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4月17日北京讯 ( 周子智 张宇晖 雨蝶)美东时间4月15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援引《232条款关键矿产调查》称,因中国对美“对等关税”采取报复措施,对部分中国输美商品加征最高达245%的关税,涉及注射器、针头、锂电池等产品。对此,中国商务部与外交部密集回应,痛批美方“将关税工具化、武器化”,并警告若继续实质性侵害中方权益,将坚决反制。
商务部:美方已丧失理性,中方反制“奉陪到底”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6日表示,中方注意到,中国出口美国的个别商品因叠加各类名目关税,累计税率已飙升至245%。发言人指出,这一“毫无意义的数字游戏”暴露美方滥用关税工具的荒谬性。“对于美方这种将关税武器化的做法,中方不予理会。但若其执意侵害中方核心利益,我们将采取坚决措施,奉陪到底。”
外交部:贸易战无赢家,呼吁回归对话
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回应相关提问时表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美方此举“既不利于中美两国,也损害全球经济秩序”。“中方不愿打贸易战,但也绝不怕打。我们敦促美方停止单边保护主义行径,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他强调,中方反制措施完全合法合理,旨在维护自身权益和国际公平正义。
关税升级背后:经济反噬与“反向代购”潮
此次245%的极端税率,是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的缩影。自2025年2月起,美方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先后对中国商品加征10%、20%、34%、84%的关税,中方均采取对等反制。然而,美方最新举动已引发经济反噬效应:美国消费者被迫为高额关税买单,部分商品通过“反向代购”流入美国。例如,中国电商App登上美区下载榜首,美国消费者利用中国“过境免签+即买即退”政策,直接赴华采购商品以规避关税。
贸易战终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分析人士指出,美方极端关税政策违背经济规律,不仅无法“让美国再次伟大”,反而将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90%以上的关税成本最终由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承担。中方白皮书亦明确警告: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终将损害全球产业链稳定。
截至发稿,美方未就245%关税的具体执行范围及期限作出进一步说明。中方重申,对话协商才是解决经贸摩擦的正道,奉劝美方悬崖勒马,避免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