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4月22日北京讯(哈梅 沈重 商和泉 刘辉)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对自贸试验区建设作出系统部署,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与全产业链创新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战略升级:从“试点探索”到“集成式创新”
《意见》明确,经过5年左右的首创性、集成式探索,自贸试验区将实现制度型开放水平、系统性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全面提升,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专家指出,这一战略升级意味着自贸试验区将从单一政策试点转向综合性改革“试验田”,通过全产业链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跃升。
五大核心突破点亮开放新版图
贸易升级:数字贸易与跨境流动双突破
支持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探索电子提单、电子仓单等无纸化应用,开展数字身份互认试点。
允许区内企业以保税物流方式开展不同税号下含金矿砂的物理混配业务,提升贸易便利化。
投资自由:外资准入与医疗开放同步推进
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开展电影后期制作服务,支持港澳医生在区内执业。
探索建立生物医药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免予办理进口药品通关单。
产业协同:智能网联与无人机试验提速
推动自贸试验区与国家级产业集群联动,支持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建设。
深化金融开放,推进期货市场特定品种开放,探索境内期货产品结算价授权等多元化路径。
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规则落地
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提升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水平,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破除壁垒。
人才机制:国际化与便利化双提升
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培育使用机制,促进人员往来便利化。
历史纵深:自贸试验区“雁阵齐飞”新格局
从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起步,到2023年新疆自贸试验区揭牌,我国已建成22个自贸试验区,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开放矩阵。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22个自贸试验区进出口额占全国18.4%,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此次升级战略将推动自贸试验区从“政策洼地”向“制度高地”跃升。
全球视野:对接高标准规则,参与国际竞争
《意见》强调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专家指出,这一部署既是中国扩大开放的新信号,也是参与全球规则制定的战略举措。通过自贸试验区“试验田”,中国将在跨境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等领域探索与国际接轨的新路径。
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从贸易投资自由化到产业创新生态构建,从数据跨境流动到全球规则对接,这一战略不仅将释放自贸试验区的改革红利,更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开放动能。未来五年,自贸试验区将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超级枢纽”,让世界看见中国开放的新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