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时评

后疫情阶段中小微企业的复苏与发展

作者:孙维杰、薛冰

中小微企业事关经济社会稳定大局,关乎就业、关乎民生,事关创新型国家建设,关乎创新、关乎科技,确保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经济稳中有进意义重大。

从2020年到2022年,受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及疫情影响,我国中小微企业受到巨大冲击,经营困难加剧。随着我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持续推行,加之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中小微企业逐渐走出“寒冬”,但是受企业尚未恢复正常经营水平、惠企政策延续性存疑、消费市场信心相对不足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相关企业复苏和发展仍旧面临诸多生产经营困难。

后疫情阶段,想要助力中小微企业复苏和发展,助推实体经济恢复发展,亟需政府、银行、市场等同向用力、多方发力,释放经济发展活力,提振市场信心,合力营造中小微企业复苏和发展的良好环境,拓展中小微企业发展空间,切实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

(一)部分阶段性惠企政策延续性存疑,中小微企业生存压力骤增,企业复苏亟待更多更加精准的政策纾困解难

我国各级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为中小微企业减负的惠企政策,但部分阶段性惠企政策大多出台于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之前,延续性存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相关企业复苏的步伐。同时,中小微企业复苏初期面临资金紧张、原材料上涨等诸多困难,加之在宏观大环境下,金融市场整体流动性趋紧,面临资金困境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需要更有力的政策给予支持。

(二)相当数量的中小微企业资金流存在问题,加剧企业生存困境,需要保障其货款及时到位及融资便利

相当数量的中小微企业资金链已经濒临断裂,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作为产业链的底层供应商和服务商,拖欠款、垫资等问题导致相关企业资金流出现问题,项目利润被吞噬,自身“造血”能力较弱、资金较为紧张的中小微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和信用危机,更缺乏足够资金用以企业经营和发展。

(三)消费信心相对低迷,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销售和利润下降

受三年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活力有所下降,市场需求偏弱,消费者消费意愿和消费信心降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同质化产品较多,导致第三产业的中小微企业销售额和利润额受到较大影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中小微企业销售市场萎缩,不利于相关企业尽快恢复正常运转和发展。

相关建议

(一)继续精准出台更多惠企政策,延续部分阶段性惠企政策

建议政府针对中小微企业在复苏初期所面临的显现化、可视化的实际困难和预期的潜在困难,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出台和有效落实更多更加精准的财税、金融、货币等惠企政策,不断释放政策红利,扩大政策的惠及面,实行用人补贴、下调水电费标准等措施,以进一步减轻相关企业实际运营成本。同时,充分聆听中小微企业呼声,延续为相关企业纾困解难效果明显的阶段性惠企政策,让企业能够在低成本运营中尽快恢复正常经营水平。

通过不断加大对于中小微企业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增加企业融资配套资金、继续给予财政贴息支持等方式,帮助企业打通金融扶持最后一公里,引导银行加大普惠贷款力度为相关企业“输血”,切实保障企业资金链的安全稳定,为其复苏和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二)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流问题,让企业能够运转起来

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措施,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应收款项的保障措施,加强监管力度,层层压实责任,开展针对中小微企业拖欠款的专项清理活动,敦促和责令上游企业务必按照合同按时支付货款,做到应付尽付,保障中小微企业的款项,对于无正当理由拖欠货款的上游企业强制执行,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惩。

同时,进一步降低各类招标项目的垫资比例,切实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针对因疫情使得项目延期使项目款无法按进度支付导致企业垫资压力和还贷压力较大的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指导和鼓励金融机构为相关企业延缓还贷期限,并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用于生产企业应急性资金周转,让企业的资金流动起来。

(三)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为中小微企业复苏和发展提供充足底气

政府综合运用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通过更加积极的收入分配政策和就业保障政策提高消费者收入水平提振消费信心,保障中小微企业的营收,尽快实现企业的正常运转,为企业复苏和发展提供充足底气。

政府各级智库可以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智力支持,通过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帮助其分析市场的变化趋势,指导企业做好品牌运营、打造差异化产品、精准市场营销等工作,便于其产品的销售和进一步研发升级。

作者孙维杰: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副监事长、民建中央企业委员会旅游组委员、民建秦皇岛市北戴河总支副主委、秦皇岛市鹏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者薛冰:民建河北省委青年委员会委员、民建秦皇岛市北戴河总支委员、河北省康复医院信息科教科负责人。


【责任编辑:崔岳莺】

预制菜无罪,隐瞒有罪:从西贝风波看餐饮透明化的生死战

当消费者怀着对 "锅气" 的期待,支付溢价享用餐厅美食时,却在不经意间发现餐盘里的竟是加热后的预制菜 —— 这种认知错位引发的愤怒,正是近期罗永浩与西贝贾国龙预制菜风波的核心。西贝短短数日营业额暴跌数百万的惨烈代价,与其说是预制菜的口碑危机,不如说是一场因知情权缺失引发的信任崩塌。在预制菜产业规模即将突破 6000 亿元的今天,这场风波撕开的不仅是某个品牌的经营漏洞,更是整个餐饮行业工

郭新生:从土地财政到云端财政的“钱袋子革命”

如果把中国城市的发展比作一场漫长的“闯关升级”,那么土地财政一定是早期最给力的“补给包”。它用土地的价值撑起了高楼、修通了道路,让一个个小城长成了繁华都市。可如今,随着“土地补给包”的能量逐渐减弱,一场新的变革正在发生:以数据为核心的“云端财政”正接过接力棒,用数字的力量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这场从“脚下土地”到“云端数据”的升华,不仅改变着地方政府的“钱袋子”来源,更重塑着城市智理的城建经济脑逻

警惕“禁酒令”中的 “一刀切” 懒政

随着多地对违规吃喝问题整治力度的加大,“禁酒令” 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毋庸置疑,整治违规吃喝,对净化政治生态、遏制腐败滋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正风肃纪的必要之举。但在部分地区,“禁酒令”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刀切”现象,这不仅偏离了政策初衷,更暴露出一种懒政思维,亟待引起重视。在某些地方,禁酒范围被无限扩大,不仅工作日严禁饮酒,就连周末、节假日,只要是公职人员参与的聚餐,也

智能驾驶不达标,谁在裸泳,监管又该担何责

许多所谓的智能驾驶技术其实并不达标,在光鲜亮丽的宣传背后,到底谁在裸泳?而监管部门又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近日,懂车帝与央视新闻联合推出大型科普类节目《懂车智炼场》。该节目选取市面热门车型,对智能驾驶系统进行实测,模拟了15类现实中极易造成事故但出现频率较低的

法治之上:民营经济的“生态系统”再造

《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民营企业筑牢了权利根基,但要让这片沃土真正生机勃发,还需一场系统性的生态革命。今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这部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的基础性立法,以26处“平等”“公平”“同等”的表述,宣告了对民营经济的制度性保障。法律甫一落地,各地便涌现积极回应:甘肃武威市梳理4981项行政执法事项并公开涉企检查清单,重庆巴南区半年新增民营经营主体

45万“蛤蟆汤罚单”:执法当在规则内审慎而行

山东临沂兰山区一家餐馆因发布“蛤蟆汤”菜品视频被拟罚45万元一事引发热议。此事如同一颗投入舆论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让人们不禁思考,这究竟是“权力的任性”,还是店主“罪有应得”?

云南楚雄州:传统火把节赋能,以文化之炬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彝族火把节,作为云南省楚雄州最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早已超越了传统节庆的范畴,成为驱动区域发展的精神火炬与实践引擎。在新时代背景下,楚雄州以火把节为文化锚点,将民族文化传承与政治引领、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彰显了边疆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共同繁荣的政治智慧与实践担当。火把节的赋能,首先体现在对政治引领与民族团结的凝聚作用上

南博会--区域合作的璀璨明珠与发展新引擎

自2013年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盛大启幕,这一盛会已历经十余年的砥砺前行,成功举办了八届,如今正以愈发蓬勃的姿态迈向第九届。在这一历程中,南博会宛如一颗在区域合作天空中愈发璀璨的明珠,持续散发着耀眼光芒,成为中国与南亚乃至世界各国深化交流、携手共进的关键纽带与核心平台。回顾往昔,首届南博会便以高规格、大规模、多活动、浓特色吸引众多南亚国家踊跃参与,为中

广纳民智,共绘云南 “十五五” 新蓝图

在彩云之南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发展的浪潮正澎湃涌动。2025年6月10日,云南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公告,开展“我为云南‘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公开征集意见建议活动,这一举措如同一座沟通政府与民众的桥梁,开启了云南未来发展新征程的重要篇章。

彝村崛起:二十载搬迁路铸就康养振兴样本

当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紫溪彝村村民在家门刻下“二十载两搬迁越搬越好、一辈子跟党走无怨无悔”的对联时,这句朴素心声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最强注脚。这个历经两次搬迁的移民村,以令人惊叹的实践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发展新路径:从移民安置的阵痛中涅槃,在党建引领下完成文化、产业与生态的深度交响,奏响了农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时代强音。

县域经济的云南实践:从“一县一业”到“万流入海”的跃升密码

云南县域经济的崛起,始于对“一县一业”战略的深刻实践。省委、省政府将112个县(市)精准划分为农业、工业、文旅、口岸四类,如同绘制产业版图的“北斗导航”:澜沧县依托景迈山古茶林,构建“林茶共生”的生态经济体系,2024年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17亿元,非遗工坊带动就业超千人

红色铸魂 党建聚力 - 云南水电水利移民搬迁安置的“民心答卷”

在云南这片红色热土上,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场传承红色基因、激活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云南省将红色文化与党建引领深度融合,探索出“精神引领+组织赋能”的双轮驱动模式,书写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振兴篇章。红色文化铸魂:从“故土难离”到“主动融入”云南

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引发的思考:法律的温度与公共空间的文明刻度

昨天,青岛“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典型案例在网上疯传,引来无数人围观。近年来,三句颇具争议的法律话语——“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他打你你为什么要还手”“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屡屡刺痛公众神经。这些话语背后,折射出法律实践与社会伦理的深层张力,也考验着司法裁判能否在规则刚性与人性温度之间找到平衡点。一、彭宇案的启示:法律不能成为道德

宋海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表现的城市发展新路径

在全国两会的重要时刻,政府工作报告犹如一座灯塔,为城市发展照亮前行的道路。深入研读报告中关于城市发展的内容,深感其对城市未来走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从中也探寻到了城市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董文琴:守好生态“含绿量” 提升发展“含金量”

“伊春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接近市域总面积的一半,森林蓄积量年均净增10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伊春市委书记董文琴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伊春在全省率先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忠诚实践地,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斯蒂芬·米兰的经济愿景:一场“国防驱动”的再工业化实验

美国经济政策的风向标正再次指向熟悉的坐标——高关税、低监管和大规模国防支出。这一次的操盘者,是特朗普提名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CEA)主席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这位哈佛经济学博士、前财政部高级顾问,以“国防驱动型再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蓝图,不仅是对拜登政府产业政策的全面否定,更是一场试图重塑全球供应链和美国经济结构的激进实验。一、政策内核:从“补贴依赖”到“国防驱

第一观察丨这场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重要信号

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体现出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关怀和重视,释放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信号一: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能变,也不会变“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一路风雨一路歌。40多年来,伴随着改革

AI人才需求攀升,映射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与就业新空间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AI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井喷式增长。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更在“人工智能+千行百业”的浪潮下,为众多传统行业催生了新需求,开辟了广阔的就业新空间。据多家招聘平台最新数据显示,AI技术岗位在就业市场上呈现出“量价齐升”的态势。以智联招聘为例,2025年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速高达33.4%,位居各行业之首。其中,人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