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3月13日北京讯(吉子祥 江霞 彭飞 李又心)新时代新征程中,民营经济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扩大内需”和“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战略部署,叠加各地密集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为民营企业注入强劲动力。从中央到地方,从法治保障到要素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正加速书写。
法治护航与财政加力并举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列为年度首要任务,并提出“赤字率4%左右”的积极财政政策,释放稳增长信号。同时,《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请审议,从法律层面保障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明确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核心原则,为民营经济吃下“定心丸”。
在金融支持方面,中央加大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工具力度,全年合计融资规模超11.86万亿元,重点支持新质生产力领域,如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新兴产业,助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精准施策破解发展难题
各地结合区域特色,推出针对性举措:
济南市聚焦“项目提升年”,通过建立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发布投资机会清单,推动民企参与基础设施与新兴产业建设。同步开展“六找”行动,解决企业订单、资金、技术等核心需求,并试点“政策免申即享”机制,提升政策触达效率。
杭州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出“阳光雨露”服务理念,通过培育耐心资本、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湖南省娄底市则推行“如我在商”服务模式,以降低物流、制度成本为突破口,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安顺市通过文旅融合焕发老街区活力,顾府街改造项目吸引日均3万人次客流,带动数百家小微企业与灵活就业者增收,成为“烟火气”与“文化味”并重的民营经济新样本。
公平环境与创新生态双驱动
随着《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深入实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壁垒进一步破除。重庆展印包装公司总经理徐本奎表示:“条例保障了公平竞争,让我们能更专注于技术升级与市场拓展。”武汉依迅北斗等科技企业则受益于国家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支持,加速布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前沿领域。
在政策红利下,民营企业投资信心显著增强。2025年1-2月,全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达12.3%。济南市一季度签约民企500强项目27个,总投资额超千亿元,彰显民企对未来的乐观预期。
以高质量发展锚定未来
专家指出,2025年民营经济的增长动能将来自内外需协同发力与创新生态完善。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李雨浓强调:“政策春风下,民企在消费新场景、智慧海关、国际展会等领域大有可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毕吉耀则建议,通过深化财税改革、优化融资结构,进一步释放民企活力。
从法治保障到地方实践,从企业创新到市场拓展,2025年民营经济正以“稳”的基调、“进”的姿态,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轨道。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广大民营企业家必将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