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2月25日北京讯( 陈新航 冯骅 吕薇)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2024年财政工作,研究布置2025年重点任务。

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蓝佛安作工作报告
会议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各级财政部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狠抓预算执行管理,财政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有力促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一是加力落实存量和增量财政政策,供需两侧发力,加快实施进度。
二是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科技强国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是积极支持办好民生实事,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促进各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全国最低标准等。推动各地下沉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四是更大力度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进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支持融资平台改革转型,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五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监督,研究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在财政部等16个中央部门率先开展零基预算改革试点,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
六是持续加强国际财经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多边财金渠道议程,服务中美经贸双方牵头人达成共识成果。
七是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会议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了2025年经济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准确把握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科学管理,防范化解风险,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保障。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
会议指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具体措施包括:
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此举旨在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有效刺激经济增长,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
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政府债券的发行将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等关键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资金精准投向民生保障、消费升级和经济发展后劲增强的领域。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市场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确保财政运行安全稳健。
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通过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基层政府有足够的财力保障基本民生、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
2025年财政工作重点任务
会议强调,2025年要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分别是支持扩大国内需求、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支持扩大国内需求
会议提出,要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大力提振消费。同时,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推进实施新一轮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提升行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合理安排债券发行,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更多社会投资。
这些措施旨在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激发市场消费潜力。同时,通过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资,扩大有效投资规模,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会议指出,要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政策。加强对企业的纾困支持,坚决防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
通过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会议强调,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支持教育强国建设,健全人口发展支持政策体系,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过加大对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投入力度,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同时,关注人口发展问题,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会议提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乡村发展和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通过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区域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同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会议强调,要深化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继续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通过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同时,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会议提出,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深入参与多双边财经议题讨论。完善关税等进出口税收政策,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通过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关系。同时,完善进出口税收政策,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推进财政科学管理,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会议要求,要大力推进财政科学管理,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具体措施包括:
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打破基数依赖和固化格局,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零基预算改革,推动财政资金更加精准高效地投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同时,加强非税收入管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落实落细置换政策,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确保政府债务保持在合理水平。通过加强债务风险防控,确保财政运行安全稳健。
坚决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强基层财政运行监测和预警机制建设,确保基层政府有足够的财力保障基本民生、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通过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
加大财会监督力度:完善财会监督机制建设,加强对财政收支、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等领域的监督力度。通过加强财会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
加强财政纪律建设,严肃财经纪律
会议强调,要加强财政纪律建设,严肃财经纪律。具体措施包括:
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或开展政府采购等行为。通过强化预算约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加强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等环节的监督和控制。通过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财政资金使用中的风险和问题。
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通过加大追责问责力度,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