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时评

李祥坦:传承守精与变革重构 - 双维度推进教育管理与创新

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庄秋风 范相荣)中国知名教育学者、著名教育管理专家、中国书生教育联盟执行秘书长李祥坦博士受邀出席第十二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并作《传承守精与变革重构:双维度推进教育管理与创新》主题演讲。

20231113  李祥坦4.jpeg

李祥坦说,一位资质平庸者,致力于某一专业领域,只要‘静下心来,深入进去’,在专业领域则可以做到‘三年小成,六年大成,沉潜十年,必有奇迹!李祥坦引用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钱理群的话“沉潜十年,这是我对年轻人最大、最诚恳的希望”进行佐证。

李祥坦指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经历了三大历程:秩序重建,迈入正轨(1949—1986);迈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奋力一跃(1986—2011);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11—现在)。中国教育不是用来“挨骂的”,她创造了世界奇迹!中华民族从百年耻辱中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国教育功不可没。

李祥坦强调,传承守精、推陈出新、探究创新等同重要李祥坦说:从字源看,“教”和“育”是两个概念。“教”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手执戒具督促、引导学习,所以“教”是含“惩戒”之意的。《说文解字》对“教”的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既是“上施下效”,则另一个问题是“师”者必“范”。“育”的本意是“生养”,“长也”,“又生也”。《说文解字》对“育”的解释为“养子使作善也”。所以养子(女)使之“作善”才叫“育”;养子(女)不能使之“作善”,那叫“养而不育”。同理,老师教学生,学生不能“向善”,不能“作善”,那叫“教而不育”。“善”泛指今日之“真善美新”。教育就是“上施下效,长善救失”。如果教育“既不能长善,又不能救失”、“不愿长善,不敢救失”,那教育不是失去了本义吗?

李祥坦说,我们是一群教育人,我们心中的“教育”,更多的是“唤醒”、“解放”。教育教学最大的成功是让受教育者“觉”的成功。觉醒是一种巨大的内在力量,拥有这个力量,一切外来的负面力量都不能真正把之打败。“学者,觉也”。教育就是组织学生、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使他(她)“觉”的成功。真正“觉”的人,会唤醒内心、唤醒精神、唤醒行为、唤醒思维、唤醒方法;真正“觉”的人,会心悟、行悟、言悟、知悟、能悟;真正“觉”的人,不仅“自觉”,而且“觉他”。

李祥坦指出,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文明经久不衰。2000年前,欧洲分崩离析,古罗马帝国分裂解体,再也没能统一。而处在同样时期的中国则截然不同,它依然维持着庞大的文明体系,并以一个“世界级文明”存在。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中华民族的宏伟目标是将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强国。中国的特色蕴含在她那五千年来立于天地之间的伟大文化之中,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当前,一小撮分子,妄图掐断中华文化传承之根,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坚决不答应!

李祥坦比较现代学校典型的两种文化类型“佛系文化与军事化管理文化”,提出“‘无欲无求、不悲不喜、随缘、躺平’的学校佛系文化究竟是精神家园还是精神鸦片?”,指出“时代在变迁,世界发展日益多元、多层、多彩,以‘军事化管理文化’为背景的时代终将过去。李祥坦分析了“社会文化结构”之“力本位、官本位、钱本位”,鲜明指出:十年之后,“官本位”“钱本位”退位;人们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发展问题得到解决;社会更加包容、开放,人们的价值观“回归生活”,回归“优质生活与人生价值的实现”。

李祥坦提出现代学校应该建设一种“基于过程的快乐精神,基于自爱的奋进精神,基于规则的解放精神”的现代学校文化。李祥坦认为现代学校文化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以“快乐、奋进、解放”为基调的文化,指向未来,将基本甚至彻底解决当今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包括困惑社会、学校、家庭的当代学生心理问题。

李祥坦在演讲中说,产生“希望”的根本是“有路可走”。“压力”没有出路,只有“希望”才有出路。产生“希望”的根本是“有路可走”。领航人、领导者、科研骨干的根本任务之一是“探路、开路、铺路”。

20231113  李祥坦7.jpeg

李祥坦认为“教育应该汇集一群有梦想、有追求的人——设计者、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其他参与者,这样一群人,朝着共同的目标奔去,追寻美好未来!”

001(1)(1).jpg?v=1699863901

第十二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原国务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致辞并宣布论坛开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进中央原副主席王佐书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大校长陈佳洱,国家教育部原副部长、总督学顾问张天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巴德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秦麟征等领导嘉宾出席论坛活动。



【责任编辑:李小飞】

预制菜无罪,隐瞒有罪:从西贝风波看餐饮透明化的生死战

当消费者怀着对 "锅气" 的期待,支付溢价享用餐厅美食时,却在不经意间发现餐盘里的竟是加热后的预制菜 —— 这种认知错位引发的愤怒,正是近期罗永浩与西贝贾国龙预制菜风波的核心。西贝短短数日营业额暴跌数百万的惨烈代价,与其说是预制菜的口碑危机,不如说是一场因知情权缺失引发的信任崩塌。在预制菜产业规模即将突破 6000 亿元的今天,这场风波撕开的不仅是某个品牌的经营漏洞,更是整个餐饮行业工

郭新生:从土地财政到云端财政的“钱袋子革命”

如果把中国城市的发展比作一场漫长的“闯关升级”,那么土地财政一定是早期最给力的“补给包”。它用土地的价值撑起了高楼、修通了道路,让一个个小城长成了繁华都市。可如今,随着“土地补给包”的能量逐渐减弱,一场新的变革正在发生:以数据为核心的“云端财政”正接过接力棒,用数字的力量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这场从“脚下土地”到“云端数据”的升华,不仅改变着地方政府的“钱袋子”来源,更重塑着城市智理的城建经济脑逻

警惕“禁酒令”中的 “一刀切” 懒政

随着多地对违规吃喝问题整治力度的加大,“禁酒令” 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毋庸置疑,整治违规吃喝,对净化政治生态、遏制腐败滋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正风肃纪的必要之举。但在部分地区,“禁酒令”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刀切”现象,这不仅偏离了政策初衷,更暴露出一种懒政思维,亟待引起重视。在某些地方,禁酒范围被无限扩大,不仅工作日严禁饮酒,就连周末、节假日,只要是公职人员参与的聚餐,也

智能驾驶不达标,谁在裸泳,监管又该担何责

许多所谓的智能驾驶技术其实并不达标,在光鲜亮丽的宣传背后,到底谁在裸泳?而监管部门又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近日,懂车帝与央视新闻联合推出大型科普类节目《懂车智炼场》。该节目选取市面热门车型,对智能驾驶系统进行实测,模拟了15类现实中极易造成事故但出现频率较低的

法治之上:民营经济的“生态系统”再造

《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民营企业筑牢了权利根基,但要让这片沃土真正生机勃发,还需一场系统性的生态革命。今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这部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的基础性立法,以26处“平等”“公平”“同等”的表述,宣告了对民营经济的制度性保障。法律甫一落地,各地便涌现积极回应:甘肃武威市梳理4981项行政执法事项并公开涉企检查清单,重庆巴南区半年新增民营经营主体

45万“蛤蟆汤罚单”:执法当在规则内审慎而行

山东临沂兰山区一家餐馆因发布“蛤蟆汤”菜品视频被拟罚45万元一事引发热议。此事如同一颗投入舆论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让人们不禁思考,这究竟是“权力的任性”,还是店主“罪有应得”?

云南楚雄州:传统火把节赋能,以文化之炬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彝族火把节,作为云南省楚雄州最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早已超越了传统节庆的范畴,成为驱动区域发展的精神火炬与实践引擎。在新时代背景下,楚雄州以火把节为文化锚点,将民族文化传承与政治引领、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彰显了边疆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共同繁荣的政治智慧与实践担当。火把节的赋能,首先体现在对政治引领与民族团结的凝聚作用上

南博会--区域合作的璀璨明珠与发展新引擎

自2013年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盛大启幕,这一盛会已历经十余年的砥砺前行,成功举办了八届,如今正以愈发蓬勃的姿态迈向第九届。在这一历程中,南博会宛如一颗在区域合作天空中愈发璀璨的明珠,持续散发着耀眼光芒,成为中国与南亚乃至世界各国深化交流、携手共进的关键纽带与核心平台。回顾往昔,首届南博会便以高规格、大规模、多活动、浓特色吸引众多南亚国家踊跃参与,为中

广纳民智,共绘云南 “十五五” 新蓝图

在彩云之南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发展的浪潮正澎湃涌动。2025年6月10日,云南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公告,开展“我为云南‘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公开征集意见建议活动,这一举措如同一座沟通政府与民众的桥梁,开启了云南未来发展新征程的重要篇章。

彝村崛起:二十载搬迁路铸就康养振兴样本

当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紫溪彝村村民在家门刻下“二十载两搬迁越搬越好、一辈子跟党走无怨无悔”的对联时,这句朴素心声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最强注脚。这个历经两次搬迁的移民村,以令人惊叹的实践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发展新路径:从移民安置的阵痛中涅槃,在党建引领下完成文化、产业与生态的深度交响,奏响了农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时代强音。

县域经济的云南实践:从“一县一业”到“万流入海”的跃升密码

云南县域经济的崛起,始于对“一县一业”战略的深刻实践。省委、省政府将112个县(市)精准划分为农业、工业、文旅、口岸四类,如同绘制产业版图的“北斗导航”:澜沧县依托景迈山古茶林,构建“林茶共生”的生态经济体系,2024年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17亿元,非遗工坊带动就业超千人

红色铸魂 党建聚力 - 云南水电水利移民搬迁安置的“民心答卷”

在云南这片红色热土上,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场传承红色基因、激活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云南省将红色文化与党建引领深度融合,探索出“精神引领+组织赋能”的双轮驱动模式,书写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振兴篇章。红色文化铸魂:从“故土难离”到“主动融入”云南

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引发的思考:法律的温度与公共空间的文明刻度

昨天,青岛“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典型案例在网上疯传,引来无数人围观。近年来,三句颇具争议的法律话语——“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他打你你为什么要还手”“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屡屡刺痛公众神经。这些话语背后,折射出法律实践与社会伦理的深层张力,也考验着司法裁判能否在规则刚性与人性温度之间找到平衡点。一、彭宇案的启示:法律不能成为道德

宋海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表现的城市发展新路径

在全国两会的重要时刻,政府工作报告犹如一座灯塔,为城市发展照亮前行的道路。深入研读报告中关于城市发展的内容,深感其对城市未来走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从中也探寻到了城市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董文琴:守好生态“含绿量” 提升发展“含金量”

“伊春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接近市域总面积的一半,森林蓄积量年均净增10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伊春市委书记董文琴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伊春在全省率先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忠诚实践地,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斯蒂芬·米兰的经济愿景:一场“国防驱动”的再工业化实验

美国经济政策的风向标正再次指向熟悉的坐标——高关税、低监管和大规模国防支出。这一次的操盘者,是特朗普提名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CEA)主席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这位哈佛经济学博士、前财政部高级顾问,以“国防驱动型再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蓝图,不仅是对拜登政府产业政策的全面否定,更是一场试图重塑全球供应链和美国经济结构的激进实验。一、政策内核:从“补贴依赖”到“国防驱

第一观察丨这场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重要信号

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体现出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关怀和重视,释放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信号一: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能变,也不会变“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一路风雨一路歌。40多年来,伴随着改革

AI人才需求攀升,映射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与就业新空间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AI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井喷式增长。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更在“人工智能+千行百业”的浪潮下,为众多传统行业催生了新需求,开辟了广阔的就业新空间。据多家招聘平台最新数据显示,AI技术岗位在就业市场上呈现出“量价齐升”的态势。以智联招聘为例,2025年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速高达33.4%,位居各行业之首。其中,人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