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时评

云南培育“云岭电商”新农人,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评论员:申从亮】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农村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云南,这片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特色农产品的土地,正积极培育“云岭电商”新农人,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云南省商务厅等相关部门依托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形成的云南省电子商务网格优势,高位谋划,主动推进“云岭电商”新农人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如农村青年创业先锋带头人培训班,涵盖三农创业实践、直播引流带货技巧、短视频拍摄与剪辑技术、账号运营策略等多方面内容,帮助学员快速掌握抖音直播等核心技能,为培育电商新农人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农民的电商技能,更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到了农村发展的新机遇,纷纷投身于电商新农人的队伍中。

从实践成果来看,“云岭电商”新农人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保山市,截至2023年底,共有电商企业1369户、网店1.36万个、从业人员5万余人,2023年完成网络交易额159.6亿元、增长15%,网络零售额55.79亿元、增长13.62%。龙陵县通过大力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对有意愿从事农村电商的青年开展免费培训,有效推动电子商务融入县域经济大局。目前,全县有电商个体443个、电商企业175户、电商直播基地27个、电子商务从业人员1000余人。2023年,全县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26.1亿元,网络销售额12亿元。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云岭电商新农人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强大力量。

在个体案例方面,诸多云岭电商新农人脱颖而出。“90后”网络主播“乡村媛媛”孙洪燕,2020年回乡创业,投身村播领域。从自家的葛根粉入手,逐步将茶叶、咖啡、水果等众多云品推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消费者的购物车。29岁的返乡创业傈僳族小伙曹大成,通过不断学习和摸索,成为电商能手,2023年12月成立自己的公司,销售额已达600多万元,并在全县统一组织的电商人才培训中分享经验,助力家乡农特产品走向全国各地。还有王浩霖,作为云南新农人主播助农服务团成员,从第一年粉丝约1000人、销售额4万元,发展到第三年粉丝逾100万人、销售额突破400万元,成功帮助曲靖小黄姜等农产品打开销路。

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云岭电商”新农人培育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一方面,云南地处边疆,山多地少,新媒体发展人才储备短缺,新媒体发展应用相对滞后。尽管开展了大量培训,但专业的电商运营、营销推广等方面的人才依然不足,制约了农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物流体系尚不完善,物流成本高、配送时效低,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和客户体验。此外,农产品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部分农产品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为了更好地培育“云岭电商”新农人,推动农村电商持续健康发展,还需从多方面发力。在人才培养上,应进一步加大投入,不仅要开展技能培训,还应注重培养电商新农人的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近年来,云南省与高校、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农村电商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在物流体系建设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鼓励物流企业在农村设立网点,优化物流配送线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同时,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标准化工作,引导电商新农人树立品牌理念,制定农产品生产标准,提升农产品质量,打造一批具有云南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云品的市场竞争力。

“云岭电商”新农人作为推动云南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已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活力。通过不断克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持续完善培育体系,云南有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电商新农人,让农村电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云岭大地的特色农产品借助电商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市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责任编辑:雨蝶】

预制菜无罪,隐瞒有罪:从西贝风波看餐饮透明化的生死战

当消费者怀着对 "锅气" 的期待,支付溢价享用餐厅美食时,却在不经意间发现餐盘里的竟是加热后的预制菜 —— 这种认知错位引发的愤怒,正是近期罗永浩与西贝贾国龙预制菜风波的核心。西贝短短数日营业额暴跌数百万的惨烈代价,与其说是预制菜的口碑危机,不如说是一场因知情权缺失引发的信任崩塌。在预制菜产业规模即将突破 6000 亿元的今天,这场风波撕开的不仅是某个品牌的经营漏洞,更是整个餐饮行业工

郭新生:从土地财政到云端财政的“钱袋子革命”

如果把中国城市的发展比作一场漫长的“闯关升级”,那么土地财政一定是早期最给力的“补给包”。它用土地的价值撑起了高楼、修通了道路,让一个个小城长成了繁华都市。可如今,随着“土地补给包”的能量逐渐减弱,一场新的变革正在发生:以数据为核心的“云端财政”正接过接力棒,用数字的力量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这场从“脚下土地”到“云端数据”的升华,不仅改变着地方政府的“钱袋子”来源,更重塑着城市智理的城建经济脑逻

警惕“禁酒令”中的 “一刀切” 懒政

随着多地对违规吃喝问题整治力度的加大,“禁酒令” 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毋庸置疑,整治违规吃喝,对净化政治生态、遏制腐败滋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正风肃纪的必要之举。但在部分地区,“禁酒令”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刀切”现象,这不仅偏离了政策初衷,更暴露出一种懒政思维,亟待引起重视。在某些地方,禁酒范围被无限扩大,不仅工作日严禁饮酒,就连周末、节假日,只要是公职人员参与的聚餐,也

智能驾驶不达标,谁在裸泳,监管又该担何责

许多所谓的智能驾驶技术其实并不达标,在光鲜亮丽的宣传背后,到底谁在裸泳?而监管部门又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近日,懂车帝与央视新闻联合推出大型科普类节目《懂车智炼场》。该节目选取市面热门车型,对智能驾驶系统进行实测,模拟了15类现实中极易造成事故但出现频率较低的

法治之上:民营经济的“生态系统”再造

《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民营企业筑牢了权利根基,但要让这片沃土真正生机勃发,还需一场系统性的生态革命。今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这部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的基础性立法,以26处“平等”“公平”“同等”的表述,宣告了对民营经济的制度性保障。法律甫一落地,各地便涌现积极回应:甘肃武威市梳理4981项行政执法事项并公开涉企检查清单,重庆巴南区半年新增民营经营主体

45万“蛤蟆汤罚单”:执法当在规则内审慎而行

山东临沂兰山区一家餐馆因发布“蛤蟆汤”菜品视频被拟罚45万元一事引发热议。此事如同一颗投入舆论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让人们不禁思考,这究竟是“权力的任性”,还是店主“罪有应得”?

云南楚雄州:传统火把节赋能,以文化之炬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彝族火把节,作为云南省楚雄州最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早已超越了传统节庆的范畴,成为驱动区域发展的精神火炬与实践引擎。在新时代背景下,楚雄州以火把节为文化锚点,将民族文化传承与政治引领、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彰显了边疆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共同繁荣的政治智慧与实践担当。火把节的赋能,首先体现在对政治引领与民族团结的凝聚作用上

南博会--区域合作的璀璨明珠与发展新引擎

自2013年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盛大启幕,这一盛会已历经十余年的砥砺前行,成功举办了八届,如今正以愈发蓬勃的姿态迈向第九届。在这一历程中,南博会宛如一颗在区域合作天空中愈发璀璨的明珠,持续散发着耀眼光芒,成为中国与南亚乃至世界各国深化交流、携手共进的关键纽带与核心平台。回顾往昔,首届南博会便以高规格、大规模、多活动、浓特色吸引众多南亚国家踊跃参与,为中

广纳民智,共绘云南 “十五五” 新蓝图

在彩云之南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发展的浪潮正澎湃涌动。2025年6月10日,云南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公告,开展“我为云南‘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公开征集意见建议活动,这一举措如同一座沟通政府与民众的桥梁,开启了云南未来发展新征程的重要篇章。

彝村崛起:二十载搬迁路铸就康养振兴样本

当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紫溪彝村村民在家门刻下“二十载两搬迁越搬越好、一辈子跟党走无怨无悔”的对联时,这句朴素心声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最强注脚。这个历经两次搬迁的移民村,以令人惊叹的实践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发展新路径:从移民安置的阵痛中涅槃,在党建引领下完成文化、产业与生态的深度交响,奏响了农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时代强音。

县域经济的云南实践:从“一县一业”到“万流入海”的跃升密码

云南县域经济的崛起,始于对“一县一业”战略的深刻实践。省委、省政府将112个县(市)精准划分为农业、工业、文旅、口岸四类,如同绘制产业版图的“北斗导航”:澜沧县依托景迈山古茶林,构建“林茶共生”的生态经济体系,2024年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17亿元,非遗工坊带动就业超千人

红色铸魂 党建聚力 - 云南水电水利移民搬迁安置的“民心答卷”

在云南这片红色热土上,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场传承红色基因、激活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云南省将红色文化与党建引领深度融合,探索出“精神引领+组织赋能”的双轮驱动模式,书写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振兴篇章。红色文化铸魂:从“故土难离”到“主动融入”云南

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引发的思考:法律的温度与公共空间的文明刻度

昨天,青岛“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典型案例在网上疯传,引来无数人围观。近年来,三句颇具争议的法律话语——“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他打你你为什么要还手”“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屡屡刺痛公众神经。这些话语背后,折射出法律实践与社会伦理的深层张力,也考验着司法裁判能否在规则刚性与人性温度之间找到平衡点。一、彭宇案的启示:法律不能成为道德

宋海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表现的城市发展新路径

在全国两会的重要时刻,政府工作报告犹如一座灯塔,为城市发展照亮前行的道路。深入研读报告中关于城市发展的内容,深感其对城市未来走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从中也探寻到了城市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董文琴:守好生态“含绿量” 提升发展“含金量”

“伊春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接近市域总面积的一半,森林蓄积量年均净增10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伊春市委书记董文琴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伊春在全省率先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忠诚实践地,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斯蒂芬·米兰的经济愿景:一场“国防驱动”的再工业化实验

美国经济政策的风向标正再次指向熟悉的坐标——高关税、低监管和大规模国防支出。这一次的操盘者,是特朗普提名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CEA)主席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这位哈佛经济学博士、前财政部高级顾问,以“国防驱动型再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蓝图,不仅是对拜登政府产业政策的全面否定,更是一场试图重塑全球供应链和美国经济结构的激进实验。一、政策内核:从“补贴依赖”到“国防驱

第一观察丨这场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重要信号

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体现出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关怀和重视,释放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信号一: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能变,也不会变“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一路风雨一路歌。40多年来,伴随着改革

AI人才需求攀升,映射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与就业新空间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AI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井喷式增长。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更在“人工智能+千行百业”的浪潮下,为众多传统行业催生了新需求,开辟了广阔的就业新空间。据多家招聘平台最新数据显示,AI技术岗位在就业市场上呈现出“量价齐升”的态势。以智联招聘为例,2025年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速高达33.4%,位居各行业之首。其中,人工

各地“两会” | 黑龙江省人大代表李万春:重拳出击,全方位保障冰雪经济健康发展

1月14日,出席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黑龙江省人大代表、海南省哈尔滨商会党支部副书记李万春,在接受中国经济新闻联播采访时表示,黑龙江省凭借其丰富的冰雪资源,在多个领域打造出了丰硕的冰雪经济成果,冰雪旅游持续火爆,冰雪经济不断升温,“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正在成为东北振兴的新亮点。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