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5月19日北京讯(宣一飞 钱伟民 李小刚)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今日发布《2024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下称《报告》),全面呈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最新动态。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总体持续优化,市场准入壁垒进一步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效显著,但区域、行业及城市能级差异仍需关注。
市场环境均衡提升,九成企业满意政务服务
《报告》基于市场、法治、融资、创新、政策五大维度,对全国50个参评城市展开评估。数据显示,各城市市场环境差距持续缩小,市场环境得分离散度最低,九成以上企业对市场准入、要素保障和政务服务表示满意,44个城市综合信用指数较上年提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深入推进,有效优化了中小企业竞争环境,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地区城市表现突出,上海蝉联综合排名首位。
副省级城市领跑创新,地级市差异化突围
副省级以上城市在综合排名中占据绝对优势,前十名中占9席。其创新环境和政策环境尤为突出,19个副省级城市包揽了全国55%的国家级创新载体、76.52%的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及82.07%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超七成城市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地级市中,苏州、无锡、合肥等地依托产业优势跻身前20,但整体在创新资源获取和政策落地效率上仍存短板。
专精特新企业韧性凸显,超六成布局创新研发
尽管中小企业整体盈利能力承压(45.09%企业反映利润下滑),但专精特新企业展现出更强韧性。64.69%的专精特新企业营收增长或持平,高于非专精特新企业8.09个百分点;63.98%的企业计划2025年开展创新研发,40.35%计划增加投资,分别领先普通企业34.13和17.99个百分点。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0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均值增至2.76%,科技创新活力持续释放。
区域分化与行业挑战并存
东部地区综合得分全面领先,中西部城市追赶提速。武汉、成都进入前15,西安创新环境跻身前5,但西部和东北地区仍面临政策“够不着”“落不了”等问题。行业层面,工业中小企业受用工和原材料成本上涨(占比56.17%、53.62%)及订单减少(48.12%)双重挤压;建筑业遭遇资金短缺(52.81%),服务业则需应对内需不足。
政策建议:精准施策破解转型瓶颈
报告指出,中小企业仍面临数字化转型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支撑有限、成本与账款压力加剧等挑战。对此,《报告》建议:
强化政策适配性,针对新兴产业需求优化政策设计;
推动数字化赋能,解决企业“不想转”“不敢转”难题;
完善融资生态,扩大创投规模,缓解资金压力;
健全服务体系,推动四级公共服务机构(超1800家)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服务实效。
展望:高质量发展成主线
六年来,中小企业满意度从2020年的7.46分提升至2024年的8.50分,法治与市场环境改善最显著。随着专项基金扩容(超20城设立)、公共服务平台覆盖深化,中小企业有望在政策红利释放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强调,未来需以分类施策和精准扶持为抓手,助力企业突破瓶颈,激活创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