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1月14日北京讯(褚新兵 严晓娟 孔义明)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宣布了一项重要政策调整,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资金来源,优化其资产负债结构。同日,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召开会议,向市场明确传达了“人民币汇率完全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的信号,为近期波动的人民币汇率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稳汇率信号明显
据央行公告,此次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旨在通过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便利和鼓励市场主体开展跨境融资,从而扩大境内美元流动性,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这一政策调整被视为央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要举措之一。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是央行和外汇局用于调控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风险的重要工具。自2016年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建立以来,该参数已经历了多次调整。此次上调是继2023年7月之后的再次调整,显示出央行在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方面的决心和力度。
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会议召开,明确汇率稳定预期
在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会议上,央行副行长宣昌能和外汇局副局长李斌出席并讲话。会议讨论了近期外汇市场形势,并部署了加强外汇自律管理有关工作。会议强调,尽管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美元指数震荡走强,但人民币在国际主要货币中表现总体强势,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汇率指数全年升值4.2%。
会议指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回稳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国际收支总体平衡的格局不会改变,外汇市场韧性增强的态势不会改变,人民币汇率完全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这一表态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明确的预期指引,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
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发声,为市场注入信心
在1月13日的亚洲金融论坛开幕式上,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就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进行了说明。他表示,近段时间以来,美元指数高企,非美货币普遍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有所贬值,但总体展现出较强韧性。
潘功胜强调,人民银行和外汇局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他指出,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中国的外汇市场已取得长足发展,市场参与者更加成熟,交易行为更加理性。同时,央行和外汇局将继续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增强外汇市场韧性,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市场反应积极,人民币汇率走势趋稳
政策调整和市场指导的效果迅速显现。消息发布后,人民币汇率走强。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日内低点一度回升近百基点,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呈现上涨态势。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央行的一系列稳汇率举措有助于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稳定市场预期。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波动,但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基本面稳健、国际收支平衡、外汇市场韧性增强等因素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央行也拥有充足的政策工具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汇率波动风险,确保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