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福州永泰梧桐外度假区迎国际考察 展现乡村振兴“绿色样本”

4月17日,福州市永泰县梧桐外度假区迎来两批国际友人:肯尼亚联合民主同盟高级干部考察团及西日本大学生访华团,福建省市县相关领导、天青色文旅集团联合创始人郭晓丽陪同考察。作为福州生态文旅新名片,梧桐外度假区以温泉民宿、生态农场等特色在地文化,向国际友人展示了中国乡村振兴的“绿色样本”。当日上午,肯尼亚联合民主同盟高级干部考察团一行16人在永泰县梧桐镇坵演村

政企联动赋能古庄寨 乐跑公益与文化传承共谱城乡共生新篇章

当物业服务与乡村振兴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福建绿城将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会与员工团建活动搬进福州永泰县百年庄寨爱荆庄,以一场融合“员工乐跑、文化体验、产业赋能”的“乡约永泰”行动,探索物业服务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通过政企协同、城乡互动,福建绿城不仅为员工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团建,更以“社区服务+乡村活化”模式,为古庄寨注入新生机。

龙州经济发展中心签约民福项目 打造大型农产品交易中心

深入贯彻落实龙岩市委市政府“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新罗区委区政府“一个中心、三个支撑”活动决策部署,龙州经济发展中心全力推进强化产业高水平发展。4月18日,新罗区龙州经济发展中心与福建龙岩民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就民福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建设项目举行签约仪式。据悉,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5000万元,总建筑面积为31106平方米,第一期将投入6000万元,

福建全省推广高速公路隧道侧式沟盖板标准图 助力高速设施标准化建设

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庄秋风 通讯员 李源)为全面提升高速公路隧道排水设施耐久性与养护效率,近日,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与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通知,在全省推广《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高性能纤维混凝土侧式沟盖板标准图》。这是继电缆沟盖板标准图得到推广后,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设施标准化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此次推广的侧式沟盖板由福建高速路桥新材料公司研发试产,并通过专家评审。该产品采用高性能纤

2025吉林市松花湖开江鱼美食季暨春夏季文旅活动发布在哈举行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松江水。” 刘大蔚表示,松花江宛如一条熠熠生辉的丝带,将哈尔滨与吉林市紧紧相连。上个雪季,“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再次燃爆东北,与吉林市的万科松花湖、北大湖两大百万人次雪场共同描绘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东

厦门海洋执法护航增殖放流 10亿尾鱼虾苗融入大海

秉持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理念,严格落实海洋生态补偿规定,此次正是刘五店港区岸壁工程方以增殖放流方式开展生态补偿,努力养护渔业资源,有力保障海域永葆生机活力的具体举措。

福建:县域经济“链”出千亿动能

随着福建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链长制”深化实施,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地标正在闽东、闽南、闽西加速崛起

绥芬河60个重点项目开足马力冲刺发展快车道

随着北方冰消雪融,百年口岸绥芬河市迎来项目建设的黄金窗口期。4月以来,牡丹江市委常委、绥芬河市委书记王镭,市委副书记、市长康昊鹏率队深入中俄国际商品物流港、滨绥铁路改造工程等12个重点工程现场,一线督导施工进度,全面吹响项目攻坚"冲锋号"。

漳浦法院高效化解“三资”纠纷 护航乡村振兴

4月7日上午,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深土镇某村党支部林书记将一面印有“法护三资,倾情为民”的锦旗送至漳浦法院赤湖法庭,代表村委会对法院通过公正司法妥善化解三起涉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纠纷表达感激。此次司法实践不仅为村集体挽回经济损失近10万元,更彰显了司法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效能。快速响应 司法护航村集体权益据了解,2024年深土镇某

龙海漳浦两地党政联动考察 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4月15日下午,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委书记叶毓、区长陈艺章、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文生、区政协主席洪海涛带领龙海区党政代表团到漳浦县考察交流,增进感情、互学互促、深化合作

衡阳县库宗桥镇:借龙头之势,激活林下经济新引擎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林下经济。这一理念为各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湖南省衡阳县库宗桥镇,近年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青山书角"落地哈尔滨运美达公司 宾西开发区再添绿色发展新阵地

4月12日,国家级宾西经济开发区与哈尔滨运美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启动"青山书角"生态文化项目,生态环境部"书香机关"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青山书角"项目总负责人丁智勇,宾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谢卓,运美达生物科技董事长韩晓燕共同为项目揭牌。作为东北地区首个政企联建的生态文化传播平台,该项目标志着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再添实践载体。该项目严格遵循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

辽宁省首个县级市民文化夜校落户海城 "夜学"点亮城市人文之光

这座"文化灯塔"的点亮,不仅为海城市民开辟了夜间精神栖息地,更标志着公共文化服务触角向基层的深度延伸。该夜校由辽宁省精神文明办、省文旅厅等三部门联合部署,依托省文化馆与辽宁广电网络公司协同创新实施。自2024年11月鞍山主校区运营以来,已累计服