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时评

上“云”用“数” 我国云计算市场快速增长

我国云计算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期。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4550亿元,同比增长40.91%。

业内人士认为,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催生新兴产业的同时,不断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活力。下一步需要不断完善产业生态,大力培育云计算创新应用体系,持续推动传统产业上云用云。

快速增长

中国信通院近日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2023年)》(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云计算引发软件开发部署模式创新,成为承载各类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并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2022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为4910亿美元,增速19%。预计在大模型、算力等需求刺激下,云计算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白皮书》显示,2022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4550亿元,同比增长40.91%。预计2025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深入,数字经济已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云计算作为新兴产业之一,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栗蔚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引发数字应用方式和算力资源供给的双向变革。一方面,云计算将向下重新定义算力资源使用方式;另一方面,云计算将向上定义数字应用新界面,催生算力服务新范式。


创新发展

政策利好持续引导我国云计算应用创新,全面推动信息产业融合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广泛、深度应用,促进“云、网、端”资源要素相互融合、智能配置。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IPv6与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创新”“促进数据中心、云计算和网络协同发展”。

各地也根据上云用云情况出台适用地方发展的相关政策。北京提出加快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服务业的创新应用,培育一批智能经济新业态等。上海提出加强平台服务赋能。2023年培育不少于20个细分领域专业服务商,推动25万家中小企业上平台上云。深圳提出推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与各行各业相融合,催生产业新形态,创新经营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电信运营商也在积极布局云业务,加快建设云基础设施。


三大运营商近日发布的中期业绩显示,中国移动优化“4+N+31+X”算力集约化梯次布局,全面构建全国20ms、省内5ms、地市1ms的三级时延圈,上半年移动云收入达422亿元,同比增长80.5%。中国电信以融云、融AI、融安全、融平台为驱动,不断提升数字化产品和服务能力,上半年天翼云收入达459亿元,同比增长63.4%。联通云在云网融合的算力基础设施上不断迭代升级,上半年实现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36%。

赋能转型

业内人士认为,云计算作为数字基础设施,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推手,有力支撑产业数字化转型。下一步需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深化赋能产业转型。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刘郁林表示,近年来云计算在政策环境优化、产业规模增长、信任体系完善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不断完善产业生态,加快推进云计算技术、服务、标准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深化赋能行业转型,持续推动传统行业上云用云,不断提升以云计算为主的算力服务水平。


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家春认为,云计算已从一种IT资源的服务形式演变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底座,是新一代软件架构范式,推动着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模式创新,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未来,云计算在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仍将处于黄金发展期。

对此,陈家春建议,一是加快云计算关键技术创新,夯实数字技术底座。二是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提升云服务供给质量。三是优化云计算与算力、网络的协同发展环境,筑基算力互联网。四是完善云计算产业生态建设,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

展望下一步发展,栗蔚认为,云计算将与算力服务深度融合,提供算力服务统一分发资源池,实现一体化感知、汇聚、调度、计量的模式价值将愈加凸显,数字经济乘数效应将在二者融合创新中不断放大。(记者郭倩实习生毕宜勋)


【责任编辑:欧阳雪】

预制菜无罪,隐瞒有罪:从西贝风波看餐饮透明化的生死战

当消费者怀着对 "锅气" 的期待,支付溢价享用餐厅美食时,却在不经意间发现餐盘里的竟是加热后的预制菜 —— 这种认知错位引发的愤怒,正是近期罗永浩与西贝贾国龙预制菜风波的核心。西贝短短数日营业额暴跌数百万的惨烈代价,与其说是预制菜的口碑危机,不如说是一场因知情权缺失引发的信任崩塌。在预制菜产业规模即将突破 6000 亿元的今天,这场风波撕开的不仅是某个品牌的经营漏洞,更是整个餐饮行业工

郭新生:从土地财政到云端财政的“钱袋子革命”

如果把中国城市的发展比作一场漫长的“闯关升级”,那么土地财政一定是早期最给力的“补给包”。它用土地的价值撑起了高楼、修通了道路,让一个个小城长成了繁华都市。可如今,随着“土地补给包”的能量逐渐减弱,一场新的变革正在发生:以数据为核心的“云端财政”正接过接力棒,用数字的力量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这场从“脚下土地”到“云端数据”的升华,不仅改变着地方政府的“钱袋子”来源,更重塑着城市智理的城建经济脑逻

警惕“禁酒令”中的 “一刀切” 懒政

随着多地对违规吃喝问题整治力度的加大,“禁酒令” 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毋庸置疑,整治违规吃喝,对净化政治生态、遏制腐败滋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正风肃纪的必要之举。但在部分地区,“禁酒令”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刀切”现象,这不仅偏离了政策初衷,更暴露出一种懒政思维,亟待引起重视。在某些地方,禁酒范围被无限扩大,不仅工作日严禁饮酒,就连周末、节假日,只要是公职人员参与的聚餐,也

智能驾驶不达标,谁在裸泳,监管又该担何责

许多所谓的智能驾驶技术其实并不达标,在光鲜亮丽的宣传背后,到底谁在裸泳?而监管部门又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近日,懂车帝与央视新闻联合推出大型科普类节目《懂车智炼场》。该节目选取市面热门车型,对智能驾驶系统进行实测,模拟了15类现实中极易造成事故但出现频率较低的

法治之上:民营经济的“生态系统”再造

《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民营企业筑牢了权利根基,但要让这片沃土真正生机勃发,还需一场系统性的生态革命。今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这部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的基础性立法,以26处“平等”“公平”“同等”的表述,宣告了对民营经济的制度性保障。法律甫一落地,各地便涌现积极回应:甘肃武威市梳理4981项行政执法事项并公开涉企检查清单,重庆巴南区半年新增民营经营主体

45万“蛤蟆汤罚单”:执法当在规则内审慎而行

山东临沂兰山区一家餐馆因发布“蛤蟆汤”菜品视频被拟罚45万元一事引发热议。此事如同一颗投入舆论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让人们不禁思考,这究竟是“权力的任性”,还是店主“罪有应得”?

云南楚雄州:传统火把节赋能,以文化之炬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彝族火把节,作为云南省楚雄州最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早已超越了传统节庆的范畴,成为驱动区域发展的精神火炬与实践引擎。在新时代背景下,楚雄州以火把节为文化锚点,将民族文化传承与政治引领、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彰显了边疆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共同繁荣的政治智慧与实践担当。火把节的赋能,首先体现在对政治引领与民族团结的凝聚作用上

南博会--区域合作的璀璨明珠与发展新引擎

自2013年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盛大启幕,这一盛会已历经十余年的砥砺前行,成功举办了八届,如今正以愈发蓬勃的姿态迈向第九届。在这一历程中,南博会宛如一颗在区域合作天空中愈发璀璨的明珠,持续散发着耀眼光芒,成为中国与南亚乃至世界各国深化交流、携手共进的关键纽带与核心平台。回顾往昔,首届南博会便以高规格、大规模、多活动、浓特色吸引众多南亚国家踊跃参与,为中

广纳民智,共绘云南 “十五五” 新蓝图

在彩云之南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发展的浪潮正澎湃涌动。2025年6月10日,云南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公告,开展“我为云南‘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公开征集意见建议活动,这一举措如同一座沟通政府与民众的桥梁,开启了云南未来发展新征程的重要篇章。

彝村崛起:二十载搬迁路铸就康养振兴样本

当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紫溪彝村村民在家门刻下“二十载两搬迁越搬越好、一辈子跟党走无怨无悔”的对联时,这句朴素心声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最强注脚。这个历经两次搬迁的移民村,以令人惊叹的实践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发展新路径:从移民安置的阵痛中涅槃,在党建引领下完成文化、产业与生态的深度交响,奏响了农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时代强音。

县域经济的云南实践:从“一县一业”到“万流入海”的跃升密码

云南县域经济的崛起,始于对“一县一业”战略的深刻实践。省委、省政府将112个县(市)精准划分为农业、工业、文旅、口岸四类,如同绘制产业版图的“北斗导航”:澜沧县依托景迈山古茶林,构建“林茶共生”的生态经济体系,2024年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17亿元,非遗工坊带动就业超千人

红色铸魂 党建聚力 - 云南水电水利移民搬迁安置的“民心答卷”

在云南这片红色热土上,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场传承红色基因、激活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云南省将红色文化与党建引领深度融合,探索出“精神引领+组织赋能”的双轮驱动模式,书写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振兴篇章。红色文化铸魂:从“故土难离”到“主动融入”云南

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引发的思考:法律的温度与公共空间的文明刻度

昨天,青岛“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典型案例在网上疯传,引来无数人围观。近年来,三句颇具争议的法律话语——“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他打你你为什么要还手”“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屡屡刺痛公众神经。这些话语背后,折射出法律实践与社会伦理的深层张力,也考验着司法裁判能否在规则刚性与人性温度之间找到平衡点。一、彭宇案的启示:法律不能成为道德

宋海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表现的城市发展新路径

在全国两会的重要时刻,政府工作报告犹如一座灯塔,为城市发展照亮前行的道路。深入研读报告中关于城市发展的内容,深感其对城市未来走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从中也探寻到了城市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董文琴:守好生态“含绿量” 提升发展“含金量”

“伊春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接近市域总面积的一半,森林蓄积量年均净增10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伊春市委书记董文琴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伊春在全省率先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忠诚实践地,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斯蒂芬·米兰的经济愿景:一场“国防驱动”的再工业化实验

美国经济政策的风向标正再次指向熟悉的坐标——高关税、低监管和大规模国防支出。这一次的操盘者,是特朗普提名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CEA)主席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这位哈佛经济学博士、前财政部高级顾问,以“国防驱动型再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蓝图,不仅是对拜登政府产业政策的全面否定,更是一场试图重塑全球供应链和美国经济结构的激进实验。一、政策内核:从“补贴依赖”到“国防驱

第一观察丨这场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重要信号

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体现出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关怀和重视,释放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信号一: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能变,也不会变“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一路风雨一路歌。40多年来,伴随着改革

AI人才需求攀升,映射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与就业新空间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AI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井喷式增长。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更在“人工智能+千行百业”的浪潮下,为众多传统行业催生了新需求,开辟了广阔的就业新空间。据多家招聘平台最新数据显示,AI技术岗位在就业市场上呈现出“量价齐升”的态势。以智联招聘为例,2025年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速高达33.4%,位居各行业之首。其中,人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