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综合(褚新兵 雨蝶)华盛顿的单边保护主义正在遭遇"反噬效应"。随着美国政府近期肆意挥舞关税大棒,不仅引发全球贸易伙伴集体反制,其国内质疑声浪亦持续高涨,形成"内外交困"的罕见局面。
全球反制行动进入"密集区"
欧盟率先打响"反击战",宣布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启动WTO争端解决程序,直指其涉嫌绿色贸易壁垒;加拿大对美加征铝制品关税实施对等报复;墨西哥则将美国排除在锂三角协议之外。更值得关注的是,连传统盟友英国都公开警告,正在评估对美反制措施。数据显示,今年全球已有23个经济体对美国采取贸易救济措施,较去年增长44%。
美国国内质疑呈现"三重奏"
首先是经济账本难看:美联储数据显示,去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导致进口成本增加1373亿美元,每个家庭年均负担831美元;其次是产业界倒戈:全美零售联合会、半导体行业协会等12家机构联名致信国会,警告关税推高企业成本;最后是政治反噬加剧:包括俄亥俄州在内的多个农业大州政府,公开批评关税政策损害农民利益,要求联邦政府赔偿损失。
三大"霸权逻辑"被事实击碎
白宫试图用"对等原则"包装其贸易霸凌,但三大矛盾无法自圆其说:其一,将贸易逆差简单归咎于他国壁垒,却对美元霸权地位造成的全球失衡避而不谈;其二,以"国家安全"为由实施投资审查,却对本土企业获取他国关键技术开绿灯;其三,要求他国开放市场却保护本国农业补贴,这种"双标"做法连美国农民都看不下去。
全球供应链开启"去美化"进程
关税大棒之下,全球供应链正在加速重构。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一季度中美贸易额同比下降18.3%,其中美自华进口降幅达28.3%;而东盟与中国的贸易额同比增长9.6%。更值得关注的是,德国巴斯夫、韩国三星等跨国企业,正将生产线向"关税友好型"地区转移。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看清美式贸易霸权的本质,这场由华盛顿挑起的关税闹剧,终将沦为损害全球产业链稳定的"独角戏"。正如世贸组织前总干事阿泽维多所言:"用19世纪的逻辑解决21世纪的问题,注定是死路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