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3000点以下现低吸良机 券商精选股曝光


3000点以下现低吸良机


近日,大盘围绕3000点附近蓄势整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回踩是为了更好的上攻,下蹲仍是进场布局的良机。随着年报披露密集期的来临,业绩好,高成长、不缺钱、重研发、受扶持的优质龙头公司成为主流资金追逐的热点。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截至昨日,沪深两市共有1409家公司披露了2015年财务报告。今日本版特以专题报道的形式,从营业收入三连增、库存周转率加快、研发投入资金增加、现金流较充沛、三费金额下降、政府财政补贴加大等6个角度,对已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进行系统梳理,并挖掘相关龙头股的投资价值,供广大投资者布局参考。

 

高成长

 

560家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三连增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截至昨日,两市已披露2015年年报1409份,其中有849家公司2015年度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560家公司更是实现营业收入三连增,显示出较强的成长性。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营业收入是企业取得利润的重要保障,同时体现了企业的主要经营成果,是评判一家上市公司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营业收入的连续同比增长,既保证了企业再生产顺利进行,也更为直观地反映出企业的成长能力较高。在当前年报披露密集期,这类公司尤为值得关注。

 

从上述560家公司2015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幅度来看,有19家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同比翻番,其中,当代东方(000673)(2100.74%)、同花顺(300033)(442.91%)、东方财富(300059)(359.59%)3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幅度居前,此外,东旭光电(000413)(190.50%)、东方证券(180.65%)、珈伟股份(300317)(179.69%)、国轩高科(002074)(170.67%)、光大证券(601788)(151.02%)、广发证券(000776)(149.70%)、国金证券(600109)(147.95%)、永利股份(132.58%)、西南证券(600369)(131.22%)、招商证券(600999)(129.87%)、久其软件(002279)(119.38%)等11家公司营业收入也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而从行业分布来看,医药生物(71家)、计算机(46家)、电子(45家)、化工(40家)、电气设备(39家)、机械设备(35家)等六大申万一级行业营业收入三连增的公司数量居前,均超过30家。而从占比来看,银行(100.00%)、非银金融(71.88%)、医药生物(61.74%)、计算机(58.97%)、传媒(57.58%)、建筑装饰(53.66%)、电子(52.33%)、电气设备(50.00%)等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营业收入三连增公司占已披露年报公司总数比例均达到或超过五成。

 

综合来看,非银金融、医药生物、银行等成为营业收入三连增公司最为集中的行业。值得一提的是,在19家2015年度营业收入同比翻番的公司中,非银金融行业更是独揽10个席位,显示出极强的成长性。而对于非银金融板块的投资机会,首创证券表示,券商领域,考虑到当前市场流动性趋向宽松,处于估值底部的券商板块或将迎来较好的投资时机,建议关注具有估值和业绩双重优势的中信证券(600030)和广发证券。保险细分板块方面,华泰证券(601688)表示,目前保险股市净率徘徊在1倍左右,仍处于低位,结合行业的发展潜力和各险企的转型与创新来看,保险行业的基本面将形成强烈支撑,估值修复空间大,对行业继续维持增持评级。重点推荐中国太保(601601)、新华保险(601336)、中国人寿、中国平安。

 

通过进一步梳理发现,有60家公司营业收入在满足三连增的同时,增长幅度也逐年提升且2015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从业绩的角度来看,上述60家公司中,当代东方(20013.02%)、同花顺(1483.35%)、东方财富(1015.45%)、海翔药业(002099)(865.24%)、光大证券(269.70%)、时代新材(600458)(256.91%)、东方证券(212.82%)等公司业绩同比增长均在200%以上。市场表现方面,这60只个股中有18只个股月内实现逆市上涨,其中,雅百特(002323)(27.59%)、金雷风电(300443)(15.15%)、游族网络(002174)(12.36%)3只个股累计涨幅均超过10%;而万润科技(002654)、国金证券、华宇软件(300271)、人福医药(600079)、东方证券、新文化(300336)等个股月内表现相对较弱,累计跌幅均在5%以上。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周转快

 

近四成公司存货周转率同比增长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在已披露2015年年报的1409家公司中,有556家公司存货周转率实现同比增长,占比39.46%。

 

分析人士表示,存货周转率是一家企业存货周转快慢的直观体现,因此,该比率的提升将为企业带来更充足的现金流,更有力地保障了企业的顺利经营。

 

具体来看,在已披露年报的公司中,有29家公司存货周转率同比增幅超过100%,其中,锦龙股份(000712)(11904.42%)、万家文化(4158.02%)、凯撒旅游(000796)(788.82%)、人民同泰(600829)(616.86%)、明家联合(569.50%)、市北高新(600604)(373.90%)、三七互娱(363.73%)、中安消(600654)(334.60%)、高升控股(324.24%)等公司该利率同比增长均超过300%。通过梳理发现,上述周转率较高的公司普遍库存净额较低,例如,锦龙股份2015年存货净额仅为0.13万元,万家文化存货净额也不足百万元。

 

那么在高库存公司中,又有哪些标的存货周转率获得较大提升呢?据统计显示,在存货周转率实现同比增长的公司中,有128家公司报告期末存货净额达到10亿元以上,在这些公司中,市北高新(373.90%)、世荣兆业(002016)(144.95%)、美好集团(000667)(110.76%)、栖霞建设(600533)(110.31%)等公司存货周转率均实现大幅提升,2015年度存货周转率分别为0.25次、0.29次、0.27次、0.52次。此外,陆家嘴(600663)(89.49%)、城投控股(600649)(87.92%)、科达股份(600986)(81.65%)、匹凸匹(600696)(80.95%)、金风科技(002202)(70.13%)等公司存货周转率同比增长幅度也均在70%以上。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而从市场表现来看,上述库存周转加快的公司在4月份以来整体也获得较好的市场表现,据统计显示,上述128只个股中月内有52只个股实现逆市上涨,其中,中信国安(000839)(16.20%)、东南网架(002135)(13.98%)、*ST中企(10.20%)等个股涨幅超过10%,国电南自(600268)(8.98%)、数源科技(000909)(7.82%)、天汽模(002510)(7.56%)、江河集团(7.08%)、哈药股份(600664)(6.84%)、宋都股份(600077)(6.74%)、九鼎投资(6.12%)等个股累计涨幅也均在6%以上。

 

从行业属性来看,这556家库存周转率提升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化工(49家)、机械设备(44家)、房地产(41家)、公用事业(36家)、电气设备(35家)、医药生物(35家)、计算机(33家)、电子(32家)等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而从占行业已披露年报公司总数比例来看,房地产(56.94%)、通信(54.84%)、公用事业(52.94%)、休闲服务(50.00%)等四行业该比例均达到或超过50%,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居前。

 

事实上,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去库存已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研究机构也普遍认为,在去库存的大趋势下,房地产板块也迎来较好的投资机遇。其中,中投证券表示,目前,去库存整体基调并未改发,沈阳、西昌、江西、南阳等城市继续放宽购房条件促农民买房。上海、深圳等过热城市调控政策对板块的影响前期已有所消化。加上外部环境友善,为4月份板块估值持续修复提供契机,精选个股有望获得超额收益。建议持续关注国企改革亮点不断的:上实发展(600748)、天健集团(000090)、中航地产(000043)、京投银泰(600683)、外高桥(600648)、张江高科(600895)。受益政策宽松低估值的:招商蛇口、华夏幸福(600340)、泛海控股(000046)、福星股份(000926)、保利地产(600048)、金融街(000402);首付贷利空逐步消除,受益行业回暖的:世联行(002285)。

 

重研发

 

超半数公司加大研发投入

 

较强的研发能力为公司保持高成长性提供重要支撑,加大研发费用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年或未来数年的利润收入,但从长远来看,研发费用投入的加大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创新性、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截至昨日,在已披露2015年年报的1409家上市公司中,有111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5年研发费用,其中,321家公司的研发费用均超亿元。

 

具体来看,中兴通讯和中国中铁2015年全年研发投入较大均超百亿元,分别为122.01亿元和102.84亿元,另外,中国中车(601766)(995021.20万元)、中国铁建(875941.60万元)、中国交建(601800)(727338.88万元)、美的集团(526260.00万元)、中国中冶(601618)(517946.80万元)、招商银行(413300.00万元)、TCL集团(376583.58万元)、比亚迪(002594)(367536.30万元)、宝钢股份(600019)(344900.00万元)、潍柴动力(325079.49万元)、长城汽车(276060.91万元)、上海电气(246400.00万元)等公司2015年全年研发费用投入也均达到20亿元以上。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中兴通讯致力于设计、开发、生产、分销及安装各种先进的电信系统和设备,包括:运营商网络、手机终端、电信软件系统、服务及其他产品等。集团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导通信设备供应商之一,其各大类产品已经成功进入国际电信市场。2015年,集团先后牵头承担了“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还承接了国家863计划、工业转型升级专项、技改专项等数十个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2015年集团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97%,主要由于国内外4G系统产品、国内外光接入产品、国内光传送产品、国际高端路由器产品、国际手机产品、国内外家庭终端产品营业收入上升,智慧城市项目快速增长及数据中心、ICT业务增加所致。

 

事实上,中国企业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的背后,是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的。在经历了数年的高速扩张后,中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依靠低廉劳动力获得低附加值的产业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在中国经济面临结构调整的同时,中国企业也希望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身技术和品牌的附加值,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增长质量。

 

根据2015年年报统计显示,有746家公司正在大幅增加研发方面的支出,2015年全年研发费用支出较上一年度出现明显增长,占已披露年报公司家数的比例为52.95%。其中,云南铜业(000878)、乾景园林(603778)、豫光金铅(600531)、黑芝麻(000716)、重庆水务(601158)、科达股份、中工国际(002051)等公司增长幅度居前,分别为:7104.52%、3498.03%、2517.73%、2449.46%、1731.63%、1065.18%和1039.96%,均超10倍以上。上述公司2015年全年研发费用分别为,66340.00万元、2247.09万元、975.90万元、2290.73万元、586.12万元、397.42万元、30079.49万元。

 

从行业角度看,研发费用增长上市公司数量占已披露年报公司家数比例居前的申万一级行业分别为国防军工、非银金融、农林牧渔、化工,比例分别达到73.68%、68.75%、65.52%、59.85%。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不缺钱

 

逾五成公司现金流有所改善

 

通常情况下,每股经营现金流是最具实质性的财务指标之一,是衡量公司每股收益含金量的重要指标,它体现着企业用自身经营活动产生现金的能力大小,特别是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现金为王”更是企业经营中永恒不变的真理之一,而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较大的行业则具有更高的景气度和抗风险能力。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截至昨日,共有1409家上市公司已披露2015年年报,其中有1121家上市公司去年的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值,占已披露年报公司家数的比例为79.56%,其中,712家公司的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一年度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呈现现金流改善状态,占已披露年报上市公司数的50.5%。

 

具体来看,根据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统计,除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外,贵州茅台(600519)去年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居首位达到13.88元,紧随其后的是黔源电力(002039),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7.15元,美的集团、长春高新(000661)、*ST八钢、小天鹅A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均在5元以上,分别为6.27元、5.87元、5.78元、5.69元。

 

值得注意的是,从已公布的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来看,食品饮料、交通运输、钢铁、公用事业、纺织服装、医药生物等六大行业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值的个股数量占行业内已披露年报总数比例居前,分别达到97.30%、92.59%、92.31%、91.18%、90.91%、90.43%。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从业绩改善公司行业分布来看,食品饮料也是申万一级行业上市公司中现金流改善公司家数占已披露年报公司家数居首位的行业,占比达78.38%,紧随其后的是房地产行业占比为72.22%。食品饮料行业中,梅花生物(600873)、五粮液(000858)、黑芝麻、*ST酒鬼、麦趣尔(002719)、得利斯(002330)、龙大肉食(002726)、古越龙山(600059)、贝因美(002570)、金字火腿(002515)、科迪乳业(002770)等上市公司2015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倍增。

 

对于食品饮料行业表现,平安证券表示,预计2016年一季度白酒维持复苏态势,且龙头公司净利润增速不低,葡萄酒、啤酒行业仍整体缺乏亮点;大众品中,乳制品行业伊利股份(600887)优势日益明显,肉制品龙头双汇发展(000895)营收增速可能显著受益于猪价大涨;调味品营收保持稳健增长,龙头公司海天味业(603288)净利润增速较快。从一季报角度看,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2016年一季度净利润可延续较快增速,且估值不高品种,主要是贵州茅台(600519)、五粮液、老白干、顺鑫农业(000860)、海天味业、安琪酵母(600298)等;以及净利增速有望环比显著提升的品种,主要包括三全食品(002216)、大北农(002385)等。

 

成本降

 

425家公司三项费用同比下降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三项费用(以下简称“三项费用”)是企业管理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企业在降低管理成本的举措中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显示,截至昨日,共有140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年报,其中有425家公司去年三项费用总和较2014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剔除银行、券商等金融类上市公司),占比30.16%。在此之中,有92家公司去年三项费用总和下降均在20%以上,而厦华电子、霞客环保、海德股份(000567)、上海机场(600009)、中闽能源、皖江物流(600575)、深圳机场(000089)、安泰集团、中工国际、中成股份(000151)、中恒集团(600252)等11家公司2015年三项费用总和同比下降幅度均超50%,分别达到-94.87%、-87.73%、-83.88%、-78.44%、-63.63%、-63.49%、-57.70%、-57.30%、-56.57%、-54.79%、-50.57%。

 

从行业角度来看,在已发布去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2015年三项费用总和同比下降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采掘、钢铁、有色金属、建筑装饰、建筑材料等五大行业,去年三项费用总和下降公司数量占行业内已披露年报总数比例居前,分别达到75.00%、69.23%、48.84%、43.90%、43.75%。

 

采掘行业中去年三项费用总和同比下降的公司数量有18家,占比最高,其中,安泰集团、海油工程(600583)、靖远煤电(000552)、石化油服(600871)、上海能源(600508)、开滦股份(600997)、露天煤业(002128)、宏达矿业(600532)、宝泰隆(601011)等公司2015年三项费用总和同比下降幅度均超10%。

 

钢铁行业去年三项费用总和同比下降公司数量占比排名第二,同比下降公司数量为9家,分别为*ST八钢、沙钢股份(002075)、常宝股份(002478)、大冶特钢(000708)、抚顺特钢(600399)、凌钢股份(600231)、三钢闽光(002110)、马钢股份、久立特材(002318)。

 

有色金属行业去年三项费用总和同比下降公司数量占比排名第三,同比下降公司数量为21家,其中,园城黄金(600766)、中信国安、洛阳钼业、中科三环(000970)、北矿磁材(600980)、精艺股份(002295)、炼石有色(000697)、中国铝业、宁波韵升(600366)、*ST华赛、安泰科技(000969)等公司去年三项费用总和同比下降幅度均超10%。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建筑装饰行业去年三项费用总和同比下降公司数量占比排名第四,同比下降公司数量为18家,而中工国际、北方国际(000065)、中钢国际(000928)、浦东建设(600284)、成都路桥(002628)、北新路桥(002307)、安徽水利(600502)、宏润建设(002062)等公司去年三项费用总和同比下降幅度均超10%。

 

建筑材料行业去年三项费用总和同比下降公司数量占比排名第五,同比下降公司数量为14家,栋梁新材(002082)、龙泉股份(002671)、塔牌集团(002233)、同力水泥(000885)等公司去年三项费用总和同比下降幅度均超10%,分别为-28.28%、-14.82%、-14.27%和-12.43%。

 

从净利润增长角度来看,在已披露的年报公司中,2015年三项费用总和同比下降且净利润实现增长的公司数量达到232家,其中,有87家公司去年三项费用总和同比实现下降的同时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也均超100%,而南京化纤(600889)、山东如意(002193)、华资实业(600191)、曙光股份(600303)、上海石化(600688)、方正电机(002196)、美好集团、中青宝(300052)、祥龙电业(600769)、尤洛卡(300099)、中材国际(600970)、中电鑫龙、华银电力(600744)、孚日股份(002083)、抚顺特钢等15家公司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3倍。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如何控制“三费”增长也是检验上市公司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上市公司“三费”增长过快、占营收的比重过大,说明上市公司经营能力还有待加强。“三费”下降、主营业务及净利润稳步增长的公司基本面良好,开源节流做得较好,值得重点关注。

 

受扶持

 

1356家公司获政府补助超千亿元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截至昨日,在已披露2015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1356家公司去年获得政府发放的补助,总计补助金额约为1063.7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21%。其中,2015年政府补助金额实现增长且营业利润同比也实现增长的公司有453家,而珈伟股份、同花顺、明家联合、三七互娱、山东如意、东方财富、中路股份(600818)、飞乐音响(600651)、国投安信(600061)、富春通信(300299)、华银电力、澳洋科技(002172)、光大证券、骅威股份(002502)、宝德股份(300023)、东方证券、恒顺众昇、招商证券、上海莱士(002252)、国金证券、金牛化工、科林环保(002499)、星美联合、雅百特、全柴动力(600218)、安泰科技、安洁科技(002635)、鸿特精密(300176)、国轩高科、奥瑞德(600666)、金杯汽车(600609)、融捷股份、乐山电力、广济药业(000952)、三元达、西水股份(600291)、云天化(600096)、国元证券(000728)等38家公司去年政府补助、净利润、营业利润等同比均实现翻番。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从政府补助的绝对金额来看,在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152家公司获得的政府补贴超亿元,其中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远洋、东方航空、农业银行(601288)、中兴通讯、南方航空、建设银行、中国中车、中国铝业、广日股份(600894)、国投电力(600886)、大唐发电、美的集团、海螺水泥(600585)、中国神华、*ST南化、中海发展等18家上市公司2015年获得的政府补贴超10亿元,分别达到79.06亿元、50.02亿元、42.57亿元、41.31亿元、32.37亿元、25.28亿元、23.65亿元、23.22亿元、18.02亿元、17.69亿元、17.27亿元、16.06亿元、15.35亿元、13.73亿元、13.29亿元、12.60亿元、10.59亿元和10.50亿元。

 

从行业角度来看,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这453家上市公司大多集中在非银金融、医药生物、计算机、传媒、电气设备、食品饮料等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公司政府发放的红包成为企业维持经营甚至保壳的主要来源之一。统计显示,在已披露年报的公司中,有204家上市公司获得的现金“红包”大于其2015年的净利润,其中,有111家公司2015年业绩出现亏损,在此之中,*ST南化、重庆钢铁、中海集运、*ST南电A、马钢股份、中煤能源、华菱钢铁(000932)、天山股份(000877)、深康佳A、鞍钢股份、恒源煤电(600971)、新中基(000972)等12家公司去年政府补助“红包”均超亿元,在政府的巨额补贴下,公司仍出现亏损,显示出其经营已出现严重问题。

 

另外,从政府补助占净利润比重角度来看,在已披露年报的公司中,中泰化学(002092)、*ST夏利、中海达(300177)、凌钢股份、石化油服、中国远洋、海正药业(600267)、豫光金铅、数源科技等9家公司去年政府补助占净利润比重均在10倍以上,分别达到3752.88%、3120.24%、1946.79%、1690.43%、1559.32%、1502.21%、1241.13%、1215.40%、1121.23%。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政府发放的现金红包,这些企业2015年业绩将陷入亏损,甚至有可能滑向退市的边缘。

 

高送转成风景线 券商精选30只低价标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高送转”是A股市场上每年必炒的热门题材,由于行情效应明显,每年2-4月上市公司发布“高送转”预告前后,相关股票常常会有显著的超额收益。当前,随着年报披露进入密集期,高送转概念的抢权填权行情将上演最后的疯狂,而低价高送转标的被认为有望成为近期资金热衷追捧的对象。

 

1、超100家高送转公司市值低于100亿

 

自3月年报开始披露后,高送转题材股就一直是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标的。A股中欲高送转板块指数从3月1日的878.68点一路上涨到4月7日的1185.6点,1个多月的时间里,就上涨了34.93%,远远跑赢同期A股涨幅。其中,雅百特(002323)已经实现接近翻番,润达医疗(603108)、方盛制药(603998)等也是涨幅惊人。

 

4月,随着年报披露进入密集期,高送转概念的抢权填权行情或将上演最后的疯狂,近期永丰环保、浩丰科技(300419)等高送转题材股的接连涨停,就表示资金对于高送转题材股的追捧。从资金追捧的对象来看,送转比例高、市值较小的公司最受青睐。

 

截止到2016年3月29日A股公布分红预案的上市公司中,每10股的送股和转增比例之和大于等于5股、市值在100亿元以内的公司共有139家。其中包括润达医疗、方盛制药、国际医学(000516)、尤洛卡(300099)、天华超净(300390)、横店东磁(002056)、飞天诚信(300386)、濮阳惠成(300481)、首创股份(600008)、靖远煤电(000552)、湖北金环(000615)、黑芝麻(000716)、英洛华、京新药业(002020)等。

 

其中,润达医疗的分红方案十分慷慨,公司2015年营收和净利分别同比增长19.89%和22.08%,决定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20股派现2元。公司股价也扶摇直上,从3月11日61.2元/股一路涨到4月6日的95.31元/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公司股价上涨55.73%。截止到4月7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92.44元/股,市值87亿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方盛制药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4.69亿元 和9067.6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74%和11.96%。公司决定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20股同时派现2元,这是自上市以来公司最大的分红方案。得益于此,走势一直波澜不惊的方盛制药,突然开始逆势走强,股价从3月11日的32.48元/股涨至4月7日的51.05元/股,股价涨幅达到了57.17%。截止4月7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49元/股,市值69.58亿元。

 

天华超净最近的股价也是强势上涨,从3月9日的25.5元/股一路涨到4月7日的39.96元/股,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其股价上涨了56.7%。

 

2、游资与机构热衷高送转炒作

 

高送转题材高涨的背后,游资与机构都功不可没。4月6日,棒杰股份(002634)、机器人(300024)、秀强股份(300160)、爱迪尔(002740)、游族网络(002174),以及已除权且大幅填权的宝德股份(300023)、春兴精工(002547)均涨停报收。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棒杰股份、秀强股份、爱迪尔、游族网络买入前五席均有机构专用席位,棒杰股份买入前三席均为机构,秀强股份买入前二席均为机构,爱迪尔买入第一席和第四席均为机构,游族网络买入席位亦为机构;仅机器人卖出第一席和第三席均为机构。已除权股宝德股份卖出第一席和第三席均为机构,春兴精工买入、卖出第二席均为机构。

 

尤其是棒杰股份,公司的分红方案是每10股转增26股派现2元,分红力度创出了上市以来的新高。公司股价从3月8日的28.5元/股开始上涨,一直上涨到4月7日的61.77元/股,1个月的时间里,股价涨幅达到116.74%。其市值也从3月8日的36.48亿增加到了79亿。

 

分析指出,上市公司选择“高送转”,一方面表明公司对业绩的持续增长充满信心,公司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市场形象;另一方面,一些股价高、股票流动性较差的公司,也可以通过“高送转”降低股价,增强公司股票的流动性。也正因为此,A股市场存在较为显著的“高送转”效应,即在上市公司发布“高送转”预告前后,股票常常会有显著的超额收益。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3、结合特征抓准高送转机会

 

对于如何在行情高涨情况之下抓准机遇选择合适的“高送转”标的,分析人士纷纷给出各自的建议。

 

国信证券(002736)分析师孔令超提出“高送转”股票的主要特征:股本少,上市时间短,每股资本公积高,每股未分配利润高。从近3年年报实施“高送转”的上市公司样本看,总股本平均在3.5亿-4.5亿,超过30%的公司上市时间短于2年。此外,“高送转”公司平均每股资本公积为2.8元-3.9元,是所有A股均值的1.6倍-2倍;平均每股未分配利润为1.7元-1.9元,高于全部A股均值的30%-45%。

 

孔令超根据“总股本少于20亿;上市时间在2014年和2015年;2015年中报的每股资本公积高于3.45元(全部A股均值的2倍);2015年中报的每股未分配利润高于1.68元 (高出全部A股均值的35%); 2015年上半年EPS增速为正”等5个指标筛选出潜在高送转公司标的,供投资者参考。它们分别是:麦趣尔(002719)、三圣特材(002742)、华通医药(002758)、国恩股份(002768)、普路通(002769)、文科园林(002775)、雪浪环境(300385)、天和防务(300397)、唐德影视、强力新材(300429)、广生堂(300436)、鹏辉能源(300438)、运达科技(300440)、金雷风电(300443)、康斯特(300445)、汉邦高科(300449)、先导智能、迈克生物(300463)、厚普股份(300471)、胜宏科技(300476)、万孚生物(300482)、赛升药业(300485)、蓝晓科技(300487)、音飞储存(603066)、润达医疗、维力医疗(603309)、浙江鼎力(603338)、普莱柯(603566)、永创智能(603901)。

 

中泰证券分析师罗文波则看好次新股年报的高送转行情,并提出了次新股年报高送转标的遴选标准——公司进行高送转的3类核心诉求,分别对应3类基本指标:第一,公司未来高增长信心,对应指标为EPS及其增长率较高;第二,降低高股价,对应指标为目前股价较高;第三,做大股本及市值管理,对应指标为公司目前股本与市值较低,每股资本公积与每股未分配利润较高。

 

罗文波在次新股年报高送转标的遴选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公司主业特征,优先5只次新股为高送转行情的核心标的:真视通(002771)、神思电子(300479)、润达医疗、信息发展(300469)和全志科技(300458)。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潜力股精选

 

依米康(300249)10转15派0.3元

 

依米康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87728.72万元和1465.5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9.33%和31.48%。同时,公司预计2016年1月至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0万元-300万元,同比上期实现扭亏为盈。2015年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5股同时派现0.3元。从3月11日的20.5元/股开始,公司股价受资金追捧涨至28.3元/股,涨幅仅有38%,与其他高送转题材股相比,涨幅较小。依米康主要经营制冷设备、空调、不间断电源、电池及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及安装。目前公司环保、信息业务的在手订单比较多;医疗业务掌握的项目池较大,预计签约会在第二季度体现。

 

靖远煤电 10转9送1派0.4元

 

靖远煤电发布2015年年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6.47亿元,同比下滑19.88%。实现净利润1.8亿元,同比下滑45.83%,每股收益0.1623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元(含税),送红股1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9股。这是自1994年公司上市以来,分红力度最大的一年。截止4月7日,公司股价报收8.62元/股,总股本为11.4亿股,总市值为98.27亿元。从3月16日的7.4元/股到4月7日的8.9元/股,公司股价上涨幅度为20.27%。

 

合锻股份(603011)10转10派1.1元

 

合锻股份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分别为48240万元和2706.5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24和-5.44%。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派1.1元(含税)。从3月1日的14.1元/股到4月7日的19.81元/股,公司股价涨幅为40.5%。去年9月1日,公司披露重组方案,公司拟以6.6亿元收购中科光电,由此进军智能检测行业。中科光电主要从事光电检测与分级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光电检测与分级专用设备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渗透到了农业、工业、服务业及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中科光电承诺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的实际净利润数分别不低于2700万元、4500万元、5500万元。

 

龙津药业(002750)10转10派1元

 

龙津药业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81亿元,同比下降3.19%;实现净利润6180.11万元,同比下降2.79%,每股收益0.3152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送红股2.2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7.8股。公司股价从3月9日的27.03元/股到4月7日的34.92元/股,股价上涨幅度为29.19%。截止4月7日收盘,公司市值为69.84亿元。龙津药业的主营业务为开发和生产天然植物药和化学药品冻干粉针剂为主的制药企业。公司在研的药品属于植物药,是从植物中提取的高纯度物质,目前剂型从口服到针剂都有研究。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苏试试验(300416)10转10派2元

 

苏试试验去年营业收入3.13亿元,同比增长23.21%。实现净利润4841.93万元,同比增长21.68%,每股收益0.79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从3月1日的47元/股到4月7日的64.7元/股,公司股价涨幅为37.66%。苏试试验主营力学环境试验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及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服务。国产电动振动试验设备的技术水平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很高。去年,公司服务业收入1.1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同比增长46.89%。

 

雪浪环境 垃圾处理龙头

 

雪浪环境目前尚未正式公布2015年年报。公司被认为是烟气灰渣处理龙头,专业为客户提供烟气净化与灰渣处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客户为垃圾焚烧和钢铁等行业,其中垃圾焚烧行业市场占有率超20%。东吴证券(601555)分析师袁理指出,公司2014-2015年先后通过收购无锡工废和增资江苏汇丰天佑(均持股 51%)布局江苏省危废产业,并增资上海长盈(持股20%)进军上海市场。长三角地区危废产量高市场集中率低,公司借力资本积极整合下发力打造区域性龙头。

 

浙江鼎力 占据品牌和市场先发优势

 

浙江鼎力尚未正式公布2015年年报。公司主营高空作业平台、多功能电力抢修平台、起重机械等相关业务。目前国内高空作业平台行业呈现出产品销量快速增长、华东发达地区应用较为广泛、高端产品供不应求的特点,平安证券分析师余兵认为,行业处于爆发前夜,随着高空作业平台普及率不断提高,国内建筑安装、飞机轮船建造与维修等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公司6000台大中型作业平台项目试产后,产能将翻倍扩张,同时海外市场开拓也将提速,作为细分行业龙头,业绩有望延续快速增长。

 

康斯特 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

 

康斯特尚未正式公布2015年年报。华金证券分析师张仲杰表示,公司是国内精密压力和温度校验仪表行业金字塔顶端的企业,广泛应用于电厂、石化、冶金、军工、机械、制药等行业,基本覆盖了国内主要发电厂和钢铁企业。根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预测,到2015年我国数字压力检测和温度校准仪器仪表市场容量将分别达到40亿元和10亿元,并保持10-20%的增速。此外,美国的GE、FLUKE和德国的WIKA等国外厂商占据了国内主要市场份额,近年来公司开始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公司未来几年国内收入有望保持15%左右的增速。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华东科技(000727)每10股转10股

 

国海证券(000750)分析师王凌涛表示,华东科技公司2015年初建设IGZO8.5代液晶生产线, 采用了世界领先水平的夏普IGZO技术,为国内首家。公司平板显示产品具有400ppi的超高清晰度,4K*2K的超高清显示效果,低至0.02mm的薄化玻璃基板等技术特点,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2016年IGZO产线达产后,IG-ZO屏的明确成本优势有望带动公司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

 

普路通 10转15.00派2.10元

 

海通证券(600837)分析师虞楠表示,普路通公司是国内专业领先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提供商,供应链管理服务是公司主要业务,细分为服务类业务与交易类业务。另外,公司自2011年以来,一直与小米保持密切的业务合作。近些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及智能硬件设备的普及,小米得以迅速崛起壮大,销售收入大幅增加,公司凭借其与小米稳定的合作,供应链业务服务费收入也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增长。从可比公司情况看,飞力达(300240)业务与公司较为相近,且公司流通市值较小。公司具有在电子信息以及医疗器械供应链的领先布局的优势。

 

低价高送转选股指标

 

总股本少于20亿、上市时间在2014年和2015年、2015年中报的每股资本公积高于3.45元(全部A股均值的2倍)、2015年中报的每股未分配利润高于1.68元(高出全部A股均值的35%)、2015年上半年每股收益增速为正、分析师根据上述5个指标精选近30只股票:

 

麦趣尔、三圣特材、华通医药、国恩股份、普路通、文科园林、雪浪环境、天和防务、唐德影视、强力新材、广生堂、鹏辉能源、运达科技、金雷风电、康斯特、汉邦高科、先导智能、迈克生物、厚普股份、胜宏科技、万孚生物、赛升药业、蓝晓科技、音飞储存、润达医疗、维力医疗、浙江鼎力、普莱柯、永创智能。


【责任编辑:雨蝶】

数字人民币“双中心”战略:构建全球数字贸易金融强国新征程的核心引擎

在“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蓝图正寻求突破性的战略支点。数字人民币作为金融科技革命的集大成者,其发展已超越支付工具升级的范畴,正通过一场深刻的体系化创新,构建起服务于国家战略的新质金融基础设施。以“双中心”架构为引擎,以“货币桥”为枢纽,数字人民币正在实践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创新发展模式与价值体系。2025年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

场景革命与金融突围:构建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新范式的战略价值

基于国务院场景战略与宁波保税区创新模式的融合价值分析。在国务院“场景战略”的宏大叙事下,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已超越支付工具本身,正演变为重构全球贸易结算体系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本文以宁波保税区跨境供应链管理与结算科技有限公司的创新实践为蓝本,剖析其如何通过“港口场景+数字人民币+新型易货”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一个规避美元依赖、提升供应链效率的“数字银联”式结算新范式,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数

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加速,外资增配A股趋势明朗

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数量增至913家、外资持仓市值超1500亿元、跨境ETF规模达9160亿元……一系列数据背后,是全球资本对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成效的认可。从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到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中国资本市场正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吸引更多长期资本来华展

央行三季度绿色信贷增速17.5% 金融活水精准浇灌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绿色贷款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截至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43.5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5%,前三季度新增6.47万亿元,成为支撑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金融引擎”。数据跃升:绿色信贷投向精准覆盖关键领域报告显示,绿色贷款增量主要聚焦三大方向: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余额19.29万亿元,前三季度新

迈向“货币星系时代”:地缘变局、数字人民币与制度创新的历史性汇合

我们正站在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的一个历史性拐点。旧秩序的单极格局正在松动,新秩序的多极轮廓尚未完全定型。在这一宏大叙事中,地缘经济风险的激增是催化剂,数字金融技术的突破是赋能器,而像中国宁波保税区+宁波舟山港口所探索的微观制度创新,则是通往未来的实践先声。这三者的深度交织,共同将人民币国际化推向一个以“多元共存、生态构建与底层革命”为特征的新征程,其价值与意义远超简单的货币份额之争,

资本市场开放再提速!证监会副主席李明:深化制度型开放 筑牢安全发展双防线

将锚定深化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目标,系统推出三大维度开放举措,构建“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的协同新格局。此次峰会以“驾驭变局 砥砺前行”为主题,吸引全球顶级金融机构共议开放合作新路径。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再突破李明强调,证监会已正式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从准入管理、投

中国宣布调整对美关税:暂停24%加征,保留10%!

今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正式发布公告,宣布自2025年11月10日13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作出重大调整,标志着中美经贸磋商取得突破性进展。此次调整既体现了中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决心,也为全球产业链稳定注入关键动能。核心调整内容直击根据财政部官网发布的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10号,此次调整聚焦两大核心举措:暂停24%加征关税:在原税委会公告2

中美吉隆坡磋商达成三重突破:关税与出口管制双松绑 商务部详解五大共识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30日就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联合安排答记者问时披露,中美两国元首近期在韩国釜山会晤后,经贸团队于10月25-26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展开第五轮磋商,就海事物流、造船业301措施、关税暂停期等核心议题达成突破性共识。核心成果三大突破美方承诺取消对中国商品(含港澳)加征的10%"芬太尼关税",并将原定11月1日加征的100%关税计划无限期搁置。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

科创成长层首航!三家硬科技新锐今日登陆科创板,未盈利企业融资通道再拓宽

10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迎来历史性时刻——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三家未盈利科技企业正式挂牌科创板,成为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上市公司。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科创板“1+6”改革成果正式落地,资本市场支持硬科技创新的制度包容性实现重大突破。制度革新破冰,未盈利企业上市路径畅通此次上市是今年6月证监会发布“科创板1+6”政策后,科创成长层迎来的首批新注册企业。根据《

4.36万亿增量“输血”基建!前9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创历史新高,专项债占比超8成

财政部24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3615亿元,同比激增35%,创同期历史新高。其中,专项债券占比达84.5%,达36857亿元,成为稳投资、扩内需的核心引擎。这一规模相当于2024年全年GDP的3.5%,凸显财政政策“前置发力”的决心。专项债扛鼎,期限利率双优化从结构看,一般债券6758亿元(占15.5%),专项债券36857亿元

9000亿MLF“巨量补水”!央行创新操作模式释放三大信号,市场直呼“超预期”

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于10月27日开展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新机制。此次操作规模创年内新高,较本月到期7000亿元MLF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叠加10月已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投放的1.7万亿元中长期资金,央行本月已向市场注入超2.6万亿元流动性,稳增长政策力度显著加码。从“政策利率工具

人民币国际化再突破!全球交易量飙升至每日8170亿美元,占比达8.5%

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发布的三年一度调查报告显示,人民币全球交易量已飙升至每日8170亿美元,在全球外汇市场交易中占比升至8.5%,较2022年7%的占比大幅提升1.5个百分点,成为全球增幅最大的货币。这一数据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再迈关键一步,其作为全球第五大交易货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与第四位英镑(占比10.2%)的差距正快速缩小。交易量跃升背后的驱动力本次

数字货币桥:构建跨境支付新纪元的技术架构与标准化创新

分布式账本技术正重塑跨境支付生态,一场从架构到制度的深层变革悄然开启。通过区块链与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项目实现了央行数字货币间的直接交互,将传统跨境支付从数天压缩至秒级,成本降低超50%。

北交所首单中长期科创债落地!5亿资金助力硬科技,利率创年内新低

标志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迈入新阶段。本期债券由银河证券牵头主承销,国泰海通联席承销,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5年,发行利率仅2.29%,创下今年9月以来全国同期限、同评级债券利率最低纪录。利率创新低:市场资金踊跃认购据北交所披露,本期债券吸引浦发银行、华

货币体系的十字路口:中国路径与数字金融新范式

变革时代的双重可能性当前全球货币体系正面临代币化技术与稳定币浪潮的冲击,这一变革既可能巩固现有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也可能催生全新的金融范式。中国的实践表明,技术本身并非决定性力量,制度设计与国家战略才是塑造未来格局的关键。在两级货币体系与代币化的碰撞中,中国正通过数字人民币与自主金融基础设施的构建,探索一条平衡创新与稳定的独特路径。全球数字金融竞争格局正在重塑,中国选

国开行19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撬动2.8万亿元总投资

一项旨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的金融举措正在迅速落地,国家开发银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在不到20天时间里已投放近1900亿元。国开行9月29日全额出资成立国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并实现首批投放271.1亿元。截至10月17日,国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1893.5亿元,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2.8万亿元。这一工具的设立源于2025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

上市公司治理新规落地,紧盯“关键少数”明年初实施

上市公司治理制度迎来重要升级,新规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旨在通过对董事、高管和控股股东的全链条监管,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中国证监会于10月17日修订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针对上市公司“关键少数”——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实施全链条监管,致力于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这是证监会贯彻落实《国务

财政部再出重磅!2026年新增地方债限额提前下达,万亿化债新政加速落地

财政部10月17日最新宣布,将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释放万亿级化债资源精准支持重大项目与隐性债务化解,此举被视为“在发展中化债”的里程碑动作。据财政部新闻发布会披露,此轮提前下达的债务限额将重点投向三大领域:重大战略项目:优先保障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保2026年一季度开工资金需求;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延续“

政策协同发力,四季度经济冲刺收官

经济收官之战全面打响,宏观政策多箭齐发,旨在拉动有效投资、激活大宗消费、推进高水平开放。四季度是全年经济收官的冲刺阶段,更是政策发力的重要窗口期。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宏观政策持续落地,效能不断显现。受访专家认为,全年经济实现平稳运行,预计四季度需要15万亿元左右的投资总量和13万亿元至14万亿元的消费总量。在稳投资、稳消费、稳外贸等领域,增量政策有望密集推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