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时评

预制菜无罪,隐瞒有罪:从西贝风波看餐饮透明化的生死战


作者:黄凤荣

当消费者怀着对 "锅气" 的期待,支付溢价享用餐厅美食时,却在不经意间发现餐盘里的竟是加热后的预制菜 —— 这种认知错位引发的愤怒,正是近期罗永浩与西贝贾国龙预制菜风波的核心。西贝短短数日营业额暴跌数百万的惨烈代价,与其说是预制菜的口碑危机,不如说是一场因知情权缺失引发的信任崩塌。在预制菜产业规模即将突破 6000 亿元的今天,这场风波撕开的不仅是某个品牌的经营漏洞,更是整个餐饮行业工业化转型必须直面的透明化命题。

工业化的必然与认知的鸿沟


预制菜绝非洪水猛兽,而是餐饮工业化进程的必然产物。2024 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 4850 亿元,同比增长 33.8% 的惊人增速,印证了这一业态对效率的提升价值。头部连锁餐饮企业 80% 以上的预制菜占比,与老乡鸡公示的 70.6% 现做率形成的鲜明对比,揭示了行业发展的现实图景 —— 当中央厨房的标准化生产能降低 8% 的整体成本,当冷链技术可实现全国门店口味统一,预制菜对餐饮企业的吸引力不言而喻。这种生产力进步本应惠及消费者,就像互联网让信息获取更高效一样,预制菜也满足了现代生活对快捷餐饮的需求。

但消费者的愤怒声浪同样真实。"不是不能接受预制菜,是不能接受花了现做菜的钱,却吃加热包!" 这则高赞评论道出了认知鸿沟的本质。问题的核心不在于预制菜本身,而在于成本与体验的错配:企业通过预制菜降低了成本,却将节省的成本转化为利润而非让利于消费者,同时隐瞒加工方式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当西贝的面筋与浇汁莜面维持 43 元高价时,消费者自然会质疑:为何工业化带来的效率红利没有传导至终端价格?这种信息不对称造就的消费欺诈感,才是引发舆论风暴的真正推手。

标准困局下的信任博弈

西贝风波暴露出的更深层矛盾,是预制菜定义模糊带来的行业标准困局。根据 2024 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连锁餐饮企业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竟不纳入预制菜范围。这一界定为企业提供了操作空间,也让消费者陷入认知混乱 —— 当西贝强调 "中央厨房出品" 时,消费者很难将其与理解中的 "预制菜" 划等号。贾国龙提出的 "腊肉炒蒜苔如何界定预制属性" 的疑问,恰恰反映了标准缺失导致的执行困境。

在这种背景下,老乡鸡的实践提供了破局思路。这家拥有千余家门店的快餐品牌主动公示:餐厅现做占比 70.6%,半预制占比 27.7%,复热预制占比 1.7%,甚至开通中央厨房和后厨的实时监控直播间。这种透明化操作不仅没有引发消费者反感,反而赢得 "老乡鸡能处" 的口碑认可。对比西贝客流断崖式下滑与老乡鸡的信任加分,一个清晰结论浮出水面:消费者并非排斥预制菜,而是厌恶被欺骗。当企业敢于将加工方式公之于众,即使存在预制环节,也能获得市场谅解。

透明化革命的三重突破

预制菜争议的终极解决方案,在于构建全链条的透明化体系。制度层面,应将老乡鸡的自愿公示升级为强制性标准,参考《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建立预制菜追溯平台,要求企业如实标注加工方式、原料来源及保质期。市场监管总局正在制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制菜》和《预制菜术语与分类》国标,需重点填补餐饮端标注规范的空白,让 "预制菜" 定义在消费者认知与行业标准间实现统一。

技术创新为透明化提供了可行性支撑。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溯源,老乡鸡的 20 万字《菜品溯源报告》和实时监控模式证明,餐饮企业完全有能力向消费者开放 "后厨秘密"。当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菜品加工流程,当预制与现做的成本差异清晰可辨,市场自然会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 —— 预制菜的快捷廉价与现做菜的匠心溢价各得其所,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消费观念的升级同样关键。正如互联网时代仍有人选择报纸广播,预制菜与现做菜本应是并行不悖的选项。行业需要引导消费者理解:标准化生产的预制菜在食品安全控制上可能更具优势,而现场制作的菜品则胜在新鲜体验。当标注成为常态,价格与价值对等,消费者会根据场景自主选择 —— 赶时间时选预制快餐,聚会时点现做佳肴,这种理性消费生态的形成,才是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这场由罗永浩与西贝之争引发的行业震荡,本质上是餐饮工业化与消费升级的碰撞。预制菜作为生产力进步的产物,其发展方向不应是遮掩而是透明。当 6000 亿规模的预制菜市场建立在充分知情的消费选择之上,当 "明厨亮灶" 升级为 "明料亮工",餐饮行业才能真正完成从传统手工业到现代服务业的蜕变。西贝的道歉与调整承诺已经开启了行业反思,而真正的进步,始于将 "消费者知情权" 写入每个菜单的那一刻。


(作者为本网总编辑)


【责任编辑:雨蝶】

郭新生:从土地财政到云端财政的“钱袋子革命”

如果把中国城市的发展比作一场漫长的“闯关升级”,那么土地财政一定是早期最给力的“补给包”。它用土地的价值撑起了高楼、修通了道路,让一个个小城长成了繁华都市。可如今,随着“土地补给包”的能量逐渐减弱,一场新的变革正在发生:以数据为核心的“云端财政”正接过接力棒,用数字的力量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这场从“脚下土地”到“云端数据”的升华,不仅改变着地方政府的“钱袋子”来源,更重塑着城市智理的城建经济脑逻

警惕“禁酒令”中的 “一刀切” 懒政

随着多地对违规吃喝问题整治力度的加大,“禁酒令” 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毋庸置疑,整治违规吃喝,对净化政治生态、遏制腐败滋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正风肃纪的必要之举。但在部分地区,“禁酒令”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刀切”现象,这不仅偏离了政策初衷,更暴露出一种懒政思维,亟待引起重视。在某些地方,禁酒范围被无限扩大,不仅工作日严禁饮酒,就连周末、节假日,只要是公职人员参与的聚餐,也

智能驾驶不达标,谁在裸泳,监管又该担何责

许多所谓的智能驾驶技术其实并不达标,在光鲜亮丽的宣传背后,到底谁在裸泳?而监管部门又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近日,懂车帝与央视新闻联合推出大型科普类节目《懂车智炼场》。该节目选取市面热门车型,对智能驾驶系统进行实测,模拟了15类现实中极易造成事故但出现频率较低的

法治之上:民营经济的“生态系统”再造

《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民营企业筑牢了权利根基,但要让这片沃土真正生机勃发,还需一场系统性的生态革命。今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这部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的基础性立法,以26处“平等”“公平”“同等”的表述,宣告了对民营经济的制度性保障。法律甫一落地,各地便涌现积极回应:甘肃武威市梳理4981项行政执法事项并公开涉企检查清单,重庆巴南区半年新增民营经营主体

45万“蛤蟆汤罚单”:执法当在规则内审慎而行

山东临沂兰山区一家餐馆因发布“蛤蟆汤”菜品视频被拟罚45万元一事引发热议。此事如同一颗投入舆论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让人们不禁思考,这究竟是“权力的任性”,还是店主“罪有应得”?

云南楚雄州:传统火把节赋能,以文化之炬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彝族火把节,作为云南省楚雄州最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早已超越了传统节庆的范畴,成为驱动区域发展的精神火炬与实践引擎。在新时代背景下,楚雄州以火把节为文化锚点,将民族文化传承与政治引领、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彰显了边疆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共同繁荣的政治智慧与实践担当。火把节的赋能,首先体现在对政治引领与民族团结的凝聚作用上

南博会--区域合作的璀璨明珠与发展新引擎

自2013年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盛大启幕,这一盛会已历经十余年的砥砺前行,成功举办了八届,如今正以愈发蓬勃的姿态迈向第九届。在这一历程中,南博会宛如一颗在区域合作天空中愈发璀璨的明珠,持续散发着耀眼光芒,成为中国与南亚乃至世界各国深化交流、携手共进的关键纽带与核心平台。回顾往昔,首届南博会便以高规格、大规模、多活动、浓特色吸引众多南亚国家踊跃参与,为中

广纳民智,共绘云南 “十五五” 新蓝图

在彩云之南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发展的浪潮正澎湃涌动。2025年6月10日,云南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公告,开展“我为云南‘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公开征集意见建议活动,这一举措如同一座沟通政府与民众的桥梁,开启了云南未来发展新征程的重要篇章。

彝村崛起:二十载搬迁路铸就康养振兴样本

当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紫溪彝村村民在家门刻下“二十载两搬迁越搬越好、一辈子跟党走无怨无悔”的对联时,这句朴素心声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最强注脚。这个历经两次搬迁的移民村,以令人惊叹的实践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发展新路径:从移民安置的阵痛中涅槃,在党建引领下完成文化、产业与生态的深度交响,奏响了农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时代强音。

县域经济的云南实践:从“一县一业”到“万流入海”的跃升密码

云南县域经济的崛起,始于对“一县一业”战略的深刻实践。省委、省政府将112个县(市)精准划分为农业、工业、文旅、口岸四类,如同绘制产业版图的“北斗导航”:澜沧县依托景迈山古茶林,构建“林茶共生”的生态经济体系,2024年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17亿元,非遗工坊带动就业超千人

红色铸魂 党建聚力 - 云南水电水利移民搬迁安置的“民心答卷”

在云南这片红色热土上,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场传承红色基因、激活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云南省将红色文化与党建引领深度融合,探索出“精神引领+组织赋能”的双轮驱动模式,书写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振兴篇章。红色文化铸魂:从“故土难离”到“主动融入”云南

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引发的思考:法律的温度与公共空间的文明刻度

昨天,青岛“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典型案例在网上疯传,引来无数人围观。近年来,三句颇具争议的法律话语——“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他打你你为什么要还手”“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屡屡刺痛公众神经。这些话语背后,折射出法律实践与社会伦理的深层张力,也考验着司法裁判能否在规则刚性与人性温度之间找到平衡点。一、彭宇案的启示:法律不能成为道德

宋海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表现的城市发展新路径

在全国两会的重要时刻,政府工作报告犹如一座灯塔,为城市发展照亮前行的道路。深入研读报告中关于城市发展的内容,深感其对城市未来走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从中也探寻到了城市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董文琴:守好生态“含绿量” 提升发展“含金量”

“伊春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接近市域总面积的一半,森林蓄积量年均净增10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伊春市委书记董文琴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伊春在全省率先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忠诚实践地,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斯蒂芬·米兰的经济愿景:一场“国防驱动”的再工业化实验

美国经济政策的风向标正再次指向熟悉的坐标——高关税、低监管和大规模国防支出。这一次的操盘者,是特朗普提名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CEA)主席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这位哈佛经济学博士、前财政部高级顾问,以“国防驱动型再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蓝图,不仅是对拜登政府产业政策的全面否定,更是一场试图重塑全球供应链和美国经济结构的激进实验。一、政策内核:从“补贴依赖”到“国防驱

第一观察丨这场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重要信号

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体现出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关怀和重视,释放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信号一: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能变,也不会变“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一路风雨一路歌。40多年来,伴随着改革

AI人才需求攀升,映射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与就业新空间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AI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井喷式增长。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更在“人工智能+千行百业”的浪潮下,为众多传统行业催生了新需求,开辟了广阔的就业新空间。据多家招聘平台最新数据显示,AI技术岗位在就业市场上呈现出“量价齐升”的态势。以智联招聘为例,2025年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速高达33.4%,位居各行业之首。其中,人工

各地“两会” | 黑龙江省人大代表李万春:重拳出击,全方位保障冰雪经济健康发展

1月14日,出席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黑龙江省人大代表、海南省哈尔滨商会党支部副书记李万春,在接受中国经济新闻联播采访时表示,黑龙江省凭借其丰富的冰雪资源,在多个领域打造出了丰硕的冰雪经济成果,冰雪旅游持续火爆,冰雪经济不断升温,“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正在成为东北振兴的新亮点。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