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全国工商联发布重磅倡议书,全周期服务科技型民企、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中经联播3月17日北京讯(顾国红 王研 杨惠)今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全国工商联在京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明确银行业将通过“六大行动”深化金融服务,破解民企融资难题。发布会数据显示,2024年银行业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87万亿元,同比增长12.3%,首贷户数量增长28%。至2025年,民营企业贷款余额预计突破100万亿元,信用贷款占比提升至30%,首贷覆盖率提高至45%。
信贷服务提质:不盲目停贷、压贷,首贷信用贷加码

《倡议书》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需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确保信贷投放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并承诺“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现场宣布,将单列2万亿元专项信贷额度,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技金融创新:全生命周期服务覆盖“初创期-成熟期”
针对科技型民企,《倡议书》明确将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包括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并购贷款试点等创新产品。2024年,银行业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已突破15万亿元,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00万家。中信银行透露,其“供应链+区块链”融资平台将于年内实现全产业链覆盖。
普惠金融深化: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
聚焦小微企业“最后一公里”难题,银行业将实施“一增一减”策略:2025年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保持20%以上,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浙江网商银行表示,通过大数据技术已实现小微企业贷款“310”模式(3分钟申请、1分钟放款、0人工干预)。
银企关系重塑:“一企一策”化解流动性风险
倡议强调建立“长期主义”合作机制,对暂时困难企业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2024年,银行业通过贷款重组、展期等方式帮助12万家民企化解流动性风险。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林泽炎指出,将联合中银协建立“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监测平台”,按季发布服务指数。
专家建言:破解信息不对称需建信用共享平台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当前民企融资面临“信息不对称、风险收益不匹配、抵押担保不足”三大挑战,建议构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发展供应链金融与绿色金融,探索“政府+保险+银行”风险共担模式。
政策保障:示范机构评选与协同机制双轨推进
中国银行业协会将开展“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示范机构”评选,全国工商联则推动建立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重点解决融资堵点。北京银行计划年内新增科技金融贷款300亿元,深化“投贷联动”模式。
此次倡议的落地,标志着银行业从“输血”到“造血”的服务升级,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