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2月19日北京讯(褚新兵 刘莎莎 崔岳莺)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18日对外发布消息,为进一步优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管理,提升跨境资金运营效率,加大对跨国公司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支持力度,决定优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政策。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自2021年3月在北京、深圳率先推出首批试点以来,已逐步拓展至上海、广东、陕西、浙江、青岛、宁波等多地,成为跨国公司管理跨境资金的重要工具。截至目前,相关试点企业已达54家,分布于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广东、海南、陕西、宁波、青岛和深圳等10省市。这些企业通过试点政策已完成跨境资金调拨4669.41亿美元,惠及境内外成员企业3188家,极大提升了跨境资金配置的效率和便利性。
此次优化试点政策主要包括四大亮点:
一是将试点审批权限下放至分局,符合条件的企业均可依需要在分局申请,这将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根据前期摸底情况,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申请试点政策的跨国公司近百家,此举将显著增强跨国公司参与试点的积极性和便利性。
二是允许跨国公司境内成员企业间错币种借贷用于经常项目跨境支付业务。这意味着跨国公司可以通过资金池实现外汇盈余的出口成员企业与外汇短缺的进口成员企业之间的错币种余缺调剂,有效降低企业资金融资成本。据测算,若某跨国公司每年错币种余缺调剂规模达1亿美元,以企业贷款利率3%计算,每年可为跨国公司节省约300万美元的财务成本。
三是简化备案流程及涉外收付款相关材料审核。政策优化后,成员企业新增或退出、名称变更等不涉及外债和境外放款额度的资本项目变更可就近选择合作银行办理,相关外汇业务办理时间预计平均压缩50%至75%,这将显著提升企业跨境收支的便利化水平。
四是允许跨国公司根据宏观审慎原则自行决定外债和境外放款的归集比例,并支持跨国公司主办企业通过国内资金主账户代境外成员企业办理其与境内成员企业或境外主体之间的集中收付,这将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跨国公司跨境资金运营管理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TCL科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体化资金池已成为公司全球资金集中管理非常重要的工具。自2022年8月参与试点以来,TCL已累计办理各项外债和境外放款业务合计超100亿美元。利用跨境资金池归集海外闲置资金头寸,将境外沉淀资金、销售利润回流国内,不仅强化了境内集团总部对全球化经营的掌控力度,还有效降低了全球化运营风险。
专家指出,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优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管理政策对于帮助企业管控好海外资金风险、充分盘活企业境内外资金头寸、节约财务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此举将有力支持跨国公司持续稳健经营和发展海外业务,进一步推动我国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提升。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优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管理政策,加大对跨国公司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支持力度,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