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4月20日北京讯 (陈新航 王硕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聚焦稳就业、稳经济、扩内需、优结构四大核心任务,释放新一轮逆周期调节政策信号,以应对复杂外部环境挑战,巩固经济回升基础。
稳就业稳经济:多措并举筑牢民生底线
会议提出,要锚定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重点从三方面发力:
稳就业保民生:鼓励企业稳定岗位,加大职业技能培训规模,推广以工代赈项目,强化就业公共服务。2024年数据显示,全国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200万人次,以工代赈项目吸纳务工就业332万人次,政策成效显著。
稳外贸外资:针对重点行业和企业实施“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支持外资企业在华再投资。2024年我国外贸总额突破43万亿元,连续8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政策将进一步助力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促消费扩内需:着力提振养老、生育、文旅等服务消费,扩大有效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近期《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已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家电、汽车以旧换新,首批810亿元资金于年初落地,消费市场开局良好。
优结构提质量:做强国内大循环关键抓手
会议明确,需通过“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供给侧改革:聚焦产业链短板,推动半导体、高端医疗设备等领域技术突破,提升国产化率。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本土化率已达85%,成为内循环的重要引擎。
需求侧管理:释放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潜力,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国家发改委提出“稳股市、稳楼市”政策,首次在促消费文件中强调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畅通流通体系: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地方保护主义,降低社会物流成本。2024年专项督查已清理300项地方不合理限制,助力“买全国、卖全球”格局深化。
强化监管与服务: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同步听取“3·15”晚会曝光问题处置进展,强调健全全链条监管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监管精准性,严打市场违法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此外,会议讨论通过《社会救助法(草案)》,明确社会救助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形成政府与社会协同的兜底保障机制;审议修订《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助力种业振兴与农业创新。
政策协同:释放制度型开放红利
结合近期政策,我国正通过制度创新与开放深化双轮驱动,如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RCEP升级谈判等,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2025年目标包括:国内消费占GDP比重达70%、关键产业链自主化率突破70%。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的政策信号,既瞄准短期稳增长,又布局长期结构优化,彰显以“内需主动力+制度创新”破局外部挑战的决心。随着3000亿元消费支持资金落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速,中国经济有望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