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综合讯(顾国红 王研 杨惠 )美国股市在3月10日经历了一场“黑色星期一”的洗礼,三大股指全线崩盘式暴跌,纳斯达克指数单日重挫4%,创下2022年9月以来最大跌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890点,标普500指数跌幅达2.7%,抹平去年大选以来全部涨幅。这场抛售潮不仅令美股科技巨头单日市值蒸发超8300亿美元,更将“特朗普衰退”这一新术语推至全球财经舆论的风口浪尖。
市场崩盘:科技股遭血洗,恐慌指数飙升
盘中数据显示,特斯拉股价暴跌15%,创2020年9月以来最大跌幅;英伟达、苹果、Meta等科技巨头跌幅均超4%,美股“七姐妹”市值单日缩水约5.5万亿元人民币。衡量市场恐慌情绪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指数(VIX)飙升19.21%,最高触及29.56点,反映出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深度焦虑。
加密市场同样未能幸免,比特币一度跌破7.66万美元,以太坊失守1800美元关口,价格回落至特朗普胜选前的水平。分析师指出,风险资产的全线溃败显示资金正加速逃离高估值领域。
政策飓风:特朗普“转型期”论调击穿市场防线
此次暴跌的导火索直指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3月9日,特朗普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首次承认美国经济可能进入“转型期”,并拒绝排除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当被问及加征关税是否会推高通胀时,其回应“可能会,但利率会降”更被市场视为对短期经济阵痛的默许。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师迈克·威尔逊警告,若美国经济衰退成真,标普500指数或进一步下跌20%。高盛已将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概率上调至23%,摩根大通模型显示衰退风险从去年11月的17%跃升至31%。
“特朗普衰退”逻辑链:关税、裁员与政策悖论
市场普遍认为,特朗普近期政策组合拳正在形成致命矛盾:
关税不确定性:对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商品加征25%关税后政策反复调整,企业盈利预期持续承压;
财政收缩冲击:联邦政府大规模裁员计划与减税红利消退叠加,企业面临“成本双杀”;
通胀-衰退螺旋:纽约联储数据显示,消费者对未来一年通胀预期升至3.1%,而家庭财务状况恶化预期创2023年11月以来新高。
前纽交所交易员Tom Essaye尖锐指出:“当白宫愿以股市崩盘换取政策目标时,技术分析已无意义。”
全球市场连锁反应与未来风险
债市率先拉响警报,两年期美债收益率暴跌显示投资者押注美联储6月紧急降息。与此同时,黄金避险属性暂时失效,金价因现金为王心态回落,灵宝黄金等个股单日跌幅超10%。
分析师警告三大关键时点可能加剧动荡: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对衰退的官方确认、11月大选前的政策博弈升级,以及新一轮关税加码的落地。
此刻,全球资本市场的共识愈发清晰——特朗普政府为重塑贸易规则和缩减政府规模,正将经济稳定置于次要地位。这场政策驱动的市场地震,或成为2025年全球金融动荡的序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