓市值超1500亿元、跨境ETF规模达9160亿元……一系列数据背后,是全球资本对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成效的认可。从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到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中国资本市场正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吸引更多长期资本来华展

央行三季度绿色信贷增速17.5% 金融活水精准浇灌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绿色贷款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截至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43.5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5%,前三季度新增6.47万亿元,成为支撑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金融引擎”。数据跃升:绿色信贷投向精准覆盖关键领域报告显示,绿色贷款增量主要聚焦三大方向: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余额19.29万亿元,前三季度新

迈向“货币星系时代”:地缘变局、数字人民币与制度创新的历史性汇合

我们正站在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的一个历史性拐点。旧秩序的单极格局正在松动,新秩序的多极轮廓尚未完全定型。在这一宏大叙事中,地缘经济风险的激增是催化剂,数字金融技术的突破是赋能器,而像中国宁波保税区+宁波舟山港口所探索的微观制度创新,则是通往未来的实践先声。这三者的深度交织,共同将人民币国际化推向一个以“多元共存、生态构建与底层革命”为特征的新征程,其价值与意义远超简单的货币份额之争,

资本市场开放再提速!证监会副主席李明:深化制度型开放 筑牢安全发展双防线

将锚定深化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目标,系统推出三大维度开放举措,构建“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的协同新格局。此次峰会以“驾驭变局 砥砺前行”为主题,吸引全球顶级金融机构共议开放合作新路径。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再突破李明强调,证监会已正式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从准入管理、投

中国宣布调整对美关税:暂停24%加征,保留10%!

今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正式发布公告,宣布自2025年11月10日13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作出重大调整,标志着中美经贸磋商取得突破性进展。此次调整既体现了中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决心,也为全球产业链稳定注入关键动能。核心调整内容直击根据财政部官网发布的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10号,此次调整聚焦两大核心举措:暂停24%加征关税:在原税委会公告2

中美吉隆坡磋商达成三重突破:关税与出口管制双松绑 商务部详解五大共识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30日就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联合安排答记者问时披露,中美两国元首近期在韩国釜山会晤后,经贸团队于10月25-26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展开第五轮磋商,就海事物流、造船业301措施、关税暂停期等核心议题达成突破性共识。核心成果三大突破美方承诺取消对中国商品(含港澳)加征的10%"芬太尼关税",并将原定11月1日加征的100%关税计划无限期搁置。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

科创成长层首航!三家硬科技新锐今日登陆科创板,未盈利企业融资通道再拓宽

10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迎来历史性时刻——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三家未盈利科技企业正式挂牌科创板,成为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上市公司。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科创板“1+6”改革成果正式落地,资本市场支持硬科技创新的制度包容性实现重大突破。制度革新破冰,未盈利企业上市路径畅通此次上市是今年6月证监会发布“科创板1+6”政策后,科创成长层迎来的首批新注册企业。根据《

4.36万亿增量“输血”基建!前9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创历史新高,专项债占比超8成

财政部24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3615亿元,同比激增35%,创同期历史新高。其中,专项债券占比达84.5%,达36857亿元,成为稳投资、扩内需的核心引擎。这一规模相当于2024年全年GDP的3.5%,凸显财政政策“前置发力”的决心。专项债扛鼎,期限利率双优化从结构看,一般债券6758亿元(占15.5%),专项债券36857亿元

9000亿MLF“巨量补水”!央行创新操作模式释放三大信号,市场直呼“超预期”

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于10月27日开展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新机制。此次操作规模创年内新高,较本月到期7000亿元MLF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叠加10月已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投放的1.7万亿元中长期资金,央行本月已向市场注入超2.6万亿元流动性,稳增长政策力度显著加码。从“政策利率工具

人民币国际化再突破!全球交易量飙升至每日8170亿美元,占比达8.5%

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发布的三年一度调查报告显示,人民币全球交易量已飙升至每日8170亿美元,在全球外汇市场交易中占比升至8.5%,较2022年7%的占比大幅提升1.5个百分点,成为全球增幅最大的货币。这一数据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再迈关键一步,其作为全球第五大交易货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与第四位英镑(占比10.2%)的差距正快速缩小。交易量跃升背后的驱动力本次

数字货币桥:构建跨境支付新纪元的技术架构与标准化创新

分布式账本技术正重塑跨境支付生态,一场从架构到制度的深层变革悄然开启。通过区块链与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项目实现了央行数字货币间的直接交互,将传统跨境支付从数天压缩至秒级,成本降低超50%。

北交所首单中长期科创债落地!5亿资金助力硬科技,利率创年内新低

标志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迈入新阶段。本期债券由银河证券牵头主承销,国泰海通联席承销,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5年,发行利率仅2.29%,创下今年9月以来全国同期限、同评级债券利率最低纪录。利率创新低:市场资金踊跃认购据北交所披露,本期债券吸引浦发银行、华

货币体系的十字路口:中国路径与数字金融新范式

变革时代的双重可能性当前全球货币体系正面临代币化技术与稳定币浪潮的冲击,这一变革既可能巩固现有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也可能催生全新的金融范式。中国的实践表明,技术本身并非决定性力量,制度设计与国家战略才是塑造未来格局的关键。在两级货币体系与代币化的碰撞中,中国正通过数字人民币与自主金融基础设施的构建,探索一条平衡创新与稳定的独特路径。全球数字金融竞争格局正在重塑,中国选

国开行19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撬动2.8万亿元总投资

一项旨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的金融举措正在迅速落地,国家开发银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在不到20天时间里已投放近1900亿元。国开行9月29日全额出资成立国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并实现首批投放271.1亿元。截至10月17日,国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1893.5亿元,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2.8万亿元。这一工具的设立源于2025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

上市公司治理新规落地,紧盯“关键少数”明年初实施

上市公司治理制度迎来重要升级,新规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旨在通过对董事、高管和控股股东的全链条监管,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中国证监会于10月17日修订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针对上市公司“关键少数”——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实施全链条监管,致力于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这是证监会贯彻落实《国务

财政部再出重磅!2026年新增地方债限额提前下达,万亿化债新政加速落地

财政部10月17日最新宣布,将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释放万亿级化债资源精准支持重大项目与隐性债务化解,此举被视为“在发展中化债”的里程碑动作。据财政部新闻发布会披露,此轮提前下达的债务限额将重点投向三大领域:重大战略项目:优先保障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保2026年一季度开工资金需求;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延续“

政策协同发力,四季度经济冲刺收官

经济收官之战全面打响,宏观政策多箭齐发,旨在拉动有效投资、激活大宗消费、推进高水平开放。四季度是全年经济收官的冲刺阶段,更是政策发力的重要窗口期。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宏观政策持续落地,效能不断显现。受访专家认为,全年经济实现平稳运行,预计四季度需要15万亿元左右的投资总量和13万亿元至14万亿元的消费总量。在稳投资、稳消费、稳外贸等领域,增量政策有望密集推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