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2月25日北京讯( 张大伟 薄新斌 郑成明)近日全国各地迎来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热潮。据多地发布的消息显示,本季度开工的项目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投资额巨大,创新及产业发展项目占比显著提升,特别是在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领域,亮点纷呈,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并在新领域新赛道上加速发力。

在河北雄安新区,2025年一季度共有70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高达537亿元。这批项目紧紧牵住承接疏解“牛鼻子”,推进清单内疏解项目提质提速,同时集中精力攻坚片区开发主战场,加快高端高新产业集聚。其中,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雄安中心公共实验平台、空天大型构件增材制造项目(一期)等一批产业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新质生产力在雄安新区的加速形成。

四川省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涉及项目达2956个,总投资额更是高达11318亿元,均为近年之最。其中,创新及产业发展类项目共1341个,总投资6332亿元,占比高达56%。位于广元市的中科瑞能新型铝基负极锂离子电池生产线项目,作为创新及产业发展项目的代表之一,其产品将解决低温条件下锂电池充放电难的行业痛点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储能、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领域,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32.6亿元。

浙江省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共涉及项目150个,总投资3520.5亿元。其中,产业项目占比高达73%,新质生产力项目占比37%。位于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的浙江星柯先进光电显示产业项目,依托全国唯一的平板显示玻璃技术和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相关技术,布局最先进光电显示产品和技术,推动长三角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补链强链。
安徽、贵州等地也不遑让。安徽省第一批开工动员项目622个,同比增加162个,总投资4057.5亿元,其中投向新兴产业项目344个、占比55.3%。贵州省黄平县一季度集中开工了14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4.72亿元,主要涉及工业、水利、农业、交通、城镇基础设施等领域,将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
从各地发布的信息来看,本季度开工的重大项目普遍呈现出创新及产业发展项目数量多、投资大、占比高的特点。特别是在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领域,亮点频出,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在新领域新赛道上发力加速。
在新能源领域,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新能源项目的投资热情持续高涨。多地纷纷布局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项目,以推动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

在高端制造领域,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在新材料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新材料项目的投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多地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支持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推动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若干政策措施》,围绕扩需求、稳主体、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谋划推出了28条政策措施,以抢抓机遇、提振信心、稳定预期、激发活力,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近期多地一季度重大项目的集中开工,不仅展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也凸显了新质生产力领域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随着这些项目的陆续建设和投产,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将迈上新的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