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褚新兵 刘莎莎 崔岳莺)在全球经济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外投资与合作展现出强劲韧性与活力。据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2023年1月至10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达到1158.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6%,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决心与实力,也映射出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角色的日益重要。
投资版图持续扩张,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
此次数据发布,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不一、地缘政治复杂多变的情境下,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并未减缓,反而以更加稳健的步伐推进。这背后,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鼓励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发挥了关键作用。企业通过海外并购、绿地投资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展国际市场,实现资源、技术、市场的全球化配置,投资领域也从传统的能源、基建扩展到高科技、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投资版图更加多元化。
承包工程新签合约额攀升,国际合作深化
与此同时,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也实现了15.3%的显著增长,达到1776.5亿美元。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力持续增强,也体现了全球对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技术的认可。从非洲的公路铁路,到中东的能源设施,再到欧洲的智慧城市项目,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承建了众多标志性工程,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加深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
创新驱动发展,绿色投资成新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也在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成为新的投资热点,这不仅符合全球绿色转型的大趋势,也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海外投资,中国不仅输出了资金和技术,更传播了绿色发展理念和实践经验,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中国方案”。
展望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当前国际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但中国对外投资的增长态势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反而会更加坚定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未来,随着RCEP的生效实施、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以及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将迎来更多机遇。同时,也需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合规风险、环境保护等挑战,坚持互利共赢原则,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和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双双增长,是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体系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具体体现。面对未来,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化国际合作,共谋发展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