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中美贸易关系历经风雨考验,逐渐形成“不愿打、不怕打、不滥打”的中国韬略。这一策略体系既植根于中华文明“以和为贵”的历史基因,秉承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行之有效的“有理有利有节”传统斗争策略,彰显新时代中国作为有志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责任大国的战略和谋求中美关系斗而不破、魂系中美人民命运与共的宇宙经济灵性。不愿打的价值立场、不怕打的实力底气与不滥打的包容智慧,展现出中国在来势汹汹的贸易摩擦中的坚定战略和灵活韬略。
不愿打:坚守互利共赢的价值立场
中华文明五千年积淀的“天下观”,决定了中国对贸易关系的根本认知:贸易不是零和博弈的角斗场,而是文明互鉴的桥梁。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国经贸关系,合则两利、斗则两伤。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是对美国一贯倡导的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彻底背离和全面倒退。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最为重要的大国环节就是谋求中美两国人民利益最大化和中美两国的命运与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太平洋足够大,能够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中国的“不愿打”,本质是对中美对战“双输陷阱”的清醒认知。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大国之间的贸易战没有赢家。摆脱中美“双输陷阱”困境的关键,在于重建“竞合共生”的新认知。通过WTO框架下的规则重构、双边产业对话机制的建立、全球公共产品的联合供给,将竞争限定在公平赛道,让合作成为利益公约数。在全球价值链深度交融的今天,任何试图勇高关税“杀敌”的招式,最终都将化作反噬自身的“飞去来器”。
不谋全球者,不足以谋一域。中国“不愿打”的立场,还源于对宇观新生经济发展规律的尊重和中华民族创新崛起的新全球化使命。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重构的关键期,中国正从“创新追赶者”向“核心领域并行者”“部分赛道领跑者”加速跃迁。这一转变既源于对全球科技创新规律的深刻把握,更得益于国家战略层面上对创新驱动战略和创新发展理念的坚守,中国通过发挥举国优势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中美创新竞争中开辟出独具特色的超越之道。中国对中美贸易战“不愿打”的深层逻辑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责任担当。
不怕打:筑牢抗压反制的实力底气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如果正如美国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在《注定一战》一书中预见的中美关系难逃“修昔底德陷阱”遭殃的话,中美贸易战带来的陷阱损失和“成长阵痛”好过中美之间再打一场朝鲜战争。有抗美援朝精神作为底气和改革开放几十年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底牌,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绝不会惧怕美国发动的对华经济战(简称经战)。面对美国的打压,从短期出口受阻到长期产业升级,从单边制裁应对到全球规则重构,中国的应对策略展现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治理智慧。中国正通过激活内需化解外需冲击,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对冲技术封锁,借助制度创新突破规则壁垒。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中国完全可以通过传统出口产业向“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化产能转移,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增长应对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带来的高关税挑战。中国的纺织、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因关税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早已丧失国际竞争力,部分企业被迫向越南、孟加拉国转移。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构建了资本品输出和消费品进口的进出口新战略格局。中国对美贸易依存度已经下降到国家经贸安全线以下。中美贸易战的升级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产业升级、贸易结构调整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加速实施。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中国构建了“法律+经济+外交”的多层次反制体系,确保“精准拆弹”而非“全面开战”。《反外国制裁法》《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数据安全法》形成法律反制“组合拳”。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占全球稀土加工能力70%)、限制光伏级多晶硅出口(占全球产量79%),倒逼美国调整对华半导体政策构成经济反制。联合俄罗斯、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改革,提升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在WTO起诉美国301调查违反国际法,最终推动其取消部分违规关税,构成外交反制。
不滥打:彰显理性克制的治理智慧
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始终秉持“不打第一枪,但也不惧怕打”的原则,通过精准施策、多边协同和战略克制,避免冲突升级为全面对抗。中国在将对美贸易关税提高至125%的同时明确表示,鉴于现有的关税对于中美贸易的阻碍已经没有市场价值,此后无论美国如何提高关税中国都不会继续跟风提高关税搞毫无实际意义的关税战数字游戏。而且中国也说到做到,在美国将关税提高到245%时,也表现出言出必行的信用智慧。中国在对美国保持巨大顺差的服务贸易领域和国际财经领域的反制也保持了极大的克制。
中国在贸易战中的关税措施始终以“精准打击”为核心,而非无差别盲目报复。2025年美国将关税提高至125%后,中国虽同步反制,但仍对药品、半导体设备等民生和关键技术产品实施豁免。这种“靶向打击”既维护了自身利益,又避免了对全球产业链的系统性冲击。中国在反制中特别注重保护民生和战略利益。2025年对美加征关税时,明确将药品(如抗癌药)、医疗设备(如呼吸机)、能源产品(如液化天然气)等纳入豁免清单。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定向管制,仅针对镝、铽等军工关键材料,而非全面断供,避免过度冲击全球高科技产业链。
见贤思齐,见拙自省。中国在反制美国发动的贸易战中,保持了对美经济战中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美企同盟军和美国同情者的原则,充分保护在华美国企业的正当经营,不放纵抵制美货的狭隘民粹主义,把对美贸易战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有限范围内。中国的“不滥打”策略并非软弱,而是基于对国际规则的尊重、对自身实力的自信和对全球利益的考量。通过精准反制、多边协同和内生改革,中国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避免了冲突失控,为全球贸易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益来往。中美经济战本质是中美两国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动态不平衡的必然产物。中美贸易战对太平洋东西两岸国家经济产生的经济地震的破坏性已经酿成重大灾难。如何减少中美经济板块摩擦的余震灾害,如何帮助中美两国在贸易关税战中的受害企业摆脱困境,如何防止经济灾害向其他领域扩散,如何搞好中国经济对战的灾后重建,是考研中美两国政治家和企业家政治经济智慧的史诗级经济应急救援答卷。答案是否能够与全球人工智能时代天下民心相符,中美两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拭目以待。
【郭新生,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特邀评论员,《解码经济》作者,新生经济学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