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

我国将实施国家高新区新赛道培育行动

2024年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GDP)19.3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6%,其中工业增加值约9.8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8%;集聚全国33%的高新技术企业、46%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67%的独角兽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2月26日发布的一组数据,彰显出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韧性活力持续显现,为我国经济发展持续注入“高新”动力。记者从当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的2024年国家高新区发

DeepSeek引爆AI算力需求 云计算市场迎2.1万亿新风口

互联网巨头、三大运营商加码投资,政策红利助推云计算产业高速增长。随着DeepSeek驱动AI服务的需求激增,互联网巨头、三大运营商等企业纷纷加快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与此同时,多地多部门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大力推动云计算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业内分析认为,AI大模型正推动云计算产业开启新一轮增长

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 各地收储有望加快落地

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前置,预计整体发行进度将持续加快,投向领域将延续结构性优化的特点,为扩投资稳增长提供更多支撑。同时,随着土储专项债重启发行,各地收储有望加快落地。新增专项债是地方政府撬动资金活水、扩大有效投资,从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

构建四创联动体系 人社部等七部门联合出台促创业新措

聚焦创业培训、服务、孵化与活动,全方位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构建“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四创联动的支持体系,全面提升创业质量,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四创联动体系:全方位支持创

武汉市江岸区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

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大力发展科创经济取得显著成效,逐步成为武汉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地。2024年,江岸区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城区发展的主导战略。据统计,全年GDP突破1700亿元,增速达5.4%,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前列,蝉联“中国百强区”“全国创新百强区”“全国投资竞

豪掷3800亿!阿里押注云与AI基础设施

这一投资规模不仅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在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最大纪录,更超过了阿里过去十年在该领域的总投资额。 此次巨额投资发生在两个重要时点之后:一是国内AI产业爆发式增长,二是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吴泳铭表示:“A

海信空调吹起AI新风,重新定义好空气标杆

消费需求与技术革命的双重推动下,家电行业正经历从"功能满足"到"体验重构"的深层变革。以空调为例,这一曾经被视为调节室内温度的家电产品,如今承载着人们对健康、智慧生活的更高追求。如今,空调不仅需要精准控温,还需配备空气净化、AI智控等功能,才能让用户享受“定制化”的舒适居住环境。用户需求是第一驱动力,一场围绕健康呼吸、舒适体感、智能交互等新需求展开的技术升级,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2月19日,海信

更大力度!中国稳外资20条发布

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2月19日对外发布,从4方面提出了20条措施。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我国吸引外资面临多重困难和挑战,行动方案以务实举措释放出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大力度吸引外资的明确信号。一系列举措在外资准入限制上做“减法”。方案提出,适时进一步扩大电信、医疗领域开放试点;研究制定有序扩大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实

我国科学家在“连续变量”集成光量子芯片领域实现新突破

我国量子科技研究迎来突破性进展。《自然》杂志20日发布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我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全球首例基于集成光量子芯片的“连续变量”量子纠缠簇态。相关专家表示,这一成果填补了采用连续变量编码方式的光量子芯片关键技术空白,也为光量子芯片的大规模扩展及其在量子计算、量子网络等领域的应用奠定重要基础。集成光量子芯片是一种能在微纳尺度上编码、处理、传输和存储光量子信息的先进平台。如何在光量子芯片上实现大规

济宁市农担“小切口”破解小微农业企业融资难

通过优化财政投入方式,创新“农担政策+普惠金融”模式,精准破解小微农业企业融资难题,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为4.1万户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担保超300亿元,农担贷款规模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财政投入创新,农担政策精准发力 济宁市财政局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通过优化财政支农政策与普惠金

东莞:AI赋能千行百业转型升级

作为国际制造业名城,东莞以人工智能(AI)为核心驱动力,加速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2025伊始,东莞在智能制造领域迎来多项技术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国乃至全球制造业中的领先地位。通过AI技术的深度应用为千行百业注入新动能,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AI大模型赋能制造业东莞近期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

高科技装备让“流动的中国”畅行无阻

2025年春运,数以亿计的人们穿梭于祖国大地,走在回乡、返岗的旅途上。在这场宏大的迁徙背后,一系列高科技的铁路装备让“流动的中国”畅行无阻。水下机器人:“高清智检”海底桥梁铁路桥梁在春运期间承载着巨大的运输压力,需要定期检修。陆上桥梁有专人看护,那海底部分该怎么办?以往,检测人员需要背着氧气瓶下潜,头戴探照灯一点一点地勘探水下桩基的状况,需要半天左右。而水下机器人的出现代替了人工作业,时间缩短到1

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蓝图绘就 2027年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为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到2027年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的宏伟目标。标志着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将得到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

机械工业2025年展望:经济指标增速预计达5.5%,稳中有进态势延续

2024年我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稳健,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高于全国工业增速0.2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并展望2025年,认为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有望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预计在5.5%左右。据中国机

天津:25条措施精准滴灌,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

天津市政府近日发布《天津市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通过25条精准政策,从研发到应用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一步挖掘天津科教资源和临床医疗资源优势,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政策亮点:全链条覆盖,精准滴灌 《措施》围绕六大方面提出25条具体举措,涵盖创新策源能力建设、临床研究高水平发展、创新药械注册

能源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南方五省区新能源装机突破2亿千瓦

南方电网最新数据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已突破2亿千瓦,达到2.02亿千瓦,占区域各类电源总装机的36.6%,稳居南方电网第一大电源地位。其中,风电装机容量6216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12965万千瓦,生物质装机容量946万千瓦。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南方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迈入新阶段,为全国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示

科创资源导入+土地要素创新 北京五大平原新城全面升级

13日,北京市宣布将大幅提升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五大平原新城的综合承载能力,通过导入科创资源、创新土地要素配置、深化与津冀毗邻地区合作等举措,进一步发挥新城在承接、引领、连接和支撑方面的重要功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五大平原新城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承接中心城区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重任。近年来,平原新城

地方债提速、特别国债加码 | 财政政策“组合拳”开年即发力

随着地方债发行提速、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力度加大以及科技创新投入保障等多项政策“组合拳”快速落地,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开年即展现出强劲的发力态势。这一系列举措为经济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年经济稳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地方债发行提速:为稳增长注入“强心剂” 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明显提速。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2025年地方债已发行

上海:新质生产力引领,三大先导产业迈向1.8万亿目标

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出台深化产业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增加高质量产业科技供给,实施新产业标准领航计划,多层次培育创新型企业,构建三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体系,布局建设一批未来产业新赛道,打造低空智能装备、人形机器人、6G等具有竞争力的标志性产品。统筹推进三大先导产业

辽宁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航空装备、工业母机引领先进制造业集群崛起

通过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打造航空装备、工业母机等先进制造业集群,辽宁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重塑老工业基地的竞争力,为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科技创新引领:从“关键变量”到“最大增量” 辽宁省科技厅厅长蔡睿表示,辽宁正努力将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全面振兴的“最大增

铜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绘就:2027年产业链韧性全面提升,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2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我国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将显著提升,国内铜矿资源量力争增长5%-10%,再生铜回收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标志着我国铜产业将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产业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优质营商环境促“特斯拉速度”再次刷新

就在刚刚,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仪式在上海临港新片区隆重举行,标志着特斯拉在华储能业务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的成功下线,这座工厂正式拉开了其生产序幕,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着特斯拉的力量。“特斯拉速度”再次刷新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作为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自2024年5月2

《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印发 加快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加快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了《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以下简称《规范条件》)。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规范条件》是在对《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形成的,旨在立足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细化符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指标,建立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对钢

广西:智启未来,八桂涌动人工智能新浪潮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为广西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自治区党委、政府高瞻远瞩,明确提出广西在人工智能时代不能缺席、不能落后,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勇立潮头。为此,广西成立了由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广西人工智能发展工作专班,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周密部署,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锚定了方向、筑牢了根基。2月8日,全区科技

杭州钱塘新区 | “一带两城”战略涌动建设热潮

春风初拂、万物复苏。杭州钱塘新区正以蓬勃的姿态,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潮。东部湾新城首个总部项目落地、江海之城江海商务中心一期项目开工……一系列重大项目的推进,如同春潮涌动,为钱塘新区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一带两城”这一核心发展战略的引领。“一带两城”战略引领,钱塘新区新年起跑新年伊始,钱塘新区便以“一带两城”战略为指引,召开

“氢”路先行 “零碳”转化 | 张宣科技深挖氢冶金潜能促进效能、零碳转化双提升侧记

一元复始,旭日东升;时间的刻度里,潜藏生长的力量。2022年12月16日,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全线贯通。时隔两年,2024年9月,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成功应用绿氢作为还原气实现稳定生产;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攻关,精制的二氧化碳浓度达99.9%以上;11月,钒钛矿氢还原技术的工业化应用、镍矿粉在球团和增配氢冶金比例的工业试验,加快推动形

漳州市龙海区:班子成员轮讲高质量发展 “专题读书班”

2月5日至7日,在漳州市龙海区“见贤思齐学谷公、龙江风格闯新局、奋勇争先走前列”专题读书班暨“党政班子开春第一课”上,在龙海区委书记叶毓、区长陈艺章专题授课后,区党政班子领导分别走上讲台,围绕各自分管领域进行深入细致的授课,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的思路和启示。区委副书记林茂成围绕“

上海连续第八年发布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聚焦企业感受 凝聚发展合力——2月5日,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同步发布。自2018年以来,上海连续8年在春节假期后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并出台行动方案,一年更新一个版本,如今已是“8.0版”。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上海已累计实施1101项任务举措,全市营商环境显著改善。截至2024年底,上海实有企业289.87万户,每千人拥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