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6月30日北京讯(顾国红 王研 杨惠)货币政策工具箱在2025年年中再度开启,央行正以精密外科手术般的操作,在流动性充裕和市场效率间走钢丝。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二季度例会于6月23日召开,会议公报在6月27日正式发布。与一季度相比,本次会议释放了更为积极的政策信号: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同时要求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的背景下,会议坦承我国经济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低位运行、风险隐患较多等三大挑战。面对这一复杂局面,央行将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延续,但操作手法更趋精准。
政策基调,释放三大核心信号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二季度例会释放的核心信号十分明确。会议建议 “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同时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与一季度例会相比,政策表述出现关键变化。上一次提出的“择机降准降息”在本次会议中转变为“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这一措辞变化并非意味着宽松政策退潮,而是在降准降息已经落地后的政策新阶段表达。
会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出现微妙转变。国内经济从一季度的“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升级为 “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但同时也新增了“物价持续低位运行”的挑战,与国内需求不足、风险隐患较多并列成为当前三大困难。
外部环境判断更为严峻,新增了“贸易壁垒增多”的表述。这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重新评估,为下阶段货币政策提供了调整依据。
政策细节,四大关键变化
本次例会呈现多个值得玩味的政策细节变化,反映了央行货币操作的精准化趋势。
在流动性管理上,会议重申“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但紧随其后强调“畅通传导”和“防范空转”,这相当于园丁在打开水龙头的同时,提醒水要精准流到每一颗菜的根部。
利率政策方面,会议延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的表述,同时强调 “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这给银行戴上了“紧箍咒”,既要引导利率下行,又要防止银行间过度价格竞争。
债市监管出现新动向。会议罕见提出 “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这针对的是部分资金利用政策预期在债市进行监管套利,导致长债收益率与经济基本面背离的现象。
汇率政策表述删除了三个“坚决”。与一季度相比,本次会议不再提“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专家分析,这与近期人民币走强、贬值压力缓解有关。
宽松工具,超预期操作空间
尽管措辞调整,但市场分析普遍预期下半年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可能超出预期。
银河证券分析团队预计,下半年还会有1-2次降息,总计调降政策利率20-30个基点,引导LPR下行;同时50个基点的降准仍有望落地。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的预测更为激进,认为全年可降准0.5-0.7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50个基点。
会议为新型政策工具预留空间。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在下半年推出,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投资领域可能包括“两重”(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两新”(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
抵押补充贷款(PSL)有望重启扩张,成为央行为政策性银行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的工具,配合政策性金融工具协同发力。
结构政策,重点领域定向灌溉
本次例会延续了货币政策“总量要够、价格要降、流向要准、纪律要严”的精准调控思路。
在结构性政策方面,会议明确要求“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做好“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这是央行首次在例会中提及“两重”“两新”的融资支持需求,指向国家重大战略和新兴领域。
房地产金融政策表述出现标志性变化。会议将一季度的“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调整为 “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这一转变与4月政治局会议表述一致,表明决策层认为房市已初步企稳。
资本市场支持政策延续。会议提出“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并探索这些工具的常态化制度安排。这些创新工具自去年推出后,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市场预期,精准操作稳经济
专家预期下半年货币政策将呈现“超常规”特征。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概念,可能体现在政策思路更加积极、工具更加丰富、操作力度更大等方面。
实际利率偏高是降息的核心动因。当前实际利率显著高于自然利率,仍需进一步调降。同时物价持续低位运行,导致实际利率不降反升,可能对投资形成抑制。
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成为关注焦点。会议特别强调“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这针对的是当前“钱不少,但能高效利用钱的实体不多”的困境。
汇率政策更具弹性。随着人民币汇率近期走强,会议仅强调“增强外汇市场韧性,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专家分析,下半年汇率贬值压力基本解除,人民币将保持基本稳定,呈现稳健升值态势。
央行货币政策正变得更加精密。专家分析,这把“货币手术刀”既要保持流动性充裕,又要防范资金空转;既要降低融资成本,又要维持金融秩序稳定。
市场机构普遍预期宽松力度将超预期。银河证券预测下半年可能还有1-2次降息,总计20-30个基点的政策利率调降,以及50个基点的降准。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则指出,2025年可能降准0.5-0.75个百分点,政策利率下调50个基点。
政策效果已开始显现。随着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这个连续实施14年的“稳健”基调的重大转变,经济已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
央行这把“手术刀”能否精准解决结构性问题,市场正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