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区
工信部四措并举整治汽车“价格战”,力促行业告别“内卷式竞争”
针对近期汽车行业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工业和信息化部今日正式表态,将加大整治力度,推动行业从恶性竞争转向技术竞优。这一回应紧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发布的《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释放出监管部门遏制无序竞争的强烈信号。
云南出台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决定》
全面贯彻国家支持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部署,落实省委关于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共建国际口岸城市的总体安排,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今日(5月28日)审议通过《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自公布之日起正式施行。
打造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 交通领域人工智能发展顶层设计将出
《“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完成征求意见工作,即将正式出台。该文件明确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全面融入交通运输行业,构建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形成完备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协同并进。
江苏人工智能产业:全链条创新生态与国际合作“双轮驱动”发展路径研究
依托科教资源与制造业基础,率先布局AI战略,推动“数字政府”“智能制造”“智慧民生”等深度融合。截至2025年4月,江苏AI专利申请量达12.4万件(占全国7.8%),居全国第三;苏州工业园区、无锡经开区等区域已成为全国AI产业标杆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破1.5万亿,赋能49个国民经济大类加速数字化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达1.53万亿元,带动经济总量突破5万亿元,应用场景已渗透至49个国民经济大类,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中国对外开放再加速:经开区改革深化,自贸区战略升级,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圆满收官
面对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中国近期在对外开放领域密集落子,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到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扩围,从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全面实施到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完成,一系列重大举措彰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坚定决心,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能。经开区改革深化,打造创新发展主阵地5月27日,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
以企业制度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答记者问。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26日对外发布。为何出台该意见?如何落实意见部署要求?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证监会、全国工商联有关负责人。

浙江发布人工智能27条新政:“算力补贴+人才破格认定”双轮驱动
剑指2027年全省规模以上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1万亿元目标。这份被业界称为“AI27条”的政策文件,自5月3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7年底,标志着浙江全面开启人工智能产业“万亿级”冲刺模式。
厦门发布软件业“强芯铸魂”计划:最高奖550万元,剑指2200亿产业集群
这份被业界称为“强芯铸魂”计划的政策文件,自6月12日起正式实施,有效期至2027年底,标志着厦门软件名城建设迈入全新阶段。
九部门联合发力科技服务业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通过壮大服务主体、优化发展生态、提升服务能力等举措,推动科技服务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提供强支撑。
2024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报告:全国统一市场成效显著,专精特新企业逆势突围
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总体持续优化,市场准入壁垒进一步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效显著,但区域、行业及城市能级差异仍需关注。市场环境均衡提升,九成企业满意政务服务 《报告》基于市场、法治、融资、创新、政策五大维度

第27届北京科博会:黑科技云集,万亿级产业集群展现创新实力
汇聚全球800余家企业和机构,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六大专题展区集中呈现前沿科技成果,同步举办多场贸易投资促进活动,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的全球性平台。
京津冀“六链”融合加速 新质生产力绘就协同发展新图景
三地通过“扩拼图”补短板、优势互补、相互赋能,推动产业协作从“规划图”变为“实景图”,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世行最新企业调查:中国12项营商环境指标达全球顶尖,上海22项领跑折射改革深水区突破
在涉及营商环境的59项核心测评点中,中国有12项达到全球最优水平,涵盖电子支付、获得电力、技能培训等关键领域。这一数据较2020年世行传统评估体系下的31位排名实现跨越式提升,尤其作为样本城市的上海,更以22项测评点全球登顶的突破性成绩,超越新加坡等传统标杆经济体,成为观察中国营商环境变革的鲜活样本。
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五周年:锚定新目标,聚力“四个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
5月8日上午,2025年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会议在长沙顺利召开。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会上强调,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着力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现代化产业层级以及制度集成创新能力,以打造湖南扩大开放的核心“强引擎”。在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后,毛伟明


央行10项政策组合拳落地,降准降息齐发力,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为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央行将推出三类共10项具体政策,涵盖降准、降息、结构性工具创新及资本市场支持等关键领域。
央行再贷款“降息”落地: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结构性工具加码发力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这是继2024年多轮货币政策调整后,央行再次释放稳增长信号。
“五一”假期重大工程“不打烊”:以奋斗致敬劳动,用坚守诠释担当
当大多数人沉浸在“五一”假期的休闲时光中时,全国多地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现场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破壁与革新:“高效办成一件事”激发市场活力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系统总结2024年我国在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制造业PMI回落至收缩区间 新动能支撑经济韧性 - 4月经济数据释放结构调整信号
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较3月下降1.5个百分点,时隔两个月再次跌至荣枯线以下;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4%、50.2%,仍保持扩张态势
宁波保税区首创数字人民币跨境易货结算系统 构建全球贸易新规则
宁波保税区跨境供应链管理与结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宁波跨境结算公司")研发的特别提货权 SDRC 数字金融结算系统实现重大突破,成功覆盖东盟十国及中东六国市场。这一由公司董事长李健博士团队主导的创新成果,标志着我国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场景应用迈入规模化落地新阶段。截至目前,已有 17 个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接入该系统,人民币在东盟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已提升至
5.4%!中国一季度GDP增速超预期,新质生产力成经济回升核心引擎
这一增速不仅延续了去年以来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更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彰显出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与结构性优化成果。

德州市德城区抢抓政策机遇推进工业设备升级 "智改数转"、"绿色制造"双轮驱动产业革新
记者近日走进山东德州齿轮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滚齿、热处理、磨齿、入箱等工序正有序进行。"作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目前我们正在加紧生产精密齿轮订单。"公司信息化部主任刘岩介绍道
20部门联合出重拳!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在25城启动,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
应对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势,海关总署近日会同中央网信办、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等20个部门(单位),联合部署开展为期5个月的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上海发布跨境金融新方案:18项举措助力企业“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再提速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
首届海洋命运共同体上海论坛启幕 凝聚全球智慧共绘蓝色未来新图景
潮起东方,智汇蓝海。4月23日上午,以"共赢蓝色未来:中国方案与世界愿景"为主题的首届"海洋命运共同体"上海论坛在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校区隆重开幕

2025科技"双周"盛宴启幕 三部门联动打造创新科普狂欢节
科技燃动初夏,创新点亮生活。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日前联合印发《关于举办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通知》
天津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显威:盘活存量破百亿 新质生产力激活增长新动能
以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为主线,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工业化,持续壮大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奋力夺取首季开门红 - 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三驾马车”驱动高质量发展
以“开局即决战”的奋进姿态,推动招商引资“强磁场”持续释放、项目建设“压舱石”作用凸显、经济指标“上扬线”稳中向好,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3.18亿元,交出一份量质并举的“开门红”答卷
逆势突围!德州运河开发区外资激增19.6% 新兴市场出口飙升29.2%
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国际贸易博弈加剧的复杂背景下,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以制度创新为矛、精准服务为盾,2025年一季度交出亮眼成绩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