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国际金价现“过山车”行情 业内提醒入市需谨慎

线下黄金市场交投活跃。

日前,国际金价创下历史新高,让当年抄底被套的大妈们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大妈买黄金,是在2013年4月下跌刚开始,大概价位在1321美元~1450美元/盎司区间,从价位上看肯定是解套了,如果一直持有到现在,投资收益还是不错的。”业内人士表示。

不过,如今的现货黄金振幅剧烈。7月28日,国际金价在触及2000美元这一历史重要关口后,盘中现货黄金快速跳水,自最高点一度暴跌70美元,全天走出了“上蹿下跳”的行情,引得一众黄金投资者心跳加速,也让上海黄金交易所(简称“上金所”)发布风险防控通知。

此外,记者了解到,国内黄金市场有一些正规的投资品种自身带杠杆。“例如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T+D(现货延期交收产品)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期货,两者的杠杆在十倍左右。”业内人士透露,并提醒投资者市场的风险与收益成正比,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露

市场:黄金白银波动显著加大

“有位客人原计划上午来卖金,由于有急事只好下午过来,没想到,他卖出的500克金条就少赚了5000元。”一黄金门店的工作人员介绍,不过这位客人还是非常开心,“他买入价仅280元/克,就算赚少了几千元,总体仍获利六、七万。”

7月28日,国际金价在触及2000美元这一历史重要关口后,盘中现货黄金快速跳水,自最高点一度跌70美元,全天走出了“上蹿下跳”的行情。

“现在黄金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可以理解为高位震荡整理。”乾坤黄金的陈志豪表示,市场价格在重新选择方向,有转势的可能。7月29日晚美联储货币会议公布利率决议声明,这或许将是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市场预期仍将维持利率水平不变,但宽松刺激方案或将陆续出台,打压美元指数推升金价。不过市场短线买盘获利的回吐,确实让金价短线大幅承压。因此,需警惕金价短线冲高后大幅回落的行情。

金雅福集团黄金研究院高级黄金投资分析师张晓分析称,黄金自从2019年6月上涨行情启动以来,资金的持续净流入,市场多空拉锯力度一直在加大。例如,今年3月初金价触及1700美元/盎司后,6个交易日内跌了250美元/盎司。随后两个交易日反弹了180美元/盎司;而7月28日的振幅只有70多美元/盎司,在黄金创下历史新高的背景下,这样的调整是很正常的。按黄金市场过去的规律,即使是最强的单边市,也会有回调,而且这种回调往往迅速而剧烈,随后又是稳步上涨,甚至创新高。

天风期货研究所所长贾瑞斌告诉记者,对于当前市场,能够炒作的点多数已经在价格上体现了,后续虽有冲高的可能,但也不宜有过高的期望。

展望后市,张晓预测,黄金这轮上涨很大概率还没有结束,2000美元整数关口是多空短期焦点,后市的震荡也将进一步加大,随着点位的增高,同比例的振荡,振幅也会更大,投资者要有心理预期,控制好仓位。

上金所: 调整交易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

记者注意到,在贵金属市场炙手可热之际,近日上金所连续发文警示风险,并提高白银和各黄金延期合约涨跌停板和保证金比例。

7月22日,上金所发布公告称,根据《上海黄金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拟对白银延期合约以及各黄金延期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进行调整。

白银延期合约方面,据公告内容,若当日出现单边市,则自2020年7月22日(星期三)收盘清算时起,白银延期合约的保证金比例将从10%调整为13%,下一交易日起涨跌幅度限制从9%调整为12%。

各黄金延期合约方面,公告信息显示,自2020年7月23日(星期四)收盘清算时起,Au(T+D)、mAu(T+D)、Au(T+N1)、Au(T+N2)、NYAuTN06、NYAuTN12合约的保证金比例将从8%调整为9%,下一交易日起涨跌幅度限制从7%调整为8%。公告表示,若7月23日(星期四)出现单边市,按照《上海黄金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调整的保证金和涨跌停板的水平高于上述标准时,则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业内人士表示,上调涨跌幅就是可以更大幅的进行交易。增加保证金,可以让客户适当地减少参与的仓位量。

“这主要是为了抑制投机。”一名贵金属期货交易员称,在新的规则下,同样的交易操作将会需要更多保证金,同时投机的杠杆比例也会受到限制。

国内黄金市场有一些正规的投资品种自身带杠杆,那到底它们的杠杆有多高?“国内投资者参与的黄金交易,在投资市场的上海黄金交易所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交易机制上都是自带杠杆,这可以理解为免费的配资,也就是放大资金的使用率,它正常大概是10倍左右,期货市场的产品会更高一些。”陈志豪告诉记者。

张晓同样表示,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T+D(现货延期交收产品)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期货,这两者的杠杆在十倍左右。如果投资者交易此类黄金品种,近段时间的收益相当可观。

市民: 购买黄金或作为一种财富收藏

黄金市场从2013年4月破位下跌以来,2015年12月达到最低点,随后在1100美元~1350美元/盎司区间内震荡了三年多。

“大妈买黄金,是在2013年4月下跌刚开始,大概价位在1321美元/盎司~1450美元/盎司区间,从价位上看肯定是解套了,如果持有到现在,投资收益还是不错的。”张晓分析称。

业内人士表示, 即使是2013年那些被套的大妈,现在不仅解套了,每克还能有30元至50元的收益。这轮金价持续走高主要受疫情加剧、地缘政治紧张以及全球货币政策的量化宽松等因素影响。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有些购买实物金的市民并不会现在选择出售。“当年购买黄金的市民不一定就是冲着投资去的,所以解套也不一定会卖出。”贾瑞斌告诉记者。

陈志豪透露,对于更多的购买实物金的人来说,其购买理念不是为了投资,而是作为一种财富收藏,留存后代。因此,不会因为金价上涨或下跌就卖出。或许,未来在藏金于民的趋势下,可以提供考虑更多的藏金用于其他金融措施(如抵押、贷款等),从而激活这些不动产。

多家银行紧急暂停账户贵金属开仓交易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林晓丽)近期,国际黄金、白银、钯金、铂金价格纷纷创下新高,带动相关资产价格大涨。但是,国内多家银行却紧急按下账户贵金属开仓交易的“暂停键”。

7月28日,有农业银行的客户收到短信称,将于北京时间2020年8月10日上午8点起停止账户铂金、钯金品种的开仓交易服务,持仓客户的平仓交易不受影响。无独有偶,工商银行的客户近日收到短信称,自北京时间2020年7月31日0:00起,该行将暂停账户铂金、账户钯金、账户贵金属指数全部产品的开仓交易。此外,记者了解到,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都有类似公告。

多家银行发布风险警示

银行为何此时暂停账户铂金、账户钯金以及账户贵金属开仓产品交易?

从各家银行的相关公告来看,主要是为了规避贵金属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如工行称,国际铂金、钯金价格波动频繁剧烈,为保护客户权益,该行暂停账户铂金、账户钯金、账户贵金属指数的开仓交易。请客户根据持仓情况做好交易安排和风险控制。

交通银行称,鉴于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铂金和钯金属于流动性较低、波动性较高的品种,从防范风险、保护投资者权益角度出发。民生银行称,鉴于近期国际大宗商品及贵金属市场整体波动较大,考虑到价格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暂停开仓交易。

农业银行在7月22日发布的账户贵金属交易业务的市场风险提示称,请客户知悉并密切关注市场风险,谨慎开展交易,合理控制仓位,及时关注持仓资金充足率变化。

暂停开仓只针对新客户

天风期货研究所所长贾瑞斌指出,近期黄金、白银价格大幅飙涨,市场波动性大幅提高,虽然不会出现类似负油价的情况,但是可能也会出现个别银行的外盘交易保证金撑不住的情况,而且保证金一旦受损被迫平仓,也可能会引起投资者不满。

银行通过暂停开仓来控制潜在风险,类似于期货公司不再允许客户开新仓,从而保证不发生穿仓事件。

“对于投资者来说,由于暂停开仓交易只是针对新开仓客户,原有客户平仓不受影响,因此,对于想投资贵金属的投资者来说,只是少了一条投资渠道而已,这种事情虽对投资者有一定影响,但他们也可以选择转战国内的其他合法交易所。”同时,贾瑞斌强调道,目前价格波动剧烈,投资者一定要控制风险。

【责任编辑:欧阳雪】

数字人民币“双中心”战略:构建全球数字贸易金融强国新征程的核心引擎

在“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蓝图正寻求突破性的战略支点。数字人民币作为金融科技革命的集大成者,其发展已超越支付工具升级的范畴,正通过一场深刻的体系化创新,构建起服务于国家战略的新质金融基础设施。以“双中心”架构为引擎,以“货币桥”为枢纽,数字人民币正在实践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创新发展模式与价值体系。2025年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

场景革命与金融突围:构建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新范式的战略价值

基于国务院场景战略与宁波保税区创新模式的融合价值分析。在国务院“场景战略”的宏大叙事下,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已超越支付工具本身,正演变为重构全球贸易结算体系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本文以宁波保税区跨境供应链管理与结算科技有限公司的创新实践为蓝本,剖析其如何通过“港口场景+数字人民币+新型易货”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一个规避美元依赖、提升供应链效率的“数字银联”式结算新范式,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数

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加速,外资增配A股趋势明朗

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数量增至913家、外资持仓市值超1500亿元、跨境ETF规模达9160亿元……一系列数据背后,是全球资本对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成效的认可。从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到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中国资本市场正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吸引更多长期资本来华展

央行三季度绿色信贷增速17.5% 金融活水精准浇灌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绿色贷款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截至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43.5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5%,前三季度新增6.47万亿元,成为支撑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金融引擎”。数据跃升:绿色信贷投向精准覆盖关键领域报告显示,绿色贷款增量主要聚焦三大方向: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余额19.29万亿元,前三季度新

迈向“货币星系时代”:地缘变局、数字人民币与制度创新的历史性汇合

我们正站在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的一个历史性拐点。旧秩序的单极格局正在松动,新秩序的多极轮廓尚未完全定型。在这一宏大叙事中,地缘经济风险的激增是催化剂,数字金融技术的突破是赋能器,而像中国宁波保税区+宁波舟山港口所探索的微观制度创新,则是通往未来的实践先声。这三者的深度交织,共同将人民币国际化推向一个以“多元共存、生态构建与底层革命”为特征的新征程,其价值与意义远超简单的货币份额之争,

资本市场开放再提速!证监会副主席李明:深化制度型开放 筑牢安全发展双防线

将锚定深化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目标,系统推出三大维度开放举措,构建“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的协同新格局。此次峰会以“驾驭变局 砥砺前行”为主题,吸引全球顶级金融机构共议开放合作新路径。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再突破李明强调,证监会已正式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从准入管理、投

中国宣布调整对美关税:暂停24%加征,保留10%!

今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正式发布公告,宣布自2025年11月10日13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作出重大调整,标志着中美经贸磋商取得突破性进展。此次调整既体现了中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决心,也为全球产业链稳定注入关键动能。核心调整内容直击根据财政部官网发布的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10号,此次调整聚焦两大核心举措:暂停24%加征关税:在原税委会公告2

中美吉隆坡磋商达成三重突破:关税与出口管制双松绑 商务部详解五大共识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30日就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联合安排答记者问时披露,中美两国元首近期在韩国釜山会晤后,经贸团队于10月25-26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展开第五轮磋商,就海事物流、造船业301措施、关税暂停期等核心议题达成突破性共识。核心成果三大突破美方承诺取消对中国商品(含港澳)加征的10%"芬太尼关税",并将原定11月1日加征的100%关税计划无限期搁置。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

科创成长层首航!三家硬科技新锐今日登陆科创板,未盈利企业融资通道再拓宽

10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迎来历史性时刻——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三家未盈利科技企业正式挂牌科创板,成为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上市公司。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科创板“1+6”改革成果正式落地,资本市场支持硬科技创新的制度包容性实现重大突破。制度革新破冰,未盈利企业上市路径畅通此次上市是今年6月证监会发布“科创板1+6”政策后,科创成长层迎来的首批新注册企业。根据《

4.36万亿增量“输血”基建!前9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创历史新高,专项债占比超8成

财政部24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3615亿元,同比激增35%,创同期历史新高。其中,专项债券占比达84.5%,达36857亿元,成为稳投资、扩内需的核心引擎。这一规模相当于2024年全年GDP的3.5%,凸显财政政策“前置发力”的决心。专项债扛鼎,期限利率双优化从结构看,一般债券6758亿元(占15.5%),专项债券36857亿元

9000亿MLF“巨量补水”!央行创新操作模式释放三大信号,市场直呼“超预期”

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于10月27日开展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新机制。此次操作规模创年内新高,较本月到期7000亿元MLF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叠加10月已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投放的1.7万亿元中长期资金,央行本月已向市场注入超2.6万亿元流动性,稳增长政策力度显著加码。从“政策利率工具

人民币国际化再突破!全球交易量飙升至每日8170亿美元,占比达8.5%

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发布的三年一度调查报告显示,人民币全球交易量已飙升至每日8170亿美元,在全球外汇市场交易中占比升至8.5%,较2022年7%的占比大幅提升1.5个百分点,成为全球增幅最大的货币。这一数据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再迈关键一步,其作为全球第五大交易货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与第四位英镑(占比10.2%)的差距正快速缩小。交易量跃升背后的驱动力本次

数字货币桥:构建跨境支付新纪元的技术架构与标准化创新

分布式账本技术正重塑跨境支付生态,一场从架构到制度的深层变革悄然开启。通过区块链与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项目实现了央行数字货币间的直接交互,将传统跨境支付从数天压缩至秒级,成本降低超50%。

北交所首单中长期科创债落地!5亿资金助力硬科技,利率创年内新低

标志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迈入新阶段。本期债券由银河证券牵头主承销,国泰海通联席承销,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5年,发行利率仅2.29%,创下今年9月以来全国同期限、同评级债券利率最低纪录。利率创新低:市场资金踊跃认购据北交所披露,本期债券吸引浦发银行、华

货币体系的十字路口:中国路径与数字金融新范式

变革时代的双重可能性当前全球货币体系正面临代币化技术与稳定币浪潮的冲击,这一变革既可能巩固现有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也可能催生全新的金融范式。中国的实践表明,技术本身并非决定性力量,制度设计与国家战略才是塑造未来格局的关键。在两级货币体系与代币化的碰撞中,中国正通过数字人民币与自主金融基础设施的构建,探索一条平衡创新与稳定的独特路径。全球数字金融竞争格局正在重塑,中国选

国开行19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撬动2.8万亿元总投资

一项旨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的金融举措正在迅速落地,国家开发银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在不到20天时间里已投放近1900亿元。国开行9月29日全额出资成立国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并实现首批投放271.1亿元。截至10月17日,国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1893.5亿元,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2.8万亿元。这一工具的设立源于2025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

上市公司治理新规落地,紧盯“关键少数”明年初实施

上市公司治理制度迎来重要升级,新规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旨在通过对董事、高管和控股股东的全链条监管,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中国证监会于10月17日修订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针对上市公司“关键少数”——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实施全链条监管,致力于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这是证监会贯彻落实《国务

财政部再出重磅!2026年新增地方债限额提前下达,万亿化债新政加速落地

财政部10月17日最新宣布,将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释放万亿级化债资源精准支持重大项目与隐性债务化解,此举被视为“在发展中化债”的里程碑动作。据财政部新闻发布会披露,此轮提前下达的债务限额将重点投向三大领域:重大战略项目:优先保障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保2026年一季度开工资金需求;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延续“

政策协同发力,四季度经济冲刺收官

经济收官之战全面打响,宏观政策多箭齐发,旨在拉动有效投资、激活大宗消费、推进高水平开放。四季度是全年经济收官的冲刺阶段,更是政策发力的重要窗口期。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宏观政策持续落地,效能不断显现。受访专家认为,全年经济实现平稳运行,预计四季度需要15万亿元左右的投资总量和13万亿元至14万亿元的消费总量。在稳投资、稳消费、稳外贸等领域,增量政策有望密集推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