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3月10日深圳讯( 顾国红 王研 杨惠)深圳市财政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自2015年启动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体系以来,深圳通过财政金融联动累计实缴出资超1500亿元,设立13只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近5000亿元,支持产业项目超8000个,培育出近600家上市公司和150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以“耐心资本”战略领跑全国创投生态建设。
千亿级基金群覆盖全生命周期,市场化运作激发活力
深圳构建了覆盖企业“种子期—天使期—VC—PE—并购”全生命周期的政府引导基金矩阵,形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地方级政府投资基金群。通过委托深创投等头部机构市场化运作,基金群吸引红杉中国、IDG资本等顶级机构落地,子基金超300支,其中民营机构占比显著,形成“政策—资本—产业”正向循环。
“耐心资本”成效显著:投早投小、硬科技突破
深圳政府引导基金以“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核心策略,填补早期科技成果转化空白。例如,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墨芯人工智能,依托天使母基金及子基金接续投资,实现AI算力全球领先;大疆创新连续多轮获7.6亿元注资,成长为无人机领域全球龙头;云豹智能凭借三轮超1.15亿元支持,跃居中国DPU行业唯一独角兽。
截至2025年2月,天使母基金已孵化近200家“潜在独角兽”、60余个国家级“小巨人”,并在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推动9家企业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优化产业基金体系,瞄准万亿级产业集群

当前,深圳正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已设立三批产业基金群,总规模近700亿元。前两批聚焦工业软件、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第三批则瞄准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前沿赛道,市区财政出资比例最高达70%,并通过超额收益让利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此外,全国社保基金湾区科创专项基金(51亿元)、平安险资基金(100亿元)等高端资源相继落地,进一步强化国际风投创投集聚效应。
未来规划:持续扩容,强化产业链安全
深圳市财政局表示,2025年将新增百亿级市场化母基金,深化“风险共担、收益让利”模式,重点突破半导体、高端装备等“卡脖子”领域,为深圳新质生产力注入更强动能。
深圳以政府引导基金为纽带,构建起资本与产业的超级链接,不仅重塑地方创投生态,更成为全国耐心资本实践的标杆。其“长期主义”投资逻辑,正为全球科创城市提供“深圳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