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2月19日北京讯( 周子智 严晓娟 孔义明)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明确了下一步政策方向。记者获悉,下一步,包括进一步破除市场准入障碍在内的多重民营经济利好政策将出台。相关部门将尽快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同时,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强化失信惩戒,推动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

政策信号:破除市场准入障碍,推动公平竞争
座谈会上,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将尽快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这意味着能源、交通、信息基础设施等领域将进一步向民营企业敞开大门,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机会。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郑备强调,将坚决破除市场准入和要素获取的障碍,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一举措旨在解决民营企业长期以来面临的隐性壁垒问题,为其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解决拖欠账款问题:强化失信惩戒,健全长效机制
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是此次座谈会的另一重点。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加力推动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健全法律法规,强化失信惩戒机制,防止“边清边欠”现象。这一政策直击民营企业资金链紧张的痛点,有助于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增强发展信心。
工信部也提出,将健全清理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优化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投诉管理运行机制,并建立全国统一的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登记(投诉)平台。这些措施将有效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推动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民营经济新机遇: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此次座谈会还特别强调了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民营企业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例如,DeepSeek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被称为中国的“斯普尼克时刻”,彰显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
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和“两新”工作(新型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拓展民间投资空间。同时,通过投贷联动、PPP新机制等措施,持续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民营经济迎发展“春天”

此次座谈会是继2018年后时隔6年再度召开的最高规格民营企业座谈会,被视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起点。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的推进,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的落地,民营经济有望在2025年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政策支持的加码,2025年民间投资增速和民营企业家信心都将显著提升。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必将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