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揭秘“网络水军”删帖“产业链”

搜索关键词明明看到文章却打不开,点击文章发现文不对题,污点不断的新闻人物铺天盖地都是正面报道……这些蹊跷事的幕后推手就是传说的“网络水军”。

抗流感进口药达菲药店缺货 被黄牛炒到500元一盒

目前北京正处于流感高发期,各大医院急诊室人满为患,抗流感病毒进口药——达菲(奥司他韦)供不应求,75mg*10粒/盒的达菲胶囊零售价格298元,但目前在网上被黄牛炒到500元一盒。

微信号地下交易“灰色”利益链:最高叫价500元

嫌疑人虚构一个期货交易平台,冒充“白富美”拉投资者入群,群聊中,佐以“分析师”、“预测师”、“精算师”等人不断发送的盈利消息,引诱投资者投入真金白银。

央视曝网红“遛娃神器”成暴利产品 合格率为零!

这两年,一种号称“遛娃神器”的网红产品成了不少孩子妈妈追逐的爆款,轻便小巧、易折叠是它作为“神器”的资本。然而,就是这样一款看上去让妈妈们十分省力的遛娃神器,却在使用中出现了各种安全事故。

iPhone降价潮凶猛来袭:一图对比苹果的过去和现在

根据信通院发布的数据,2018年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4.14亿部,同比下降15.6%,但国产品牌下滑幅度略低于此项数据,并且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9.5%,说明以苹果和三星为代表的海外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失利。

业内人士揭保健品营销黑幕:瞄准留守老人 骗局环环相扣

保健品行业可谓暴利,成本价仅两三百元的产品,卖给老人的价格翻了好几倍。随着城市打击力度的加大,保健食品欺诈乱象开始向农村转移,在与执法部门玩了多年“猫鼠游戏”后,一些保健品公司开始研究各种办法规避打击。

网络诈骗新花样:警惕短视频诈骗“套路”

近期由用户举报的短视频“刷赞”欺诈事件时有发生,不法分子利用网民的虚荣心理,谎称可通过技术或人工手段进行“刷赞”“刷评论”等服务,进而诈骗用户钱财。

流量明星数据造假现象频发谁在给它们打造温床?

流量明星是近年来影视行业兴起的一个热门概念,主要指那些因为在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中享有超高人气和大批粉丝、能够吸引网络流量、而备受市场追捧、占据一线商业资源的演艺明星。

“进口水果”价高无证:980元一串日本青提产自云南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如今在市场上,随处可见一些贴着“洋标签”的所谓“进口水果”。什么越南金桔、南非火参果、日本一腾蜜瓜……名字就够稀奇的,再加上卖相也不错,价格自然不便宜。

代购要办理行政许可证及纳税 不及时退押最高罚50万

作为我国首部电子商务领域的综合性法律,电商法对于公众关心的个人代购、微商、刷单、大数据杀熟、捆绑搭售等行为都做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给此前长期野蛮生长的电商行业戴上了“紧箍咒”。

电商法实施 代购、微商行业迎来行为规范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电子商务法》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对当前网络消费的痛点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那么这部法律实施后,对于相关领域会有哪些变化?法律界人士如何看待这部法律的实施?记者1日采访了有关人士。

互联网行业寒潮涌动 多家公司裁员降薪谋求“过冬”

“正常人员调整和优化”,对于今年冬天的互联网行业来说,这句话出现的频率格外高。曾经站在风口上、欣欣向荣的互联网行业,今年却遭遇寒潮,包括知乎、锤子、美团、京东、腾讯、ofo小黄车等10余家知名互联网科技公司,相继爆出裁员降薪消息。有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公司寒冬来袭,背后与资本寒冬密切相关。

电商法将实施 朋友圈的代购是涨价还是退出?

《电子商务法》2019年1月1日就将正式实施了,届时所有代购、微商都多了一个专业称呼:“电子商务经营者”,他们都需要办理采购目的地和中国双方的营业执照,并且缴纳相应税务。

电子商务法实施 为电商公平竞争提供法治保障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一。同时,电子商务市场也出现了电商野蛮生长、虚假宣传、制假售假、刷单炒信、“大数据杀熟”、强制“二选一”等现象,扰乱了电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双12个性消费大爆发 高速增长多元化用户成关键引擎

刚刚过去的双12,淘宝6亿消费者再现惊人“剁手力”,从二次元崛起到“他经济”觉醒,从特色市场百花齐放到性价比市场蓄势爆发,多元化用户群带来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已经成为淘宝增长的最大驱动力。

网购陷下单故障骗局 双12小心中这三种诈骗圈套

近日,重庆某高校男生胡冰在某购物网站购买了一双运动鞋,没过几天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售后服务工作人员,告知胡冰的这笔订单被新来的实习生误注册为铂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