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9月17日广州南沙讯(赵青 刘晓斌) 9月16日,南沙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交流会——“打造跨境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专题研讨会在暨南大学举办,研讨会由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暨南大学共同主办,广州南沙开发区创新工作局、暨南大学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承办。

据了解,本次活动为南沙粤港澳 规则对接平台的第八期专题活动,邀请粤港澳三地法律领域专家学者、政府代表和专业机构代表深入研讨,以期在南沙打造与港澳协同创新、与国际联动发展的跨境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联合各方力量,共同搭建大湾区争议解决合作和资源共享平台
南沙自贸区管委会一级调研员蒋志刚在致辞中表示,通过大湾区创新合作交流会搭建的粤港澳规则对接平台成立以来,以“创新、合作、发展”为宗旨,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为以创新推动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打开了新局面。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充分调动三地优势资源,联合司法、仲裁、调解等力量,搭建大湾区争议解决合作和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建设更便捷、更高效的跨境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打造南沙“法治”品牌,营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孙彧提出当前加快打造跨境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对推动粤港澳合作发展意义重大,要坚持问题为导向,以广州南沙为试点,为实现粤港澳全面合作贡献暨南智慧,为国家法治化、制度化的现代化建设和粤港澳制度协同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广州仲裁委员会副主任王天喜亮出了广仲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在商事仲裁以业务创新、规则创新服务大湾区和自贸区建设的成绩单,表示广仲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将继续致力于打造跨境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积极提供更为便捷、高效、专业的国际商事仲裁服务。
充分发挥法律服务集聚优势,提升商事争端解决机制的国际竞争力
主旨演讲环节中,学术和实务界专家纷纷把脉开方,倾囊献策。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张亮从目前国家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方面的改革方向和要求出发,建议南沙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港澳开展协同合作,打造亚太地区国际仲裁中心和大湾区商事调解中心。充分发挥广州专门法院和法律服务集聚的优势,争取允许境外知名仲裁等争议解决机构在南沙设立业务机构,先行探索国际投资仲裁,打造具有大湾区特色的国际商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蒋悟真结合当前商事仲裁国际化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总结梳理广州仲裁委员会在商事仲裁国际化领域的探索,提出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广州模式”、“广州标准”,提升中国商事仲裁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澳门世界贸易中心执行委员会主席及仲裁中心副主席高展鹏通过线上连线分享了澳门在仲裁和调解问题解决方面的国际经验,提出将继续加强与南沙及大湾区仲裁机构的合作,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调解综合服务网站在线服务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优质、高效、便捷的争议解决服务作出澳门贡献。。
主题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和代表围绕南沙打造更便捷、更高效的跨境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开展深入交流。南沙区司法局、南沙区人民法院、南沙区人民检察院、南沙国际仲裁中心等单位代表首先介绍了南沙在以调解、仲裁化解跨境商事纠纷方面的工作举措,分享了南沙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司法资源共享、共建方面的经验成效,提出南沙在加强商事调解、仲裁作用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障碍,以及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方向,希望能够借助粤港澳规则对接平台资源,进一步为打造独立又相互衔接的跨境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搭桥铺路。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主任彭波提出,可积极开展南沙调解员培训认证、成立专门机构拓深国际商事调解参与度、加强与国际商事调解机构的合作交流等建言。暨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高轩建议南沙在国际民商事纠纷多元解决中心建设过程中探索法治建设和创新空间,积极借鉴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建设诉讼、仲裁、调解一体化在线办案系统。香港司徒维新律师行合伙人、金桥司徒邝(南沙)联营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陈永良结合香港调解经验,提出南沙大力推广商事调解,探索建立三地之间的调解协议互认制度及调解员认证机制,尝试接纳具备一定条件的港澳专家、调解员成为大湾区的“认证调解员”并提供培训。
南沙以粤港澳创新合作推动国际化法律服务体系持续升级,
加快营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2019年,南沙将自贸试验区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两大国家战略有机衔接,携手暨南大学率先打造全国首个粤港澳常态化交流品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交流会,逐步建立起南沙与港澳各界常态化联系机制,在加快实现粤港澳三地“联通”“贯通”“融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围绕粤港澳医疗健康合作、知识产权与法律服务、民生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专业人才资格认可、打造一流“营智环境”、团体标准对接、跨境物流便利化、跨境投融资、科技创新要素对接等主题成功举办七期交流活动,为内地与港澳更密切合作提供示范。
随着南沙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对国际化法治化建设环境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为更好地服务和保障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南沙立足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重大平台定位,发挥粤港澳创新合作交流功能,加快推动与港澳纠纷解决方式协同合作,初步搭建调解、仲裁、诉讼等有机衔接的跨境商事多元解决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方案,更多纠纷通过调解、仲裁方式得到解决。一是构建粤港澳司法规则衔接体系,为港澳当事人创造更便利的解纷环境。南沙在全国首创《民商事案件证据开示指引》,全省率先出台《涉港商事案件属实申述规则适用规程》,发布《关于类似案例辩论程序的诉讼指引》等,率先开展规则对接探索。全国首创涉外民商事检察服务平台,办成一批涉外民商事执行监督精品案件。二是搭建一站式、立体化涉外多元解纷平台,为当事人提供全方位解纷服务。南沙启用全市首个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推动30余家诉讼、仲裁、公证、司法鉴定、律所等高端法律服务机构进驻。建设商事调解中心,搭建港澳商会组织参与纠纷诉前预防、诉中调解、诉后执行和解的立体平台。探索推行涉外案件调解前置,创新涉外商事案件内地+外籍(港澳台)调解员“双调解”模式。三是提供智慧、便捷、高效的线上解纷服务,降低境内外当事人诉讼成本。上线全国首个商事调解APP,完善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电子认证、电子送达、网上调解等互联网诉讼服务。四是国际仲裁影响力持续扩大,纠纷解决方式选择更多元。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创新粤港澳三大庭审模式,发布《南沙国际仲裁中心仲裁通则》;完成全球首例远程仲裁庭审,实现“互联网+仲裁”模式。《互联网仲裁推荐标准》在南沙发布,得到20多家境外仲裁调解机构签约认可。大湾区“9+2”城市群仲裁机构联合设立的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联盟正在常态化运作。
下一步,南沙将会牢牢把握自贸区、大湾区双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继续发挥粤港澳常态化交流品牌作用,创新与港澳协同发展机制,推动三地规则衔接,打造跨境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营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